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选用毛/涤和毛/粘胶2种交织物作为试样,通过改变勾挂破坏的次数,对试样经受不同勾挂次数破坏后表面产生的疵点进行归类分析,得到勾挂疵点按形态分为凹痕、突起、紧纱段、线圈、小勾丝、中勾丝和大勾丝,其中突起、凹痕、紧纱段和线圈这些较小疵点为非破坏性疵点,长丝物(小勾丝、中勾丝和大勾丝)为破坏性疵点,织物勾挂破坏性能主要取决于试样表面的破坏性疵点。同时,按疵点的形态特征将勾挂破坏依次分为表面疵点出现、线圈生长、长丝物形成和勾断毛簇出现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龙飞  张一心  韩华 《中国纤检》2015,(Z1):122-124
针对轻薄型毛精纺织物勾挂破坏严重的问题,探讨钉锤类型、钉锤到导杆距离、勾转次数对其勾挂破坏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采用六角钉锤,钉锤到导杆的距离为45mm时测试过程柔和,试样表面破坏形态均匀,适合对织物的勾挂破坏性能做出有效评判;试样在进行到500转时,其勾挂等级随勾转次数的变化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阶段,且此时各试样勾挂等级间波动较大,有一定的可比性,建议此类织物以500转作为其勾转次数。  相似文献   

3.
选用毛/涤和毛/粘胶2种交织织物,在自制实验装置所带针排上沿水平方向以恒定速度通过获得破坏,探讨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植针密度和重锤质量的增加,试样单位面积的疵点个数越多,疵点长度越减小,勾挂等级越低,勾挂破坏越严重。随着试样负荷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疵点个数先增多后减少,疵点长度越长,勾挂破坏越严重。结合试样疵点形态,确定最为合适的实验参数:植针密度10 mm×10 mm、重锤质量1 kg、试样负荷5 N时,试样能够平稳通过针板,不会产生非正常性疵点。  相似文献   

4.
新的英国标准BS8479:2008给出了一种测定织物勾丝和其他表面疵点的检验方法,并应用于针织物和机织物。勾丝可定义为织物表面意外出现的线圈或变化的尺寸,而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织物被尖锐的物体勾住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织物紧度相同的情况下,纱线捻度、纤维细度、织造方式、染整方式等因素对含PET/PTT聚酯弹性纤维的毛混纺织物弹性的影响.过大的长丝捻度会降低织物的变形和弹性回复性能;长丝细度增加,使得织物在小外力下不容易变形,回复性能较好.将长丝和毛涤纱并线作为纬纱和将1根长丝、1根毛涤纱间隔作为纬纱的方式织造,织物弹性变形能力没有差异.经过拉幅定形的织物弹性变形能力小于经过松弛定形处理的织物.原色着色丝和白丝均能很好的实现织物弹性,但染色丝织物的变形能力要好于原液丝和白丝织物.  相似文献   

6.
探讨精梳机加装顶梳清洁器对棉纱及织物质量的影响。为了解决精梳挂花和积花问题,提高精梳机梳理质量,在精梳机加装顶梳清洁器,并对其清洁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加装顶梳清洁器后,随着清洁次数的增加,精梳条中疵点死棉、白星、毛粒毛球、异性纤维疵点都明显减少;对细纱大而短的大纱疵和细小纱疵降低效果显著;络筒棉结、短粗节、飞花剪切次数明显降低,自动络筒机的效率明显提高。对布面白星、死棉、异性纤维、毛粒毛球的减少效果显著。认为:加装顶梳清洁器有利于提高棉纱质量和布面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绿色环保竹炭长丝与毛并捻纱机织物为研究对象,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抗皱性能,透湿性能,特别是防紫外线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毛/竹炭长丝交织织物相比,新产品均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和透湿性能。在面密度、组织相同条件下,并捻纱织物的透湿率随竹炭长丝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防紫外线性能却呈下降趋势。采用产品性能秩位法分析得出,竹炭长丝含量为29.5%,捻度为58.5捻/10 cm,组织为平纹,面密度为144 g/m2的织物4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精纺毛纱除要求条干均匀、纱疵少,也要求毛纱表面光洁、毛羽少。在传统纺纱设备 中,大家知道法式设备所纺的纱比英式设备所纺的纱光洁,而且毛纱结率小;所以法式纺纱织物呢面较光洁、平整。 近几年来,各地引进了不少外国设备,其中后工段改变了传统的并线、捻线、股线络筒 工序,而采用了单纱电子清纱高速络筒、并线、倍捻;这一工艺有速度快和产量高,用人 少、成纱疵点少、卷装大等优点。但也有缺点,其中成纱发毛、表面毛羽多是一个方面。 上海某厂引进的从前纺混条到倍捻纺纱设备,共产品一外商看了满意,欲订够本自50/2 支纯毛纱,但要该厂先提…  相似文献   

9.
介绍拉舍尔毛毯生产过程中,织造、印花、后整理各加工工序中的常见疵点,包括:断经、断纬、缺毛、混纱、重纱、破洞、漏针、紧针。详细阐述各类疵点出现的原因,通过实践寻找最佳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消除或减少疵点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以最大限度减少织造过程的不利影响,从而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含锦氨长丝的毛纱生产技术难度大、疵点多及其面料整理时易产生折痕和尺寸不稳定等问题,通过优选多组分纤维组合方式、改变长丝退绕工艺和改造纺纱设备等方法改进纺纱工艺,结合后整理采用坯布和干整理2次热定形工艺、平幅洗呢和高速空气撞击柔软工艺相结合等方法,制备一种含锦氨长丝毛精纺面料。对混纺纱线的乌斯特指标和面料的尺寸稳定性、弹性、强力、耐磨性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含锦氨长丝的毛精纺面料弹性优良、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好,易于护理,适合制作各季职业装等服装;含锦氨长丝的毛纱条干CV值、粗细节和毛羽指数达到乌斯特公报5%水平,强力、强度和伸长指标达乌斯特公报5%~50%水平。  相似文献   

