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贺军 《河南石油》2007,21(3):58-60
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井间砂岩厚度的预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采用的预测方法有反距离平方加权平均法,三角插值法,克里格及泛克里格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并结合大庆油田储层厚度预测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各自的适用原则,以满足方案设计者根据不同砂体特征,优选参数预测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井间砂岩厚度的预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采用的预测方法有反距离平方加权平均法,三角插值法,克里格及泛克里格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并结合大庆油田储层厚度预测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各自的适用原则,以满足方案设计者根据不同砂体特征,优选参数预测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随机模拟方法对井间砂体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地质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提出了一种井间砂体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克立格插值场对储层进行大尺度的趋势估计,储层小尺度的变异特征则利用随机分形场来刻划。然后对生成的二维克立格插值场和随机分形场进行叠加处理得到预测结果,实例研究表明,对于砂岩储层,应用该方法进行井间砂体分布模拟可以定量判断井间砂体分布,误差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意义上基于测井曲线来预测沉积微相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密井网下特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和井间砂体的精细预测,如何将密井网开发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进行井间砂体的预测就成为当务之急。以大庆油田PN地区典型区块葡萄花油层为例,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展布的研究,以原有相带图井点数据为基础,运用测井曲线确定砂岩类型,根据地震属性和反演结果确定砂岩厚度、宽度和连通性,利用沿层切片确定不同时期发育的河道,以单层有效厚度和孔隙度确定砂体发育方向,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密井网条件下提取薄储层地震属性信息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质模式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能够使井、震属性的相关系数由0.28提高到0.72;在提高井、震属性匹配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降低了采用单一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一步提高了目的层的砂岩厚度预测精度(达到0.89),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也更符合地质规律;在密井网条件下进行井间砂体定量预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砂体连通性评价在隐蔽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体的空间连通规模是决定可形成岩性圈闭的大小和丰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单井砂体统计分析,多井井间测井克里格内插砂体对比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进行分层序的砂体空间通性评价,并运用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预测岩性圈闭的有利区带。研究取得以下认识:①低的砂岩百分含量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但不利条件是砂岩的单层厚度小,开成较大规模的岩性圈闭较难;②以相对等时界面作约束条件,测井井间克里格插值可以大大提高砂体对比的精度;③在整个侏罗系Ⅱ级层序中,分别处于Ⅱ级层序湖侵期和最大湖泛期的Ⅲ级层序B、C有利于形成岩性圈闭,他别处于Ⅱ级层低位期和高位期的Ⅲ级层序A、D则较难以形成岩性圈闭;④岩性圈闭有利区带常处在砂岩百分含量总体较低且向上倾方向快速降低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薄层砂岩储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油田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总厚度薄(10~30 m),单砂层具有薄、多、散、杂等特点,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用常规的预测方法难以对单个砂体进行准确的描述。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反演技术进行砂体描述和储层预测的研究。根据葡南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地质特点,选取了Jason多井约束反演技术;通过提高地震采样密度、测井曲线的标准化和精确层位标定等提高了地震资料的综合分辨率,降低了反演多解性;建立了接近实际地质条件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应用Jason反演方法获得了最终的波阻抗剖面,薄砂层得到了很好的反映,砂体减薄、尖灭等现象清晰,砂体展布特征清楚。利用波阻抗数据体进行了砂岩厚度和有效砂岩厚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地震反反演技术在桥口-白庙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桥口—白庙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受构造位置和物源影响其沉积类型亦不相同,砂体分布和岩性变化大,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为油气分布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采用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把叠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数据变换为地层波阻抗数据,然后利用反演的波阻抗数据,估算出砂岩厚度和砂岩储层物性参数。根据该项技术,最终生成了各目的层的5类平面成果图,即地层厚度、平均波阻抗、预测砂岩厚度、预测砂岩百分比、预测砂岩平均孔隙度等值图。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井均匀分布的约束下,能较好地预测砂岩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圈定面积和砂岩发育区,反映出物源方向及可能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葡南油田砂体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南油田的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井间砂体预测难度较大.因此,采用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地震反演方法并结合地下地质条件,对松辽盆地葡南油田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波阻抗反演.在此基础上,应用GDI定量解释与分析系统对薄层砂体进行了预测及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葡Ⅰ油组的单层平均厚度超过1m的砂体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与此同时,结合构造、沉积环境分析方法对新发现的部分油气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葡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变异函数在井间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变异函数探讨了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通过对北二东密井网试验区不同类型砂体、不同井网密度砂岩厚度的预测,检验了此方法的精度(为70%左右).在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预测精度的分析并结合精细地质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方法,提出二次建模法并应用于北二东西块聚驱井的砂岩厚度预测中,预测精度可提高5%以上,从而说明应用变异函数研究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具有可借鉴性,可以为今后新井调整厚度的预测及砂体描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预测井间储集层参数的相控模型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后期成岩作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砂岩储集层物性与沉积微相之间关系密切。据此,针对砂岩储集层进行井间参数预测,研究砂岩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分布,提出建立井间储集层参数模型的相控模型法,勘察质是进行带地质约束的井间参数预估,即由井间沉积相地质信息提取储集层参数软信息,增补井间约束条件,与井点数据共同预测井间储集层参数。该方法适用于井控不足情况下的储集层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在碎屑岩有效储层的研究中,仅靠砂体厚度不能全面地评价储层,因此,在苏里格气田X区的研究实例中,使用了有效厚度比率这个参数。该参数反应的是有效厚度在砂体厚度中的比率。研究表明,盒8下段,尤其是盒8下2段有效厚度比率O值较少,是较好的储层,而盒8上段则有大量井点系数值为0,并证实了砂体厚度不能代表储层质量。工区的有效厚度比率与砂体钻遇率正相关,但与砂体厚度线性关系不明显。有效厚度比率受沉积与成岩等作用的共同影响,而在x区,成岩作用是导致比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影响比率的其它地质因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岩  李文艳  吴明华 《石油物探》2004,43(4):377-379
大庆外围油田的葡萄花油层主要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大,这给井位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几年地震属性分以用地震特征参数直接预测储层的析技术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地震属性与储层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较模糊,难砂岩厚度。为此,研究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砂岩技术,它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模糊逻辑分析相结合,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井旁地震道主分量参数为输入,以井孔地质参数为期望输出,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并对网络进行训练,当网络收敛且网络整体方差达到要求的精度时,便完成了网络训练。该技术应用于大庆太平屯地区储层预测中,通过4口后验井检验,预测厚度与钻井厚度吻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21m。  相似文献   

14.
