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政策的演变;总结了餐厨垃圾基本特性与处理方式;讨论了水热法的影响因素以及餐厨垃圾水热处理制肥、制碳技术;最后提出了基于水热法的厨余垃圾就地化减量化新模式,并对水热法处理厨余垃圾制肥、制碳技术产业化进行了展望且提出了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餐饮和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厨垃圾可以细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餐饮垃圾基本是熟料,是餐后垃圾;厨余垃圾大多是生料,基本产于餐前或储运的过程中。从目前国内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主流处理工艺和技术现状来看,厌氧消化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工艺。解决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李天水 《清洗世界》2023,(7):154-156
餐厨垃圾协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是目前我国中小规模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主流技术,该技术可使餐厨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本文通过对比国内主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析了餐厨垃圾协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工艺组成和技术优势。通过餐厨垃圾协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可以达到“设施共用、技术协同”,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及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潘翔  张铭  张焦  李义柱  江峰  杨旭媛  黄慧敏 《广东化工》2024,(5):114-115+113
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的主流处理工艺,文章分析了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现状,其中厌氧消化技术作为目前的主流处理工艺,从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消化工艺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餐厨垃圾中常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资源化产糖。相对于填埋、焚烧等餐厨垃圾传统的处理处置方式,餐厨垃圾资源化产糖过程具有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点。但目前各种产糖的工艺过程大都存在产糖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本文在对餐厨垃圾的特点、组成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餐厨垃圾中多糖组分的特性、产糖工艺过程及影响产糖的其他组分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餐厨垃圾资源化产糖工艺及糖的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某静脉产业园协同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相应特征,对该产业园区内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及危险废弃物等子单元的具体设计工艺分别进行了说明,分析了该项目在废弃物处置、物质互用及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工艺特点。通过对本废弃物协同处置项目的实践,可以为水泥窑协同静脉产业园项目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工艺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餐厨垃圾现有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利用特种复合微生物菌种将餐厨垃圾发酵分解成有机肥料,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工艺包括辅材加工区,餐厨垃圾前处理区(包括卸料、振动除水、分拣、粗碎、挤压、搅拌等),固态物圆型一次发酵区,槽型二次发酵、静置区,固态有机肥制粒、包装区,液肥生产区等多个环节.从源头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解决“地沟油”问题.  相似文献   

8.
餐厨垃圾能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稽冶  冀伟 《化工进展》2013,32(3):558-562,574
餐厨垃圾是指家庭、学校、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和残余,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能源生产,既可以获得清洁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餐厨垃圾目前处理现状以及能源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生物柴油、甲烷、氢气以及燃料酒精的进展情况。指出制定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实施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多种资源化方式结合,开发先进工艺及成套设备是未来餐厨垃圾能源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USAB、接触氧化、生物沸石-膜生物反应器(ZB-MBR)和芬顿氧化(Fenton)构建的组合工艺处理餐厨垃圾发酵废液,评价组合工艺对餐厨垃圾发酵废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餐厨垃圾发酵废液中的COD和NH_3-N等物质,各物质在出水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7 mg/L和9.7 mg/L。经组合工艺处理后,系统沿程出水荧光峰数增加、荧光总强度降低,废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被逐级去除。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显示,II区芳香族蛋白质类似物是餐厨垃圾发酵废液中较难去除的物质之一。在处理系统中添加生物沸石床工艺有利于系统对NH_3-N的去除。MBR组合工艺适用于餐厨垃圾发酵废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如不加分类随意丢弃,对环境危害大。而且餐厨垃圾占生活垃圾比重较大,餐厨垃圾的处理也是生活垃圾处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餐厨垃圾收运与处理的市场现状,探讨影响餐厨垃圾收运与处理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建议、对策,以更好的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增长有效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而产生了大量餐厨垃圾,这些餐厨垃圾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所以,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餐厨垃圾简单的介绍,进而阐述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之后对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优化对策,以使我国更好的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从而打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三相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以下简称三相离心机)在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行业中的应用。对餐厨垃圾三相分离的生产工艺、三相离心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分离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餐厨垃圾三相分离新老工艺的对比,得出结论,三相离心机在对餐厨垃圾进行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值得行业推广。  相似文献   

13.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提出生化制蛋白饲料将是未来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主流工艺;指出根据具体地区餐厨垃圾特点,建立微生物发酵环境数据库,开发新型加工工艺与相应设备是目前我国生化制蛋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是典型的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同处理方式均有利弊。大量的餐厨垃圾不仅带来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巨大浪费,将餐厨垃圾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处理并得到资源化利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简述了餐厨垃圾的主要特点,梳理了目前餐厨垃圾的7种主要处理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此外,还介绍了5种利用餐厨垃圾制取生物柴油、制氢、制乙醇、制丁醇、制乳酸和生产生物可降解性塑料的途径,为我国今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众多,而餐厨垃圾是生活当中不可避免的,此外食品加工厂、饭店等供餐单位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中水分高、油脂高和盐分高,如果对其不加有效的处理,餐厨垃圾极易变质、腐烂,而且还会滋生蚊虫,产生大量的毒素同时散发着恶臭气体,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环境。本文对餐厨垃圾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分析了各种治理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宁博  胡雅迪  全翠 《化工进展》2022,41(Z1):507-515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餐厨垃圾的年产量逐年增长,其资源化利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餐厨垃圾产量大、组分复杂,具有“资源性”和“危害性”的双重属性。本文梳理了餐厨垃圾的产量特性,阐述了近年来餐厨垃圾的热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热化学处理过程中的反应参数和催化剂种类对餐厨垃圾热解性能和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总结了生物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的优势,为今后餐厨垃圾的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处理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目前中国餐厨垃圾产生情况及处理现状、处理方式、存在问题及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对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餐厨垃圾处理及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产量、来源、成分、特性,综述了国内餐厨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和现代回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固体饲料和生物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针对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提出了处理的难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餐厨垃圾的处理和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餐厨垃圾的成分、组分和生理生化分析测试,并对目前国内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比较分析,对比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的设计重点和难点,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解决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为工农业提供各类产品,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易于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产量逐年增加,急需一种效益高的处理技术来解决我国目前餐厨垃圾污染的问题。文中研究引进由日本东北大学选育,成功适用日本餐厅的温泉复合菌种,对餐厨垃圾的降解效果进行本土化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促进处理工艺在国内应用推广。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的减量化能够达到80%以上,得到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60℃,基材含水率(质量分数)20%—30%,发酵时间24 h,粗淀粉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可降低至13.78%和8.58%。最后,兰花种植实验表明,发酵产物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