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木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木粉着火爆炸危险性,保证安全生产,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研究粉尘浓度、粒径及分散压力对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着火敏感质量浓度为424 g/m3,此浓度下最低着火温度为402℃;粉尘粒径从38μm变化到45μm时,木粉最低着火温度由474℃升高到541℃;粉尘质量恒定为100 mg,分散压力由20 kPa升高到50 kPa,木粉最低着火温度由402℃变化为440℃。  相似文献   

2.
《中国粉体技术》2017,(6):40-46
以某纤维板生产线的速生杨、马尾松、南方硬杂木的混合砂光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粉尘粒径及其分布、可挥发分及形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20 L爆炸球对砂光粉尘进行燃爆实验,探索砂光粉尘的浓度对粉尘燃爆特征的影响,并对爆炸前、后粉尘的热稳定性和特征官能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砂光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到1 000 g/m3,最大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0.761 MPa;此后,粉尘浓度的增加反而使砂光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减小;当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到1 250 g/m3时,爆炸指数达到最大值17.62 MPa·m/s,且爆炸危险分级为St1(弱爆炸)。实验还采用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热板炉和GodbertGreenwald炉研究了砂光粉尘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粉尘最小点火能为30~100 m J,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00℃,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420℃。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际通用的Siwek 20-L球形爆炸装置内系统研究工业生产中典型爆炸粉尘的危险性,包括粉尘爆炸下限,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结果表明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其爆炸威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粉尘的惰化实验研究表明,惰性介质的添加能有效降低粉尘爆炸威力,混合体系在高添加量下甚至失去可爆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械摩擦和过热表面对粉尘层着火温度的影响,并探究粉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面粉、聚酰胺粉尘、兽药粉因机械摩擦热而点燃的温度分别为310.5、308.5、400.3℃;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分别为298℃、288℃、389℃;在企业生产粉尘的过程中,上述粉尘因机械摩擦造成热积累一直蓄积,摩擦热如导出不及时,就会引发火灾与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粒径对石松子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影响,采用Godbert-Greenwald(G-G)炉和20 L球爆炸装置对石松子粉尘云进行了试验,分析了粒径对爆炸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Si O2和NH4H2PO4对石松子粉的抑爆效果。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粉尘着火温度越低,潜在危险性更大;粒径小于48μm的粉尘,在质量浓度为750 g/m3时达到最大爆炸指数22.61 MPa·m/s,其爆炸危险性为Ⅱ级,相比于粒径小于75μm的粉尘,爆炸危险性更高;添加Si O2和NH4H2PO4后,能够显著降低石松子粉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与Si O2相比,NH4H2PO4具有更好的抑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粉尘爆炸的危险程度以及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开发了多功能粉尘爆炸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系统包括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最小点燃能量(MIE)测试装置、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MIT-L)测试装置和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MIE-C)测试装置,可测试粉尘最大爆炸压力(Pmax)、爆炸指数(Kst)、爆炸下限(LEL)、极限氧浓度(LOC)、MIE、MIT-L和MIT-C。系统采用分布式测控技术,各个测试装置有独立的可编程控制器,并与测控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互联,采用OPC技术进行通讯。通过计算机可监控各测试装置的运行状态,并统一管理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地认识玉米淀粉粉尘爆炸的敏感性和爆炸破坏效应,分别采用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20 L球粉尘爆炸装置和粉尘云火焰传播装置对玉米淀粉的粉尘云着火温度、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爆炸压力、爆炸氧极限浓度以及粉尘云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在380~390℃之间;粉尘云爆炸氧极限浓度(体积分数)在10%~11%之间;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和最大爆炸压力随着化学点火具质量的增加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随着化学点火具质量的增加,玉米淀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而玉米淀粉爆炸压力逐渐升高。在不同的粉尘质量浓度条件下,粉尘云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有一定的变化,在粉尘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81 m/s和1 107℃。  相似文献   

8.
《中国粉体技术》2017,(1):68-70
利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仪研究不同粒径尺寸条件下石松子粉和面粉2种典型可燃性粉尘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2种粉尘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粉尘粒径增大逐渐升高;粒径尺寸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存在拐点,分析认为该现象由较小尺寸粒径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采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粒径在75μm以下的石松子粉的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松子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在20~40 g/m3之间,在粉尘浓度相对较低的60~500 g/m3时,粉尘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着粉尘浓度的提高而急速上升,在浓度为500 g/m3时达到最大,此时最大爆炸压力为0.69 MPa,爆炸指数为17.20 MPa.m/s;继续增加粉尘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值;并判定石松子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Ⅰ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粉体技术》2015,(5):93-96
为了评价惰性介质对煤粉着火爆炸危险性的影响,保证安全生产,采用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装置研究分散压力,惰性介质NH4H2PO4、KH2PO4、Ca(H2PO4)2、CaCO3粉体的含量及NH4H2PO4、CaCO3粉体的粒径对煤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散压力对煤粉尘云的影响更显著,最佳分散压力为0.03 MPa,此时煤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最低,为594℃;随着惰性介质含量的增大,煤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升高,并且存在突变浓度,NH4H2PO4、KH2PO4、Ca(H2PO4)2粉体的突变浓度(质量分数)为28.6%,CaCO3的为33.3%;惰性介质按对煤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H4H2PO4、Ca(H2PO4)2、KH2PO4、CaCO3;煤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惰性介质粒径的减小而升高,CaCO3粉体粒径变化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大于NH4H2PO4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