计算地层古厚度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主要依据钻井和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古厚度的研究和计算,由于钻井有限,故研究成果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应用密度测井资料,结合地震速度谱所算的厚度和砂岩百分比资料进行计算,从而可求取整个盆地不同时期、不同层位的地层古厚度,特别是计算中砂岩百分比的引入,使混合岩类及过渡岩类的地层古厚度的计算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用正演井间分形克里格方法预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分形预测和克里格估值的优点,提出一种研究储集层井间规模非均质性的FIFK方法,即正演井间分形克里格方法(ForwardInterwelFractalKriging)。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分数布朗运动和地质统计学;在2口井间插值时用重新采样方法(三次采样)井行加密插值,既解决方法所要求的2口井数据点个数必须相等而实际往往不等的问题,又保证采样后曲线不变形;在形成数据体或图形时,根据2口井所处构造位置,采用相应地质概念模型处理数据,再进行分形预测,形成井间参数分布场;最后将分形预测结果变换为考虑构造位置的原始预测结果。用该方法预测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胡十二块的井间储集层非均质性,预测结果与示踪剂测试结果相当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预测结果的可信性。图4表1参2(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6.
河道砂储集层随机模拟方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储集层地质建模是油藏描述中的一项基础研究,目前已发表的随机模拟方法已有十几种。我国陆相高度非均质储集层极其复杂,在进行地质建模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随机模拟方法。以胜利油区孤岛油田中一区馆陶组上段44小层河道砂储集层为研究层,以133口井开采初期的实测含油饱和度为原始数据,分别用指示克立格插值法、顺序指示法、马尔柯夫贝叶斯指示模拟法、序贯高斯模拟法、退火模拟法(原始数据)、退火模拟法(正态变换后数据)进行模拟,根据每一种方法100次模拟结果绘制预测等值线图,比较6种模拟方法的模拟效果;再抽稀出8口井作为检验井,用上述6种方法重新模拟,对比各井的含油饱和度实际数据与各方法的预测值,用预测相对误差来检验各方法对河道砂储集层建模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认为在已有的条件数据控制下,各方法都能较合理地预测出参数分布的变化情况,但前3种指示模拟法更能反映局部的更小范围的非均质变化。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ims to integrate core and wire line logging data for evaluation of Kareem sandstone (Middle Miocene) in Ashrafi Field, Gulf of Suez, Egypt. The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seven wells ASHRAFI_A_01_ST, ASHRAFI_A_02_ST, ASHRAFI_H_IX_ST2, ASHRAFI_I_1X_ST, ASHRAFI_K_1X, ASHRAFI_SW_04, ASHRAFI_SW_06, by using wire line logging data and core data.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data has been done by using Interactive Petrophysics software.The Net pay thickness ranges between 17?ft to about 110?ft, porosity varies from 13% to 26%, permeability from 125?mD to about 960?mD, water saturation from 19% to about 50% and shale content from about 18% to about 56%.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Kareem sandstone (core data for ASHRAFI_SW_04 well) indicates that the average core porosity value is about 17% and the average core permeability is about 800?mD, which indicate a suitable reservoir. The poros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permea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as goo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81 for wire line logging data set and 0.85 for core data set. These relation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permeability from porosity for sandstone of Kareem Formation.The new development area for Ashrafi Field can be determined where there are two zones: one in the Middle and the other in South west.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chart shows that, the Kareem Formation thickness varies laterally in Ashrafi field so, the new well location could be determined perfectly.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well logging data and core data are very important tools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heterogeneity in the Kareem sandstone and storage capacity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zone of interest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ation.  相似文献   

18.
储层频谱成像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阿北-顺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阿北顺北地区泥盆系东河砂岩是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为一套填平补齐的滨岸相沉积,具有层薄、厚度横向变化大的特点。为准确检测该储层段的厚度、边界及空间分布,通过应用频谱成像技术,对过已钻井地震数据进行频谱成像扫描分析对比,从中寻找储层厚度与调谐频率的关系,沿层进行频谱能量的追踪,并根据频谱成像响应特征进行岩性解释,预测了储层的分布和厚度,取得明显的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区扶余油层划分出5个中期旋回、16个短期旋回,建立高频等时地层格架,并通过层位标定、小层对比建立井震格架;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高频等时地层格架下各个短期旋回的测井相模式及沉积相,认为该区沉积相为介于经典曲流河与经典网状河之间的河流类型; 在高频等时地层格架下建立相控砂泥岩模型,应用模型约束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相控反演,依据相控叠前反演结果进行储层预测,形成了基于等时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地震识别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本区叠置砂体预测问题,在反演剖面上后验井2m以上砂岩刻画清晰,1~2m砂岩在反演剖面上也有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