11.
色花、色差、条花为色织物特有的残疵 ,一旦在布面上形成 ,对织物的外观影响极大 ,特别是容易形成批量性疵点 ,由于无法修复 ,直接影响服装使用。产生以上疵点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染纱质量不合格 ,一根纱上或一绞纱上出现深浅不匀的小段 ;二是同色号纱线在分批染出后批间有深浅不同之分。我厂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 ,在控制该项疵点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同色号纱线应安排同批号进厂原纱进行染色 ,如果更换原纱批号 ,必须重新试样 ,更改染色工艺后方可投入生产。2 .煮练、水洗、染色、皂洗、涮水等工序须严格执行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以国产高性能玄武岩纤维为经纱、涤纶长丝为纬纱,织造经二重组织以及上下接结组织织物;对织物表面形态特征、厚度及密度进行分析和测定,重点对织物的拉伸强力、耐磨性进行测试和讨论。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复杂组织织物具有可织性;织物的拉伸强力随着织物组织的不同而不同;双层织物的断裂伸长率比单层织物大;织物的耐磨性与织物的组织有关,经二重组织织物的耐磨性高于上下接结组织织物。国产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涤纶长丝复合织物的各项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熔点涤纶长丝、氨纶长丝、棉纤维纺制5种不同长丝张力的复合包芯纱,并对纱线条干CV值、断裂强力、毛羽数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优选其中两种棉涤氨复合包芯纱,分别织造纬平针织物,并对织物进行110℃热处理,测试织物热处理前后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低熔点涤纶长丝张力为20 cN、氨纶长丝张力为10 cN条件下制备的棉涤氨复合包芯纱性能最优,其纬平针织物经热处理后低熔点涤纶长丝产生热收缩,带动线圈收缩,织物线圈结构更加紧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通过简单热处理来改善针织物性能的方法效率高、能耗低、环保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结合抓毛摇粒绒织物用于户外服装保暖层的作用分析织物热湿传递机理,基于此,以梯形异形丝DTY、三角形HOY丝、普通DTY为毛圈纱,以3种不同线密度的普通涤纶长丝(DTY)为地纱,在利达毛圈机上编织出9种反包毛圈织物,分别测试了它们的热阻和湿阻。结果表明:地纱线密度越大,试样的热阻越大,保暖性越好,反之,试样的湿阻越小,透湿性越好;三角形HOY涤纶长丝因其低沸水收缩率和异形截面形状用于开发摇粒绒产品,具有厚而轻、保暖、透湿的优点,是户外服装保暖层面料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冲击波在复合材料内的传递规律,通过将纬编双轴向(MBWK)多层衬纱织物、机织物与陶瓷层交替铺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利用落锤冲击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冲击测试,研究了试样冲击破坏后陶瓷片裂纹扩展及碎裂规律,探讨了冲击应力在不同结构复合材料内部的传播规律,并分析了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应力波传播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出现了材料的分层损伤;冲击应力波横波表现在陶瓷材料表面,即造成陶瓷材料环形损伤;冲击应力波纵波沿材料厚度方向传播,复合材料各层对能量的吸收有差别;同时,相同工艺条件下,机织物复合材料破坏面积小、裂纹数量少,说明机织物复合材料对冲击能量吸收较多、抗冲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纤维性能对针织物尺寸特性的影响,在横机上编织了5种弯纱深度的平针、1+1罗纹、满针罗纹和米拉诺组织玄武岩纤维针织物。通过对松弛后织物的尺寸参数的测试,分析玄武岩纤维针织物纵向、横向以及面积尺寸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织物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织物密度与线圈长度倒数呈正线性相关的关系。比较了玄武岩纤维针织物与毛/腈针织物的线圈形态,由于玄武岩纤维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其针织物的线圈形态较为扁平。通过对玄武岩纤维针织物尺寸特性的研究,可实现织前对织物尺寸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毛/涤混纺及交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目的的改变纤维混纺比、织物组织、纱线密度和紧度等参数,对毛/涤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涤纶长丝及不同纱线交织的配置方式,探讨了改善毛/涤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合理的织物结构设计参数,达到了提高毛/涤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水溶性维纶或同时采用细旦化纤长丝捆扎加工的方法,实现了织物中纱线的低捻化甚至无捻化,设计并研制出无捻/低捻毛织物。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低捻或无捻纱线可实现织物的柔软手感和良好的褶皱弹性回复。依赖细旦长丝的捆扎作用,以及织物中纱线之间的挤紧握持,可以防止织物产生毛羽、防止起毛起球,并赋予足够的使用牢度。纱线的无捻或低捻化可降低用毛等级;捆扎结构纱线还可以通过调节主体纱线与捆扎长丝的张力搭配,使织物表面形成特殊的外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络纱张力下纱线线密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毛衫织物的线圈长度、密度、织物克质量(单件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络纱张力越大,纱线线密度越高,线圈长度越小,织物密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在Z201型台车织物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叫厚薄条(又称稀密针)的外观疵点,即在布面上形成的松或紧的纵条,有单针的也有多针的,严重影响了布面的外观质量,这是生产台车织物的通病。不论是单纱、双纱汗布还是绒布及花色织物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特别是在编织双纱汗布(一般28针/38.1mm)时尤其明显。但是这种现象往往被忽视,以至于进入染色工序成为光坯布以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