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从力学角度分析水冷柴油机缸套穴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翁孟超 《内燃机》2000,(5):47-48
作为水冷柴油机 ,气缸套发生穴蚀是常见的故障现象。穴蚀是指气缸套外表面某些部位出现一团团蜂窝状的小孔群。穴蚀的产生 ,将导致缸套强度下降 ,严重时还将引起气缸套穿孔或开裂 ,从而造成冷却水进入机油油底壳。下面结合四冲程柴油机的四个工作过程 (见表 1) ,来详细分析柴油机缸套产生穴蚀的原因及通常采取的预防措施。从表 1中的各项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各阶段气缸的工作状态不同 ,造成活塞的受力也不一样 ,并且活塞的受力呈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柴油机的气缸套受到周期性的活塞侧压力的作用。由于金属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2021,(4)
介绍某轮船舶发电柴油机缸套穴蚀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处理过程,结合柴油机缸套穴蚀的机理,对该轮发电柴油机缸套穴蚀故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分析表明:发电柴油机管理不当、维护保养不良是造成此次缸套穴蚀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加强对发电柴油机日常维护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1 概述穴蚀现象随柴油机不断强化而日益突出起来,船用与陆用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穴蚀损害,活塞对缸套侧推力大的一边的穴蚀更为严重。穴蚀破坏了缸套与机体的封水作用,它是影响中高速强载柴油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柴油机穴蚀后需作处理,缸套通常在穴蚀  相似文献   

4.
华道生 《柴油机》1993,(1):46-46,48
<正> 1 缸套穴蚀现象的分析缸套穴蚀是指缸套与水接触的外表面被腐蚀成一个一个的孔洞,蚀孔的直径由1毫米至数毫米不等,其深度随着柴油机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加深,而加深的速度则随缸套遭到穴蚀破坏强烈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当穴蚀在某一区域发展形成后,即呈麻点般或蜂窝状的孔洞。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缸套的拉缸和穴蚀显著改善以后,缸套的端磨问题日趋突出。本文针对柴油机缸套端磨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端磨的原因,从国外机车柴油机缸套借鉴,提出国产柴油机缸套改善端磨的理由、原因和办法。 本文在研究解决端磨问题的同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校核,以证明解决端磨的途径,从 而提高缸套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某款重型柴油机在爆压提升前、后出现的穴蚀差异,提出了一种综合缸套振动变形与冷却液空化的耦合建模方法。首先基于活塞-缸套瞬态动力学模型,获取了缸套主副推力侧在活塞侧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校验。然后,将仿真的振动信号以动网格形式输入流场,研究了缸套振动激励下两款柴油机不同水腔区域的空化波动特性,并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解析了高爆压柴油机缸套穴蚀显著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缸套在活塞侧击作用下的振动响应与其约束模态有关,流场的空化强度与缸套振动幅值并非线性相关,而是与缸套的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存在耦合相关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缸套穴蚀倾向的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春友 《柴油机》2007,29(3):50-52,55
对用作渔船主机的柴油机的缸套穴蚀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穴蚀的成因,柴油机主要部件的结构、冷却水系统及柴油机负荷等因素对穴蚀的影响,为正确设计、管理使用渔船柴油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增加,气缸套穴蚀现象越来越多,我们公司确定把穴蚀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做。由于国内对穴蚀研究的单位很少,网上很少能找到这方面的文章,在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我们课题组开始了自己的艰苦探索。1穴蚀机理分析1我们从维修市场返回的三包缸套中找出5只发生穴蚀的缸套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穴蚀与金相组织之间的关系,下表是分析结果。从检验结果看出,无论哪一种组织,都会产生穴蚀。