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超声提取不同月份准噶尔山楂叶,系统溶剂萃取其醇提物得到环己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铁离子还原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准噶尔山楂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准噶尔山楂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以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乙酸乙酯部位(28.87 mg/g)效果最佳,其对DPPH清除活性(IC_(50)=0.026 mg/m L)远强于阳性对照BHA(IC_(50)=0.996 mg/m L),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191.71 g/m L)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_(50)=1 044.32 g/m L)。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说明黄酮类化合物为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广西食用海藻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抑制作用动力学。采用萃取法制得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甲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采用体外筛选(PNPG)法筛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部位。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高抑制活性部位的反应动力学,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判断抑制剂与酶作用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紫菜的乙酸乙酯部位抑制活性相对较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7.89 mg/mL,其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_(50)=11.45 mg/mL)。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抑制类型。广西食用海藻的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藤茶、石崖茶、多穗石柯茶、大叶苦丁茶、小叶苦丁茶、青城山苦丁茶、广西甜茶、老鹰茶、金银花茶、青钱柳茶的体外降糖活性。通过测定其水提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以及对各部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提取物方面,提取率最高为藤茶((35.76±2.18)%),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的分别是藤茶((7.83±0.76)%)和大叶苦丁茶((8.31±0.43)%)。10种代茶植物水提物的酸性部位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好的为石崖茶(IC_(50)=(0.004±0.001)mg/mL)、老鹰茶(IC_(50)=(0.014±0.001)mg/mL)、藤茶(IC_(50)=(0.022±0.001)mg/m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好的也为老鹰茶(IC_(50)=(0.009±0.004)mg/mL)、藤茶(IC_(50)=(0.015±0.001)mg/mL)、石崖茶(IC_(50)=(0.015±0.001)mg/mL)。藤茶、石崖茶和老鹰茶体外降糖活性相对较好,可考虑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1):130-135
以八月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八月瓜果皮和种籽的化学组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总酚、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从八月瓜中检出9种活性成分,主要为酚类和皂苷类物质。进一步定量研究发现,八月瓜的总酚(72.8~122.4 mg/g DW)、总黄酮(50.5~54.5 mg/g DW)和总皂苷(85.2~90.9 mg/g DW)含量高,尤其是在种籽提取物中。另外,八月瓜具有较高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其中果皮和种籽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53.56和47.24μg/mL,果皮和种籽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的IC_(50)值分别为14.15和15.54μg/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八月瓜抑制糖尿病机制研究以及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制备甲醇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AlCl3比色法测定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抗氧化功能,同时检测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醇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62.91mg GAE/g DW和13.12mg QE/g DW。当醇提物浓度达到50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5.78%,半抑制浓度IC_(50)为6.37m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9.03%,IC_(50)为2.24mg/mL。FRAP值为428.92μmol Fe~(2+)/g DW。醇提物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05.87,1.32mg/mL。表明高良姜醇提物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功能,在降脂降糖药品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实验测定了槐花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考察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槐花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为18.271μg/g,高于水提物;槐花多酚对这2种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仅为47.20%,槐花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大抑制率可达81.32%,其IC_(50)为9.16 mg/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均为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余甘子多酚提取物(polyphenol extract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PEPs)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通过PEPs还原能力及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EPs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7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71 mg/m L。PEPs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0.01 mg/m L~0.03 mg/m L,PEPs的还原能力与维生素C(Vitamin C,VC)相当。PEPs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的IC_(50)值分别为0.77 mg/m L、5.23 mg/L,清除DPPH·的能力高于V_C,且PE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及抗氧化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PEPs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ACh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影响以及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CE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ACh E的抑制作用及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甘草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3.212、0.151、0.891 mg/m L,优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对ACh 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0.489、0.872 mg/m L,优于阳性药利斯的明;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亚硝酸根离子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_(50)值为1.068 mg/m L,优于阳性药V_C;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0.815 mg/m L,优于其阳性药卡托普利。在这5种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活性最强。结论: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ACh E、ACE抑制作用且对亚硝酸离子有很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香蕉茎秆汁液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活性,选用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关键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其动力学性质。同时对AGEs的抑制和清除ABTS~+·的能力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香蕉茎秆汁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1.51 mg/m 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香蕉茎秆汁液对α-淀粉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是8.64 mg/m L,抑制类型为不可逆抑制。通过实验研究,香蕉茎秆汁液具有一定清除ABTS~+·的能力,对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型AGEs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香蕉茎秆汁液可抑制体外AGEs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的工艺,并测定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介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并以PNPG为底物测定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纤维素酶44.2%、果胶酶31.6%、木瓜蛋白酶24.2%,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 (g/mL)、介质pH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h,总黄酮得率为3.38%,其浓度为1.