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催动了儿童玩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儿童益智玩具以其独特的功能与实用优势成为玩具市场的新宠。儿童玩具包装的视觉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玩具市场拓展与文化、地域内涵的构建,有助于使儿童益智玩具获得长足的市场优势与发展。包装的视觉表现能够在第一时间与消费者建立感官联系,通过对儿童益智玩具包装视觉表现重要意义的深入发掘,探究儿童对其文字、色彩等的心理认知特征,从实例出发探讨了儿童益智玩具包装在文化引入、色彩与文字设计等方面的视觉表现策略。中国作为玩具制造大国,正努力向创新型、设计型制造模式转型,以儿童益智玩具包装的视觉表现研究为切入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儿童益智玩具设计质量,立足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优质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理念,为同质同类产品的发展提供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2.
儿童益智玩具的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王乐 《包装工程》2011,32(14):64-66,70
以体验设计理念在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应用为启示,分析了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市场的体验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并且结合儿童益智玩具体验设计前提和目的,论述了儿童益智玩具的题材选择以及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原则:互动性、益智性、娱乐性、情感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益智玩具体验设计流程。最后以敲敲乐木制玩具为例,验证了儿童益智玩具体验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原则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军 《包装工程》2007,28(12):241-243
阐述了儿童益智玩具是以启发智慧、刺激大脑活动、开发智力为主要功能的玩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理性和竞技娱乐性.与其他类别的儿童玩具在功能、设计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时,论述了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应该遵循科学的原理,非暴力性设计、安全性、突出功能和创新性等设计原则.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儿童益智玩具产业,培育良好的儿童益智玩具市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黎  王安霞 《包装工程》2021,42(4):195-201
目的 以传统益智类玩具包装的情感体验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融入情感体验的设计方式及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解读"情感体验",以及传统益智类玩具包装设计的概念与特征,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归纳与总结,从用户心理认知消费需求的演变,研究传统益智类玩具包装情感体验设计架构.结论 基于情感体验的传统益智类玩具包装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三个层次,从包装的非物质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文字、图形、色彩、结构、材料等情感构成要素,建立起用户、产品与包装三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提升文化意识与审美水平,在实现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的同时,带动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税梦瑶 《包装工程》2019,40(22):198-202
目的旨在研究与改良设计学龄前儿童益智教育玩具。方法研究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总结该阶段儿童心理和生理存在的相关规律和特殊性。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梳理出益智玩具的种类与特征,分析目前市场上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互动性不强、形式单一、传统益智形式再设计不灵活,并针对不足之处对益智玩具产品设计寻找改良切入点。结论益智教育玩具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和各方面能力启蒙与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运用从体验引导提高玩具有效互动、感知方式促进玩具形式、综合体验促进传统益智形式再设计3种方法进行玩具改良设计,通过设计方案归纳出部分设计方法,促进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和该行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永当  付钰 《包装工程》2020,41(20):131-138
目的 针对现有儿童益智玩具中存在的缺乏“益智”性及未完全贴合儿童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结合TRIZ获得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研究模型。方法 运用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运算阶段思维发展特征,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益智玩具的需求,通过建立各阶段益智玩具的理想功能模型,结合理想化水平公式进行解析;然后应用TRIZ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儿童益智玩具设计中存在的冲突,通过工具系统中的冲突矩阵找出相对应的发明原理并分析可行性。结果 为针对7~9岁儿童的科学设计益智玩具提出了一种具有互动体验且较为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思路。结论 通过将认知发展理论融入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原则与原理,在设计参数间产生出了许多潜在冲突;并由TRIZ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冲突,进而通过解决冲突生成了可行、有效的概念设计方案,对益智玩具行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早教问题,研究学龄前留守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策略。方法 基于“德、智、体、美、劳”的“五育”理念,系统分析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现有益智玩具的现状,并构建学龄前乡村留守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五育”益智框架以及具体的设计原则,最后结合贫困乡村地区广西融水县的实地调研,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五育”益智设计原则进行相关设计实践。结论 从学龄前乡村留守儿童“五育”教育问题出发,提出关怀性、创造性、合作性、自然性、乐观性5个对应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设计原则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乡村留守儿童益智产品的开发提供设计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设计扶贫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玩具,作为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作为玩具分类之一的益智玩具则是一位启蒙老师。她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教会孩子认知周围的事物,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而使之获得更强的创造力。"玩木"系列木玩具的包装设计,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和分析,将产品定位于正处于思维开发阶段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张天洁 《包装工程》2015,36(22):34-37
