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萌  黄忠华 《兵工学报》2016,37(11):1989-1994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接收机基于相关接收原理获取预设炸高处的目标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与经过延迟的取样脉冲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得到引信接收机输出信号。优化取样脉冲宽度可以提高超宽带引信探测灵敏度。根据超宽带引信相关接收原理,建立超宽带引信相关接收数学模型,分析取样脉冲宽度与相关接收函数幅值的关系。发射脉冲宽度分别为50 ps、100 ps、200 ps时对引信相关接收输出信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取样脉冲宽度与发射脉冲宽度相等时引信相关接收输出信号幅度最大;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适用于超宽带引信接收机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张娟  王新宏  陈航 《鱼雷技术》2007,15(6):32-35
传统的鱼雷自导信号多采用调制类宽带信号,但在探测近程目标时,因其探测盲区较大,会降低鱼雷命中目标的准确性。为弥补这一缺陷,文中分析了一种窄脉冲超宽带自导信号特性,通过与传统的调制类宽带信号在分辨性能、参数测量精度和多普勒速度容限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证明了窄脉冲超宽带信号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率、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和较小的自导盲区。在近程应用时,窄脉冲超宽带信号可以比传统调制类宽带信号更好地实现末弹道对目标的连续跟踪和精确打击,在非常近的距离上作为引信信息,从而实现自导引信设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闫岩  崔占忠 《兵工学报》2010,31(1):13-17
以信干比增益作为衡量标准来定量研究超宽带(UWB)无线电引信抗噪声和正弦干扰性能。详细推导了存在高斯白噪声和正弦干扰时相关接收的信干比(SIR)增益;得到了影响UWB无线电引信抗干扰能力的信号特征参数;指出了提高其抗干扰性能的措施;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的很好。定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增加调制周期和信号带宽可提高引信抗噪声干扰能力;采用脉冲重复频率捷变技术可提高引信抗正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宽带无线电技术(UWB)的特性,实现了隔墙探测人员目标并成像显示的目的。通过发射序列伪随机编码噪声形成超宽带微波信号,利用相关接收机接收目标回波,经过高速采样和成像处理,显示人员目标的位置和状态,从而为反恐突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UWB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通过直接发送脉冲无线电信号传送数据.其调制方式包括:脉冲幅度调制、通断键控调制、跳时脉位调制及跳时/直扩二进制移频键控调制.该技术收发机采用软件无线电的全数字硬件接收结构,直接通过脉冲调制发送信号而无传统的中频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6.
超宽带冲激探测技术具有优良的反隐身性能,在弹载导引头、引信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超宽带信号的检测技术是超宽带冲激探测技术的一个难点,因此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探测技术的三重相关检测算法。该算法运用高阶矩的处理方法,利用零均值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具有三重相关等于零且三重相关具有位移和旋转不变性等特点,能提高冲激回波信号的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三重相关检测算法较传统二重相关检测算法在复杂噪声下更能提高单极性脉冲冲激回波信号的信噪比。该算法对超宽带冲激回波信号的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脉冲超宽带通信是指利用脉宽为纳秒级的脉冲作为载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将脉冲超宽带信号应用于测控领域,能有效提高当前测控系统的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抗截获性。根据链路预算,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到达地面的功率谱密度非常低,不会对地面上的其他系统造成干扰。利用对数正态阴影衰落路径损耗模型,求得脉冲超宽带信号传输距离与信息速率的关系,证明在保证一定信息速率的前提下,脉冲超宽带测控信号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8.
杜强  宋耀良  季晨荷  曹东 《兵工学报》2015,36(4):696-702
直接延时(DTD)补偿是超宽带(UWB)信号波束形成的有效方法,其数字波束形成(DBF)的效果与DTD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有直接的关系。在分析现有Lagrange插值滤波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多路上采样和高阶Hermite插值滤波器结合实现 UWB信号DTD的方法,以及通过多路延时补偿实现UWB信号DBF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固定系数插值DTD补偿滤波器组的DBF实现方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Lagrange插值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实时性更好,而且在采样率低于Nyquist率时能更好地恢复原始UWB信号,其UWB信号DBF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
UWB(超宽带)近炸引信是一种新体制近炸引信,现有文献对系统的分析设计主要是针对器件的设计,有关引信战术指标的优化设计还是空白.在阐明了UWB(超宽带)近炸引信的测距原理和作用过程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对某种弹目交会条件的分析,在一假定的初始条件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出系统探测距离与天线的波束倾角之间的关系,为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指出了方向,对系统的具体战术指标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射频三极管、阶跃恢复二极管的脉冲源产生的超宽带信号幅度较小、作用距离短,而基于雪崩三级管的脉冲源需要体积较大的电压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雪崩三极管的小型化超宽带脉冲源来产生大幅值的超宽带信号,该电路用逆变电路将干电池电压升至所需电压,加至雪崩管集电极产生雪崩效应,输出纳秒级窄脉冲。用示波器测试实际电路产生信号,脉冲宽度约为500ps,幅值约10V。该电路有效地提高了信号幅值,进而提升引信作用距离,且占用空间很小。  相似文献   

11.
超宽带引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为了定量分析超宽带引信的抗干扰性能,基于相关检测方法,分别对跳时调制信号、等间隔信号在不同干扰信号下进行分析和仿真,得出在不同干扰信号下的仿真输出。通过对两种不同发射信号的抗干扰性能的对比,证明跳时调制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优于等间隔信号,经过跳时调制的超宽带信号能够有效提高引信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2.
杨力  方向  刘强  张卫平 《兵工学报》2012,33(9):1055-1061
超宽带技术在地雷场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已有的超宽带路径损耗模型不能满足地雷场环境的使用要求。为了实现超宽带技术在地雷场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建立地雷场环境模型,分析了超宽带信号传播的特点及规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地雷场环境的路径损耗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实验验证表明:建立的路径损耗模型比已有模型精度更高,能够准确反映地雷场环境中超宽带信号的传输特性,而且建立的模型形式非常灵活,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为超宽带技术在地雷武器装备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发展,水下自主机器人成为海洋勘察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装备。设计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下机器人自主避障系统,在无人干预的条件下实现机器人水下自主巡航、规避障碍、上浮下潜和实时数据传输。该系统采用CMOS模拟摄像头结合LM1881视频分离芯片提取视频模拟信号,MC9S12XS128单片机外部中断功能和内部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被转换出来的数据直接使用边缘检测算法实现障碍物的识别。数字信号和视频流也会经nRF24L01无线数据模块传到上位机,上位机将数据接收后进行相应显示,并可直接显示视频流,对水下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无线视频采集卡的影像模块采用OpenCV库进行的二次开发,完成上位机更加复杂的图像识别算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通过图像识别实现自主的水底探测和避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BIT的电子装备状态与故障预测系统由上位机、多传感器、下位机、无线通信适配器组成.下位机完成信号采集,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把信息传至数据库服务器.上位机与多个MCS51下位机按点对点方式通信,使用广播、呼叫、索取数据、设置参数命令等通信约定,完成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库管理、状态监控和故障预测.  相似文献   

15.
变采样率处理技术是一种检测线性调频信号调制率有力的处理方法,但剩余多普勒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十分严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变采样率处理技术的性能及剩余多普勒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函数重构的方法,它可以完全消除剩余多普勒的影响,使变采样率处理技术获得理想的性能.最后将这种改进的变采样率处理技术用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给出了检测算法.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