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电机氢气冷却器漏氢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风险,发电厂在基建、生产、大小修中必须加强重视,氢气冷却器安装或检修时,必须重视其安装检修质量,避免今后发生氢冷器漏氢,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蔡培  张强 《工业水处理》2014,(12):68-70
针对迎峰度夏期间某电厂氢冷器结垢急需进行清洗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清洗方案,对清洗方案的效果和风险性进行研究,以便为同类型机组氢冷器清洗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证明清洗方案对氢冷器垢层有一定的清洗效果,并对系统中B30白铜、TP316L不锈钢、海军黄铜、碳钢等金属材质以及氯丁橡胶等非金属材质均无明显的腐蚀加速作用,清洗时可保证氢冷器和整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及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量动态平衡方程,分别以裂解气、冷却水及气相空间为研究对象,建立四氟乙烯(TFE)裂解气急冷器非稳态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升压阶段,裂解气出口温度短时间迅速降低后保持稳定,急冷器压力经历2036s后缓慢增加到稳压控制压力0.35MPa。稳压阶段,逐渐开启气体出口阀门,并保持最大气体出口流量运行,裂解气出口温度、冷却水温度和急冷器压力出现短时波动后随时间缓慢降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急冷器非稳态过程进行本质安全量化分析,得到急冷器非稳态过程本质安全度曲线图,在升压和稳压初期,急冷器本质安全度分别有最低点和小幅度波动,但总体仍处于较高的水平,稳压阶段较升压阶段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主流火力发电机冷却大多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发电机漏氢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严重制约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之一,同时漏氢量也是衡量一台发电机制造、安装调试及正常运行的一项综合指标。本文针对新丰热电厂近期2#发电机漏氢量超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总结出了有效控制发电机漏氢的防范措施,可为今后新丰热电厂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国内大容量机组运行、检修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非耦联吸附塔新变压吸附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提氢实验研究一种新的变压吸附工艺.变压吸附流程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中间均压罐打开吸附塔之间由均压步骤形成的耦联,从而实现了各塔操作的独立性,并提供了降低吸附压力的可能性.以H2/N2/CH4(60/10/30)混合气模拟石油炼厂干气,进行低吸附压力(≤1 MPa)条件下的提氢操作.针对已有变压吸附工艺的不足和新流程特征,确定了新流程的变压吸附循环时序.分别采用普通活性炭(OAC)和高比表面活性炭(SAC)与5A沸石分子筛(ZMS-5A)的组合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吸附压力下的变压吸附分离效果,证明此种变压吸附新工艺在1 MPa以下、甚至0.4 MPa的低吸附压力下运行,亦可在较高的回收率下达到99.99%的高氢气纯度,并且显示出更强的对偶然性故障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厂2万吨离子膜碱装置为旭化成复极式电槽。正常时出槽氯气和氢气压力分别控制在0.0392MPa和0.0539MPa。控制方式为氯压串级控制氢压。自1991年投产以来曾有2次因氯压和氢压波动而导致停车。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导至3天内电解未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采用膜分离技术回收合成氨贮罐气中的氢组分,返回合成氨系统作为加氢脱硫单元的氢源。设计膜分离器时,膜面积增加使渗透气氢浓度降低而经济效益上升。当贮罐气流量1300Nm3/h、渗透气绝压为0.8MPa,氢产品浓度为85%-90%时,可以获得约287.7×104Yuan/a以上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在17个月内。在膜分离器操作时,氢氮选择性系数降低以及贮罐气压力降低都会引起氢回收率降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二者对氢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氨冷凝器冷却水系统水处理存在的冷却效果差和腐蚀问题,提出水质处理的优化方案,总结了优化前后的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新方案后,氨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冷凝排气压力降低,氨排压4机运行时为1.27~1.41 MPa,3机运行时为1.19~1.31 MPa,达到了安全、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曹学文  杨健  边江  刘杨  郭丹  李琦瑰 《化工进展》2021,40(12):6663-6669
为降低氢液化厂的生产能耗与投资成本,加快我国氢能商业化、民用化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液化天然气(LNG)预冷的新型双压Linde-Hampson(L-H)氢液化工艺系统。系统的设计液氢产量为5t/d,采用膨胀降温与换热冷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氢气的深冷。借助Aspen HYSYS软件对工艺流程展开了详细的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氢液化系统的比能耗为9.802,?效率为41.4%,系统的总?损失为1373.3kW,其中换热设备的?损失占主要部分;在对系统中关键参数进行的灵敏度分析中发现,氢气预压缩压力在2~4MPa范围内变化对液化系统的比能耗和氢气液化率影响较大,而LNG的加压压力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新型氢液化工艺系统设备简单,投资成本较低,具备良好的液化性能,在未来中小型氢液化厂的建设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0前言我公司合成氨系统氢氮气压缩机的四、五、六级水冷器均为套管式换热器,管内介质为氢、氮混合气,内外两管间环隙中的介质为循环冷却水(用腐殖酸系列ZHS-X水质稳定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环水的浊度较高(有时高达600×10-6),管内环隙结垢严重。在循环水投用2年后,某些套管式水冷器高温段的管间环隙被污垢堵死,冷却效果极差,对压缩机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构成较大危害。被迫抽出内管用高压水射流或压缩空气喷砂法清除管间污垢,每台水冷器的检修周期在10天左右,清洗费用达1.5万元。但清洗投运10个月后,内管的外表…  相似文献   