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63.9%,抑制作用的IC_(50)为1.059 mg/mL,在浓度0.15~1.5 mg/mL范围内,石榴幼果总黄酮浓度与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该方法可为石榴幼果总黄酮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沙葱为原料,用纯水对其进行提取,并且以该取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来评价沙葱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别采用α-葡萄糖苷酶与胰脂肪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沙葱中总黄酮含量为4.02 mg QE/g DW,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活性,测定得到的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为51.82 mg Trolox/g,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867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的IC_(50)值分别为326.29mg/mL和179.48 mg/mL,且都呈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沙葱中黄酮含量丰富,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与胰脂肪酶抑制活性,有深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化橘红柚皮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测定化橘红柚皮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分析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结果表明,化橘红柚皮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优于阿卡波糖,柚皮苷主要以剂量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0.008 mg/mL,阿卡波糖的IC50为0.026 mg/mL,且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可逆抑制,同时0.08 mg/mL浓度的柚皮苷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基于化橘红柚皮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将其进一步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绞股蓝内生真菌JY25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绞股蓝内生真菌多糖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确定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4-N-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比色法检测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最佳条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测定JY25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确定抑制类型、计算抑制常数;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产α-葡萄糖苷酶模型,测定JY25多糖的抑制效果。结果: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44℃、pH 6.8、底物(PNPG)浓度5 mmol/L为PNPG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此优化条件进行比色,当JY25多糖质量浓度为6.1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大(68.21%);JY25多糖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46±0.42)mg/mL,抑制常数Ki为1.15 mg/mL,JY25多糖为竞争性抑制剂。在JY25多糖质量浓度为10.00 mg/mL时,对培养16 d的Caco-2细胞所产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16.48%。结论:体外实验证实JY25多糖具有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体外抑制模型方法评价竹叶椒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来源、小鼠小肠来源)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机制。结果显示,竹叶椒脂溶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都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竹叶椒脂溶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对酵母来源α-葡萄糖苷酶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3±0.17) mg/mL、(2.74±0.28) mg/mL;脂溶性生物碱对小鼠小肠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1.94±0.13) mg/mL。动力学研究表明,竹叶椒生物碱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竹叶椒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符群  王梦丽  李卉  吴桐 《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1):157-164
为了高效制备鸡树条荚蒾果实中的降血糖成分,本研究以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法辅助乙醇提取荚蒾果中降血糖成分的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酶抑制率与剪切转速、料液比、提取温度之间的关系。最佳工艺条件:高速剪切乳化机转速为18000 r/min,料液比为1:19 (g/mL),提取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40 min,剪切时间为120 s,超声功率为270 W,此时提取物的双酶综合抑制率(65.89±1.03)%,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72.11±0.86)%,α-淀粉酶抑制率为(56.57±1.05)%。此条件下测得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为0.844 mg/mL,α-淀粉酶抑制率的IC_(50)为1.422mg/mL。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法提取物的综合抑制率较普通超声法提高了11.39%(p0.01),较单一高速剪切法提高了13.64%(p 0.01)。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显齿蛇葡萄中不同黄酮组成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DPPH·清除能力。15份不同显齿蛇葡萄叶,甲醇超声辅助法制备供试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DPPH·清除模型评价相关生物活性;拟复方验证原样品的相应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的植株为ZF3号, IC_(50)为0.007 mg/mL;α-葡萄糖苷酶IC_(50)与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 0.870;与杨梅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04。拟复方样品的活性与之对应原植物样品相当,但略低于原样品。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杨梅素和杨梅苷对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DPPH·清除能力影响不显著;二氢杨梅素含量低的显齿蛇葡萄叶适宜开发降糖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茶花粉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茶花粉为原料,将提取、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得到的10个组分分别进行黄酮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茶花粉粗提物经萃取后黄酮类物质主要在乙酸乙酯中富集,乙酸乙酯萃取相经大孔树脂层析后50%乙醇洗脱相中的黄酮含量最高(180.17 mg RE/g),当该样品浓度为5 m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82.67%,显著高于其它样品(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茶花粉黄酮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867,p0.01);酶动力学分析显示蜂花粉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为1.27 mg/m L,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为1.17 mg/m L。该研究结果为蜂花粉黄酮及α-葡萄糖苷酶天然抑制剂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实验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鸡油菌多糖(CCP),经浓硫酸法对其硫酸化修饰,得到硫酸化鸡油菌多糖(S-CCP)。采用酶-抑制剂模型检测S-CCP与CC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S-CCP与CCP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呈现良好量效性,在浓度为2mg/mL时,S-CCP与CCP对酶的抑制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7%与43.8%。S-CCP与CCP两者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抑制与非竞争型抑制。此外,S-CCP与CCP在0~100℃范围恒温加热10min后,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趋于稳定,S-CCP与CCP对酶的抑制率分别维持在62%与50%;在pH为2.0、4.0、7.0、10.0、12.0条件下,S-CCP与CC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稳定,S-CCP与CCP的抑制率分别在58.5%与49%;S-CCP与CCP在37℃恒温反应5、10、20、40、60min后,S-CCP与CC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稳定,S-CCP与CCP的抑制率分别在61%与CCP5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月份香椿不同部位叶片提取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布规律和降血糖效果,2020年8~11月,从3棵香椿树中采集36个样本,φ=50%乙醇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分析香椿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酶抑制动力学和荧光光谱特征。进而将不同浓度香椿叶提取物与质量分数为3%葡萄糖共暴露斑马鱼,研究在斑马鱼体内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香椿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时间分布规律为8月、11月抑制率较高,可达99%;空间分布规律为从上层到下层抑制率依次递减, 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在时间和空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香椿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为0.45 mg/mL,远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5.05 mg/mL。香椿叶提取物的酶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香椿叶提取物与酶的相互作用模式属于动态荧光猝灭。当香椿叶提取物暴露浓度为4 mg/L时,斑马鱼体内血糖浓度与高糖组有显著性差异。该研究为从香椿叶中大量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采样方法设计及开发一种新型降血糖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研究桐花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桐花树叶70%醇提取物经萃取获得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5个部位。对各部位进行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出活性物质含量高、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桐花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其用α-葡萄糖苷酶进行体外活性抑制作用试验,通过酶促动力学方法与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桐花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酶抑制类型,所得的结果与阿卡波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桐花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桐花树叶水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优于阿卡波糖,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59μg/m L和60.79μg/m L。桐花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类型为混合Ⅱ型抑制,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为0.245 mg/m L,对酶-底物络合物(ES)的抑制常数(Kis)为0.023 m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