目的设计出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益智玩具。方法分析听力障碍儿童的现状及其康复训练方法,听力障碍儿童应坚持每天训练前用林氏六音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益智玩具设计思路,并进行听力障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实践。结论通过益智玩具帮助听力障碍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康复,使他们尽可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展水平,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家长愈发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家长在为孩子购买饮品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益智属性的包装产品.本文主要论述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儿童饮品包装设计,让益智交互属性存在于包装设计中.具有益智属性的儿童饮品包装设计通过互动性图案设计、文字游戏和折纸等形式展现出来,不仅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还能锻炼儿童的手脑协调力、色彩感知力和动手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的表现技巧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胡果  袁恩培 《包装工程》2007,28(3):150-152
从分析儿童对玩具包装认知的心理特征入手,探讨了包装装潢设计对玩具产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透过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表现技巧,从图形运用、色彩、个性化设计、趣味性设计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如何进行玩具包装设计和如何增加玩具包装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这对未来儿童玩具包装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宇  桂芬  吴江 《包装工程》2019,40(12):273-278
目的 结合传统的户外玩具产品和现有的户外儿童玩具,从功能、理念等方面探究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相互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儿童户外玩具的设计与研发。方法 根据目前学龄前儿童户外玩具外形上存在样式繁杂,针对性不强,功能上存在以儿童的娱乐功能为主,缺乏益智和教育功能缺点,从文化、环保、创新、情感、体验等方面用“寓教于乐”理念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以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结论 设计研究与开发两者必不可少,设计研究为开发指明方向,让开发不再单一而富有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项目对设计研究进行验证,实践了户外玩具的设计研究,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以解决自闭症教玩具包装使用说明书不适用、包装用毕即弃等问题为目的,从自闭症教玩具相关文献、现有自闭症教玩具包装弊端及自闭症儿童教玩具交互式包装研究价值3方面进行整理。通过剖析"人-物-环境"3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找到自闭症儿童教玩具包装辅助干预训练的契合点,并归纳总结自闭症儿童教玩具交互式包装可实现的交互形式及设计原则。自闭症儿童教玩具应用交互式包装能辅助产品多维展示、缓解包装用毕即弃,并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家庭了解相关讯息等,其设计原则也为规范化此类包装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目前现有的儿童玩具包装CMF设计进行归纳总结,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调研方法,了解儿童对玩具包装中色彩、材料等要素的重视程度、应用现状及期望,分析儿童的消费行为特征,然后得到儿童对玩具包装的CMF偏好的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魏国 《包装工程》2024,(8):488-494
目的 探讨基于脑科学理论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益智玩具市场及各阶段儿童玩具的设计特点,总结出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安全性等关键要素。将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结合脑科学原理,制定出创新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重点关注脑科学理论以解析儿童的认知特点,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设计方案。结论 通过深入理解儿童脑部的发育规律,借鉴脑图谱所揭示的认知特性,以制定出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的前沿策略,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推动益智产品设计的创新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 《中国防伪报道》2012,(12):41-41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广东14家玩具生产企业日前提交召回报告,因小零件、锐利尖端、绳索等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伤及儿童,决定对其生产的18种6239个玩具产品实施召回。本次召回的玩具,因小零件、锐利尖端、用于包装玩具的塑料包装袋、突出物、绳索、弹性绳、小球、活动部件间的间隙等存在安全隐患,涉及广东卡尼童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288个“卡尼童”DIY益智玩具;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习近平玩具是设计或预定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使用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玩具不仅仅是儿童益智、娱乐的工具,更是陪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必需品。儿童是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的人群,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对玩具质量与安全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是完善儿童情感系统和行为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从分析儿童对于玩具包装设计独特的认知开始,进一步探讨了儿童对于玩具包装设计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造型和材料等方面,提出包装设计中的可持续理念,提倡环保,提倡对于包装设计的二次利用,结合玩具包装设计的实例,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儿童玩具包装设计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朝杰  芦原  郑康杰  李疆豫  余宇 《包装工程》2021,42(10):130-137
目的 满足处于空间敏感期儿童的儿童玩具屋使用需求,探讨能够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儿童玩具屋设计产品系统化策略.方法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我国市场上现有儿童屋产品分类信息以及它们在设计方面表现出的不足;设计调查问卷和用户访谈来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基于此调查并分析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儿童对于市场现有玩具屋的使用感受以及潜在需求,运用Kano模型对儿童玩具屋的用户功能需求进行定量研究.结论 从儿童对玩具屋的认知需求出发,提出儿童玩具屋设计过程中的营造趣味氛围、益智空间设计、改变空间结构的设计策略,并将其整合为儿童空间认知体验需求下的儿童玩具屋系统化设计,以此来提高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空间表征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儿童食品包装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无障碍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儿童的认知能力、生理发展和行为模式等特点,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无障碍设计研究,分别从材料、造型、开启方式、教育趣味等角度对儿童食品的安全无障碍、使用无障碍、益智无障碍3个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力求设计出符合儿童实际需求的无障碍包装,推动优秀的包装产业设计理念的广泛应用,促进当代儿童食品包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