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理学作为宋代精神文化的主导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尚真"等理论影响了宋代绘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宋代的风俗画亦是以写实作为出发点以市井、田家、民风民俗为题材而进行的创作,这些风俗作品从造型到内容都体现了"尚真""求真"的绘画理念,《货郎图》便是这种理念指引下的代表性创作。  相似文献   

2.
"诗意家居""优雅生活"等体现了人们推崇的现代时尚家居设计,北欧家居设计在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基础之上,传承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致中和"备受国人青睐。  相似文献   

3.
《北迁的季节》描述的是被殖民国家苏丹民族独立后,所面临的民族内部的矛盾和困惑。本文将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批判小说中体现的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说明被殖民国家不能在民族主义的煽动下,为自己复制一个颠倒的"东方主义"。笔者认为,只有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先进的思想文化,批判地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抛弃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后殖民国家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笔墨"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所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代表性的一个标志,以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文化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艺术语境下笔墨内涵进行层次划分,把"笔墨"归纳为"器""道""气"和"意"四个方面。前两者为物质层面,它源于对特殊材料的技术把握;后两者为精神层面,主要反映了时代特征、审美取向以及个人的情感融入,展现的是笔墨对材料和技术的超越。有此可知,笔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物质与精神的一体,是中国艺术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5.
行政程序立法是行政法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代社会治理结构的演化使传统行政正当性出现危机,需要行政程序立法改变定位,跳出法治规范主义的单一模式,在"以程序约束权力"的程序观之外,通过程序建构为现代行政提供新的正当性支持。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行政法发展而言,分析考察《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对我国行政程序法立法的文本与实践兼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百姓认为其升天成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其应得的回报。成为成语后,人们用以讽刺官场上之裙带关系,运用它来揭露腐败,鞭笞官员的丑恶一面。这时的"道"已经变成"官位""权力""势力"了,与其最初的意蕴已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标志设计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有着两股热潮:一是追求现代潮流的"赶时髦",而忽略了具有重要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二是具有"民族热""复古热""随大流"等喊口号式的摒弃现代信息,追求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应该在现代信息和传统文化中找到平衡点,设计出具有丰富内涵和中国特色的优秀标志。  相似文献   

8.
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根本上摧毁了西方科学的传统形象,激发了学界对科学性质的广泛论争.以马克思主义来看,库恩的范式理论把历史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引入科学,合理地再现了科学"通过革命而进步"的本性,其局限则在于其范式概念仅仅定位于社会文化领域而丧失了物质性的维度,并在认识论上陷入了旧传统哲学固有的困境——历史与逻辑的分离,最终导致科学丧失了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审视与重建,对于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古琴艺术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入手,通过古琴艺术对"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展现,总结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精髓——即对感性生命文化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即古琴作为中国人艺术化生存的典型样态之一所具有的"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室内设计学科,需要全面整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成为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历史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为研究这一目标提供了有益的途径。风水学说历史悠久,其中"气说""顺应"法,"禁忌"等理论,深刻影响着室内设计文化的发展。充分研究其精髓将为构筑、整合系统化的室内设计理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交响曲《烽火》是作曲家鲍元恺先生第二号交响作品。2005年春,鲍元恺先生多次实地采风,踏足大半个河北,考查潘家峪、冉庄、西柏坡等地的抗战史实引发了作者无限感慨,并以音乐为语言表述出来。作曲家还把具有河北民间音乐特色的素材融入作品。《烽火》分为"山村怒火""地下长城""水上雁翎""太行旭日"四个乐章,向听众展示了一幅反侵略斗争的历史长卷,全景式地浓缩了燕赵儿女抗战历程。  相似文献   

12.
福贵是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主要人物,他的人生充满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然而面对命运的重重打击,他没有绝望,他的生命是宽广而丰富的。福贵身上所体现出的朴实、宽容、隐忍和承受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文化性格,他"自然""无为"的人生之道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的解读,梳理了其书中所论述的疯癫的发展历程,并从中管窥福柯的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绘画史上留下大量的画论、技法等著作,为后世学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代龚贤的《山水画课徒稿》,就是在长期授徒而积累起来的比较完备的学习山水画的绝佳教材,本文对龚贤《山水画课徒稿》的山水教学理念予于剖析,阐述其课徒稿"取证传统""造化为师"的内涵,揭示其课徒稿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当代山水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汉字符号""推陈出新"的现象进行简要讨论,分析出其当代法式背后的精神内涵。从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的汉字元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全球化艺术潮流中的所处的位置,以及地域文化应保有的独立性和多元文化的求同存异局面。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礼""中庸"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仁"是其基本思想范畴的中心概念,"仁"的思想包括了"忠""孝""礼""智"等内容,从各方面对人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和要求。"仁"的学说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强调待人宽厚,处事得当,倡导救济他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光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光构筑空间结构""光增添空间活力""光创造空间气氛""光丰富空间环境""光影响人的心理"五个方面阐述室内设计中的光艺术。  相似文献   

18.
影视批评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通过归纳影片大意、介绍故事情节、解析片中细节等方式进行作品分析的手法,往往不能将影片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交代清楚。借此,笔者试图将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影片的分析中来,以期实现对影片文化内涵系统条理、深入具体地解读。本文选取了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小武》这新现实主义名片作为实例。从归纳片中主人公形象的符号化造型出发,对"语言层""迷思层""意识形态层"的能指与所指逐一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影片批评手法与视角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文人画"是狭义上"中国画"之精髓部分,所以理解文人画之内涵是完整认识中国画的关键!"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  相似文献   

20.
永州异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地域特色表现在异蛇酒的包装上是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品质""品牌""品位"三个方面。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决问题的探析,首先,要吸收民族乡土特色;其次,要运用文化载体元素;再次,要运用特色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