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石煤钒矿碱性浸出液提取钒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石煤钒矿碱性浸出液中回收钒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初步除硅、碱性萃取钒、洗涤除硅、反萃钒四个步骤.结果表明:控制初步除硅终点pH值为9.5,萃取剂(N263)与水的相比O/A=1/4,采用pH=10的Na2CO3作洗脱液,碱浸液的除硅率可达99.58%.该工艺过程简单,钒收率高,钒硅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刘波 《钢铁钒钛》2019,40(5):8-15,36
以攀枝花某厂碱性含钒浸出液为原料,分析了浸出液中主要杂质元素构成及硅的去除方法,研究了除硅剂种类、除硅剂的用量、浸出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静置时间对除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Al_2(SO_4)_3·18H_2O作为除硅剂,在n(Al):n(Si)为0.7,浸出液pH为10.5,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静置时间为16 h时,浸出液中硅的去除率大于97%,钒的损失率小于2%,且除硅后钒溶液中Al含量小于0.005 g/L。该方法除硅效果好,不额外引入杂质,且沉淀易沉降过滤。除硅后浸出液经酸性沉钒—返溶—碱性沉钒制备得到五氧化二钒,其中硅和铝含量小于0.002%,纯度高于99.9%,超过标准(YB/T 5304—2011)中99.0%级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含钒碱浸液除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美云  张萍  汤志勇 《湿法冶金》2011,30(2):159-162
对河南某地黏土钒矿进行无盐焙烧—碱浸出,碱浸液进行除硅净化试验。结合絮凝法和膜分离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除硅方法。考察了浸出液pH、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和时间对除硅效果和钒损失的影响。最佳条件下,除硅率达90.85%,钒损失率为6%。该法除硅比较彻底,所需时间短,且钒损失少,除硅后的浸出液满足后续提钒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硫、砷二氧化硅等优劣质原料中提取锗的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除硫、砷及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除硫、氧化除砷及二段除硅效果显著,从而确保了锗富集物的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5.
制取高纯氧氯化锆过程中絮凝剂对"二次除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淑华  郑文裕 《稀有金属》2000,24(3):191-194
制取高纯氧氯化锆过程中,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进行了二次除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提出絮凝机理、研究了PCAM型絮凝剂的浓度、用量、料浆温度、酸度及锆盐浓度绎除硅等率及过滤速度的影响。工业实验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俣。  相似文献   

6.
针对从高硫、砷、二氧化硅等劣质原料中提取锗的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除硫、砷及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除硫、氧化除砷及二段除硅效果显著。从而确保了锗富集物的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7.
潘红良  邢启宏  闻景超  高志 《钢铁》2006,41(1):80-84
酸洗液的除硅效果直接影响到酸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副产氧化铁粉的质量,由于该硅泥的粒度小,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很难去除.研究了用絮凝沉降法去除硅泥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絮凝剂去除酸洗液中的硅泥是可行的,选用合适的絮凝剂添加量经2 h沉降后可去除酸洗液中80%以上的硅泥.  相似文献   

8.
钼酸盐除硅技术在超高纯氧化钇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钼酸盐/工业混合醇萃取法从超高纯YCl3溶液中除去微量硅的方法,并对影响萃取除硅效果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高硫、砷、二氧化硅等劣质原料提取锗进行了除硫、砷及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除硫、氧化除砷及二段除硅效果显著。从而确保了锗富集物的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从彩钼铅粗精矿碱性浸出液中回收钼的新工艺。该工艺涉及镁盐除硅、N235萃取钼、氨水溶液反萃取钼、盐酸沉淀钼等工序。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ρ(Mo)=9.2g/L、ρ(SiO2)=1.01g/L,除硅温度75℃,pH=8.5,反应1h,氯化镁加入量为理论量4倍条件下,除硅率达87.31%;以15%N235-10%仲辛醇-75%煤油溶液作为萃取剂、在Va∶Vo=2.5∶1、pH为1.7~2.0条件下,混合萃取3min,钼的3级逆流萃取率为99.55%;经反萃取和沉淀钼,最终获得钼质量分数64%以上的氧化钼产品。该工艺钼回收率高,除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V2O5为原料,铝粒为还原剂,采用炉外法还原制取了高钒铁,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达到了提高钒回收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钒铁的回收率随还原剂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用量以过量2%(质量分数,下同)为宜。分别试验了3种不同的精炼剂(纯铝粒、铝硅铁合金和铝钙铁合金)对钒回收率的影响,发现以AlCaFe作为精炼剂,钒的回收率明显增加,是较好的精炼剂。铝热法生产高钒铁时,铝粒的合适粒度为3~4mm。  相似文献   