11.
标准氢的黏度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江涛  周永 《化工学报》2011,62(2):301-306
在广泛搜集标准氢(25%仲氢)黏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单纯形算法拟合了标准氢的黏度计算方程,方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偏差一般在2.0%以内。方程的适用范围为温度100~500 K,压力不超过200 MPa的区域。方程的不确定度为2.0%。方程具有一定的外推性,可以用于标准氢三相点温度到100 K以及500~1000 K,压力不超过500 MPa的区域;100 K以下,除临界区和气相区,方程的不确定度为3.0%,500 K相似文献   

12.
波码分注工艺作为第四代主体分注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田带压作业注水井,具有作业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存在通信效率低的问题。研究表明导致通信效率低的核心问题是门限压力脉冲过高(0.7 MPa),而影响门限压力脉冲设置过高的原因主要是压力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影响和管线噪声干扰。针对现有压力传感器温度漂移和噪声影响,开展了压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算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算法,采用现场采集的原始压力脉冲数据对提出的理论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滤波后压力脉冲噪声峰值从0.3 MPa降低到0.1 MPa,能够满足门限压力脉冲设定从0.5~0.7 MPa降低到0.3 MPa的要求。通过对高效通信算法的研究可以为波码无线分层注水工艺通信效率的提升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超高压钝酶技术的工业化进程,以橙汁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影响超高压钝酶效果的处理条件(压力、保压时间、pH、温度)进行了考察与评价.在处理温度为室温、保压时间分别为5和20 m in的条件下,200 MPa以下压力范围内POD被激活,其活性随压力的增加出现上升趋势,当压力大于200MPa,随着处理压力增加酶活性下降;压力较高时(500 MPa)酶的活性随着保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较低的压力(200 MPa),其活性随着保压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酶活性随pH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温度的上升,酶活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保压时间、pH值、温度是影响超高压钝酶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一定条件下,芳樟醇可高选择性地氢化成四氢芳樟醇,氢化选择性与催化剂的特性、氢化温度及芳樟醇来源有关。在适宜的氢压及搅拌条件下,改变催化剂的特性、反应温度及使用不同来源的芳樟醇能提高加氢产物中四氢芳樟醇的含量。以日本进口的合成芳樟醇(含量98.7%)为原料,采用W-6型雷尼镍为催化剂,在(60±10)℃、1~3 MPa氢压的条件下进行氢化,所得四氢芳樟醇含量为98.7%,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5.
宋永一  李韬  牛世坤  方向晨 《当代化工》2014,(12):2582-2584
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是以利用油品中的溶解氢来满足加氢反应的需要,以油品中氢浓度的变化作为反应的推动力。该技术催化剂床层处于液相中、接近等温操作,反应效率高、产品收率高;高压设备少,热量损失小,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均低。工业应用结果证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以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0~10.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1.4~2.0 h-1、循环比1.5~2.0、反应器入口温度350~360℃等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适当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柴油产品主要指标满足国Ⅴ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处理低硫含量的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在反应压力9.0 MPa、新鲜料体积空速2.0 h-1、循环比2.5、反应器入口温度370℃等条件下,柴油产品硫含量等主要指标满足国Ⅳ排放标准清洁柴油质量要求。同时工业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表明SRH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和关键设备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6.
该厂上了一套锡山市雪浪膜分离化工设备厂生产的中空纤维膜分离提氢成套装置。投运后氢回收率达85%~95%;甲烷气降低10%~12%,相当于合成塔增加8%~10%的反应容积;合同压力下降3~5MPa;吨氨节电80KWh。  相似文献   

17.
王西栋 《小氮肥》2011,(4):23-24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于2008年9月新增1套由石家庄正元塔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蒸汽(热水)单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应用于尿素-氢氮压缩机一进水冷器系统中,目前机组运行稳定,效果明显,成功地解决了化肥企业的能量回收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春结 《小氮肥》2006,34(7):6-8
0 前言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原灵寿县化肥厂)经过多次改造,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合成氨200kt/a、尿素300kt/a、甲醇40kt/a生产能力的中型化肥企业。氮氢压缩机是化肥企业生产的关键动力设备,运行状况优劣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公司原有氮氢压缩机lO台:4M8(3A)-36/31.4型3台、4M16—73/31.4型7台,且都经过改造。公司在2004年5月扩产时,购买了3台H22(Ⅲ)-165/31.4型旧压缩机。由于原机气缸设计参数与公司现有压缩机运行参数不符,一级吸气压力为0.002MPa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经过分析、研究后决定对该压缩机气缸进行改造,改造后成为H22(Ⅲ)-153/0.4—320型压缩机。投产1年来,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生产稳定,单机日产氨达83t,单机年产合成氨达25kt(按300d计算)。  相似文献   

19.
刘洪 《中氮肥》2014,(1):47-50
1合成回路流程简介我公司200kt/a国产化合成氨装置新鲜氢氮气经水冷、氨冷、分子筛吸附净化后进人合成气压缩机(103-J)压缩,从组合式氨冷器(120-C)来的循环气也进入103-J循环段,与新鲜气混合并经循环段压缩后压力升至14.37MPa(温度48℃,流量142523kg/h),之后去氨合成塔进出口热交换器(121-C),被加热到270℃后进入氨合成塔(105-D)。合成回路流程示意见图1。  相似文献   

20.
王榕 《化肥工业》1998,25(1):19-25,40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提出了在工业条件原料气中氢氮发压变化(包括氢氮比、惰性气体含量、合成压力变化)与熔铁催化剂氨合成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式。利用该式所得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