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软件工程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35所高校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一个新的工程学科方向,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完善。软件工程硕士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的国际化软件人才为宗旨,按照工程实践体系要求培养掌握软件新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把握软件工程体系的专业管理人才。众所周知,在学校封闭式的环境中是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的,如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成为软件学院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并把它作为软件…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养适应软件产业需求的人才,示范性软件学院制定了"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文章以分析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为切入点,提炼软件工程人才的能力模型——"三角塔"能力模型,并结合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提出系统化地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即以"根基(逻辑推理、语言能力、专业基础)+三个面(实践操作面、非技术专业素质面、综合素质面)"为导向,构建"实基础+三主线(技术实践主线、工程实践主线、学生工作主线)"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构建四位一体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实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建立了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提出了构建“官、产、学、生”四位一体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实训模式,对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工程型高端软件人才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是示范性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本文介绍了我院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思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和软件工程人才的区别,探讨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如何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最后说明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率先设立的面向工业界培养软件工程师的专业,因此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  相似文献   

6.
叶勇  李曦  周学海 《计算机教育》2008,(10):155-156
本文分析了软件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首批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并授权培养软件工程硕士以来,截止到2014年11月,全国已有150个单位开展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同时也在软件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领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下,软件工程领域协  相似文献   

8.
工程硕士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培养过程有一定的目的性。文章结合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提出一种目标驱动的培养模式,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阐述该培养模式的设计、实施和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适应转型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针对软件工程教育现状,以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为例,结合地方企业软件人才需求,确立培养目标,以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实践锻炼,构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从理论到应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结合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现状,提出在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中,加强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对学生软件能力的培养,阐述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软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改革措施,最后通过学生的课后反馈和能力评价说明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西南科技大学软件人才培养实践,从建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实践环境、科研深化教学、产学研联合办学等方面对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双导师制”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多年的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中,建立了以"双导师制"为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导师指导的课程实验、暑期项目实训和兴趣小组等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与企业导师指导的上岗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并实施了以合作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实训的方式,推动软件工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期间就能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和经验,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学校和社会服务,使学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一定实际经验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许多软件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软件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提出了在财经院校建设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些探索,主要为解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解决就业问题等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电脑学习》2009,(4):131-132
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培养合格的软件人才是每个学校乃至企业的愿望,本文就如何进行软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软件工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养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提高学生从事软件开发能力,尽快融入到项目开发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从实际教学工作出发,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困难进行了分析,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验收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北邮软件学院一个标准化校企实验室的介绍,提出了软件工程实践类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本文提出的标准化过程管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实践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应的效果的阐述,充分说明了实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独立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为目标。针对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训环节薄弱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MVC模式的应用、多层架构的设计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独立学院在经历快速发展后,为了能更好地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必须要加强专业建设。文章主要阐述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软件工程特色专业,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如何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软件技术人才为出发点,详细论述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