12.
张瑜 《河南冶金》2002,(1):13-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原有工艺流程和主体设备不做大变动的基础上,不影响氧化铝正常生产的条件下,通过对料浆自蒸发器结构及其进出料方式,冷凝水疏水系统,脱硅机新蒸汽刷锅工艺系统等进行的技术改造,确保了间接加热连续脱硅系统在氧化铝高产情况下稳定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设计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除杂剂加入量、加入温度、搅拌时间、除杂钒液pH对含钒浸出液中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讨论,选定了钒液净化工艺指标,即除杂前钒液pH=8~9,除杂温度70~80℃,时间5~8 min,除杂系数0.6条件下进行除杂操作,能够保证APV的质量、合理的沉钒时间及上清液含钒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某地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此石煤钒矿中的钒大部分存在于钒云母中,其次为炭质包裹钒和游离态钒。为了更好地研究还原焙烧对钒云母中钒浸出率的影响,首先通过TG- DSC分析结合盐酸酸浸探究了提取石煤中游离态钒和碳质包裹钒的试验条件,然后研究了还原焙烧的焙烧温度、还原剂添加量以及氧化浸出过程中添加氧化剂对钒云母中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浸出过程中加入氧化剂KMnO4对钒云母中钒的浸出率几乎没有影响,但在还原焙烧过程中加入还原剂铝可显著提高钒云母中钒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5.
高硅高钙低品位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钠为添加剂,采用氧化焙烧-水浸工艺从高硅高钙低品位钒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考察了碳酸钠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焙烧过程对钒的提取影响显著,而水浸过程影响较小.通过氧化焙烧使钒转化为可溶性的钒酸钠与不溶性的钒酸钙.在水浸过程中,钒酸钠溶于水;而钒酸钙与磷酸钠或硅酸钠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钒酸钠,可同时除去浸出液中的杂质硅和磷.通过实验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碳酸钠加入量为18%,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2.5h;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30 min和液固比为5∶1 ml·g-1.在此优化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到89.5%以上,浸出液中主要杂质为Si,P和Cr.产物五氧化二钒的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16.
刘庆春  雍岐龙  郑之旺 《钢铁》2016,51(7):76-80
 通常采用控轧控冷方式生产耐火钢Mo-Nb复合合金化。采用电子显微镜、相分析和三维原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条件下钒对含钒耐火钢的室温和600 ℃拉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钒后能形成细小弥散分布的析出物,配合控制贝氏体比例后能有效地提高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钒在热轧态耐火钢中主要固溶于先共析铁素体内,再加热至600 ℃时热轧态被“隐藏”的钒存在明显的析出,进一步提高了含钒耐火钢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7.
石煤浸出液离子交换法提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钢铁钒钛》2007,28(1):22-25,52
选择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对石煤酸浸含钒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能够很好地除去浸出液中大部分杂质,并能使钒得到富集;不同树脂对钒的吸附均受吸附时间、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的影响,不同解吸剂与解吸时间也会影响树脂解吸的效果;1#树脂吸附率在4h左右可达到99%的最大吸附能力,选择合适的解吸剂可在4h内使钒的解吸率达到95%以上;解吸液经过净化,沉钒,煅烧后得到的五氧化二钒纯度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W/O微乳液对强碱体系中钒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制备了水/N263/异戊醇/煤油组成的反相胶束和W/O微乳液。通过该微乳液对低浓度钒酸钠水溶液进行萃取,研究了碱浓度对钒萃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pH=13的强碱条件下,内水相组分、N263浓度、异戊醇浓度、温度、水乳比及萃取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料液碱浓度的增高,微乳液对钒的萃取率逐步降低;当料液pH=13,内水相为0.6 mol/L NaOH+0.6 mol/L NaCl、N263浓度6%、异戊醇浓度12%、温度35℃、水乳比=3、搅拌时间3 min时,浓度为1 g/L的钒的料液经微乳液一级萃取后,可降至100 mg/L,萃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提高酸性铵盐沉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西某地含钒石煤经焙烧-水浸-离子交换所得的富钒液为对象, 研究了加酸加铵方式、添加晶种以及产品洗涤方式对酸性铵盐沉钒制备多聚钒酸铵(APV)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冷态下采用2次加酸1次加铵、加铵pH值为5左右的方式沉钒有助于提高沉钒效果, V_2O_5纯度可达99%以上; 低浓度含钒溶液沉钒时, 按其生成APV质量的1/200加入晶种破坏溶液过饱和度, 可将沉钒时间缩短25%; 得到的沉淀物经液固比为40∶ 1的自来水洗涤, 能将APV中Na~+, K~+含量降至0.24%, 且钒损失率仅为0.2%.  相似文献   

20.
采用P204作为萃取剂富集分离石煤酸浸液中的钒和钼,考察了溶液pH值、反萃剂种类、反萃剂浓度、反萃相比对钒钼富集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Na2S2O3还原后的溶液,钒的萃取率可以达到84.1%,钼的萃取率可以达到81.1%;采用1.5 mol/L的硫酸溶液反萃负载钒和钼的有机相,钒的反萃率可以达到99%以上,钼不能被反萃;在O/A为(体积比)3∶1的条件下采用60 g/L的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将钼反萃,其反萃率为76.4%.采用不同的反萃剂,可以实现钒和钼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