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静电喷雾高温分解工艺制备SnO2气敏膜,并与Si3N4-SiO2集成多层介质膜,用催化金属Pt作栅电极,制成新型的MSIS结构气敏电容。通过检测平带电压的变化,研究对H2和O2的气敏特性,分析其气敏机理并提出了检测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2.
MQS1型一氧化碳气敏元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空位与材料的气敏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敏材料的电导率由氧空位的形成和氧化过程共同决定,氧空位浓度越大,气敏效应越明显。根据氧化锡的这一气敏机理,以99.99%的锡为原料,掺入合适的添加剂,制成了MQS1型一氧化碳气敏元件。它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恢复快、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杨崇志  戴国瑞 《电子学报》1996,24(2):112-114
SnO2气敏电阻在含CO空气中的振荡机理,给出了气敏电阻在含CO空气中的热学方程式,获得了振荡周期τ的近似表达式,气敏电阻起振的必要条件及振荡周期τ与CO气体浓度N、工作电压V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SnO_2-Sb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SnO2-Sb导电薄膜,测试了SnO2-Sb的气敏效应。结果表明,该薄膜对NO2气体有较好的气敏特性。当测试温度升高,其气敏响应时间相差无几,但恢复时间变短,同时气敏灵敏度相对提高,当温度达到200℃以上时,灵敏度基本恒定。同时还可看出,不同阻值的薄膜其气敏灵敏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掺杂纳米SnO2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和掺杂纳米SnO2气敏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详细分析了掺杂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和稀土元素对SnO2气敏性的影响,通过掺杂可以显著改善其对特定气体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等参数;利用元件表面的氧吸附理论分析掺杂纳米SnO2的气敏机理;展望了SnO2气敏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子气敏报警器张歌本文介绍的电子气敏报警器采用国产半导体气敏元件QM—NS作气敏传感器,实现“气一电”转换,达到报警目的。电路原理如图所示。KD—153B、三极管BG。、BG。等组成报警发声源,元件少,耗电小。三极管BG;、BG。组成互补型复合放大器...  相似文献   

7.
WO3的气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实验,结合气敏元件分析方法,对WO3气敏元件的气敏特性、响应与恢复时间、电阻特性、初期驰豫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开发研制WO3气敏元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离子注入技术在气敏材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气敏材料的开发研究,这是离子注入技术的一个较新的应用领域。本文介绍离子注入技术对气敏材料表面层组分、结构、电导率及气敏特性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郑顺镟  谢格 《激光杂志》1992,13(3):124-127
本文作者利用表面态建立一个气敏光学机理模型。较好地解释了SnO_2薄膜的气敏效应,气敏透射光谱,气敏透过率与气体浓度的指数关系,以及饱和现象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气敏阵列器件的工作原理、硬件实现方案和模式识别方法,重点描述了气敏阵列产品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在气敏阵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principle,structure and system of nonlinear liquid crystal optical sig-nal amplifiers are described.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oretically analysed for optical signal amplifers.It shows that this type of the optical signal amplifiers are comprised of liquid crystal light sensitive medium which can receive a modulated signal optic wave and a pump wave,and can be applied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NonlinearLiquidCrystalOpticalSignalAmplifiers¥SHIYongji(LuoyangTethnologyCollege,Luoyang471003,CHN)Abstract:Theprinciple,stru...  相似文献   

13.
刘继琨 《半导体光电》1992,13(4):402-405
各种蒸发光学薄膜都存在内应力,其性质和大小直接影响光学薄膜性能与质量。因此,薄膜内应力的精确检测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本文介绍以高灵敏度的光纤传感器为变换器,以高分辨率的 CCD 为光信号检测器的内应力检测系统,具有灵活、结构小巧、精度高、实时测量等优点,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半实物仿真导引头光学系统性能的好坏是影响仿真实验效果的关键。介绍了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及其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详细分析了光学系统的能量接收灵敏阈值、瞬时视场、动态视场等参数。根据光学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半实物仿真导引头对光学系统的特殊要求,基于实际导引头光学系统的技术参数要求,利用ZEMAX优化设计出了具有较高成像质量的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的半实物仿真导引头的光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各项参量要求,具有较高成像质量,为相关光学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维林 《电讯技术》1989,29(3):53-59
本文综述了光纤电视传输系统的原理、构成、优点、主要技术指标和发展方向,并与现有的电视信号传输手段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因此对各地电台说来,光纤已不再是明天的技术,而是今天就可实用的传输媒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域-分频域混合编码的光学图像加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靖岳  周朴  康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34(3):345-347,372
为了提高现有光学安全系统的安全性能,首次提出“空域-分频域(分数傅里叶域)”混合编码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对图像分别进行一次菲涅耳变换和分数傅里叶变换,并在图像的菲涅耳域和分数傅里叶域上分别利用随机相位版施行相位编码。在加密过程中,上述两次变换的参数均可以设计成密钥.波长因子也可以引入加密过程,这样系统密钥被设计在两个不同的变换域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该加密方法能够成功实现图像的加密和解密,系统对密钥参数十分敏感.非授权认证方在不知道密钥参数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对加密图像正确解密。  相似文献   

17.
An optical temperature sensor has been presented based on Whispering Gallery Mode (WGM) dielectric microresonator. The effect of Transverse Electric (TE) wave propagation in dielectric micro-spheres presented has been for optical resonances based on WGM. TE waves are characteriz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for large size parameter of the micro-spheres.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asymptotic approach.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s mathematically robust and significantly less complicated than existing approaches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quality factor of experimental resonance spectra observed in the laboratory is calculated approximately in the order of 104 which is sensitive enough to detect micro or nano level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surrounding medium.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rphology Dependent Resonance (MDR) temperature sensor is wavelength change of 10−9 m for one degree centigrade change in temperature. This sensor could potentially be used for nano technolog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device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杨淑连 《应用激光》2006,26(5):327-328
提出了一种确定激光颗粒计数器光敏区强度分布的普遍方法。由于光敏区光强和颗粒在光敏区的位置有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对在激光焦平面内,照射面积作为光强的函数进行了分析,这对确定激光颗粒计数器的光学采样速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光网络的发展、演进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发展光网络的驱动力和目的出发,重点介绍了光交叉连接设备的分类和实现技术、全光交叉连接器的核心硬件技术的发展、向智能光网络的演进、光网络的管理、IP层与光层的融合及网络的演进结构、多协议标记交换应用于光层后的特点和适配需要等。  相似文献   

20.
风挺 《半导体光电》1991,12(2):114-118
为克服光通信、电子计算技术等的速度限制,采用光互连是一种有效途径。光互连也是光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文中对光互连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种有利于光互连的最理想光源——面发射激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