表1气缸套穴蚀研究试样编号现象描述硬HB度外表面金相组织1在距第一道水封槽39mm处有一长10mm、宽10mm的穴蚀,中间坑较大且深101D+E+孔2穴蚀面积长50mm、宽20mm,在水道中间部位100B+D+夹杂物3在距第一道水封槽28处有一穴蚀大坑,旁边是穴蚀小坑,穴蚀大坑长10mm、宽5mm100B4水道上的穴蚀有90mm长,最宽的地方有40mm,在穴蚀的长度方向上方上腰带下沿也有点状的穴蚀坑,长度有50~60mm99.5D+E+孔洞5穴蚀长度有110mm长、30mm宽,有5~6个较大坑状的穴蚀坑100D+E注:1)硬度检测位置在气缸套壁厚截面的之间。2)金相组织为气缸套外表面的3)五只缸套不是同一台柴油机上安装的,穴蚀没有可比性。2穴蚀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日产车用PDG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及其缸套穴蚀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检查与判断方法,并提出在使用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某型柴油机上将原项置缸套改为中置缸套结构,以改善第1道活塞环的冷却和减少缸套穴蚀问题.进行了缸套变形有限元计算、冷却系统CFD分析,以及缸套实际变形的测量验证,从而适应该型柴油机的功率、排放和耐久性升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柴油机湿式气缸套振动引发穴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水套内部冷却液流动稳态数值模拟得到冷却液压力场与速度场的基础上,以完整单缸水套为研究对象,提取6缸稳态模拟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与Singhal完全空化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建立柴油机冷却液空化数值模拟的气液两相流仿真模型,进行冷却液空化瞬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振动导致的冷却液对壁面的脉冲压力是缸套穴蚀的主因,冷却液脉冲压力幅值随壁面振动速度升高而增大,在6.75°即振动速度最大时刻出现最大脉冲压力。在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内,缸套主、次推力侧均有可能发生穴蚀现象,其中主推力侧发生穴蚀现象的可能性更高,且存在4个易发生穴蚀的区域。按壁面所受脉冲压力幅值进行排序,发生穴蚀可能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主推力侧的中上部、顶端、中下部及底端。最后从抑制振动、缸套表面改性处理和降低脉冲压力角度提出了降低穴蚀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家玺 《内燃机》1991,(2):12-16
穴蚀是影响缸套寿命的重要因素,穴蚀群往往集中在连杆摆动平面两侧。由于活塞侧推力的作用,使缸套高频振动,引起冷却液产生气泡,气泡破裂,产生高压冲击波,使缸套穴蚀。采用减轻缸套振动,改进冷却系统,增强缸套抗蚀能力等方法,可以减轻和防止缸套穴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穴蚀是影响缸套寿命的重要因素,穴蚀群往往集中在连杆摆动平面两侧。由于活塞侧推力的作用,使缸套高频振动,引起冷却液产生气泡,气泡破裂,产生高压冲击波,使缸套穴蚀。采用减轻缸套振动,改进冷却系统,增强缸套抗蚀能力等方法,可以减轻和防止缸套穴蚀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用有限元法计算缸套振动的方法,并以12V180ZL 高速柴油机缸套为例,对缸套的自由振动、活塞横向冲击引起的缸套强迫振动、以及缸套壁厚和活塞横向冲击力的大小对缸套强迫振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的实际工作证明有限元法是研究缸套振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给出的计算结果对分析180柴油机缸套穴蚀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在湿式气缸套的冷却壁上,由于受到机械振动,电化作用,化学作用,应力作用等影响,会产生许多种类的腐蚀。其中有一种主要是在气缸套活塞承压面的一侧出现团状的小孔群的腐蚀,叫“穴蚀”。随着发动机向高速高平均压力方向发展,穴蚀现象也日益严重。有的柴油机仅仅高负荷运行几十小时以后,就会在气缸  相似文献   

16.
影响湿式缸套穴蚀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旭 《柴油机》2000,(2):46-48
从力学观点解释了湿式缸套的穴蚀过程,分析了影响缸套穴蚀的因素,提出了预防及减缓缸套穴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气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柴油机气缸套穴蚀产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止穴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16V280ZJ系列柴油机机体的穴蚀故障,从穴蚀部位、影响气缸套振动的因素、柴油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穴蚀的原因,提出了预防16V280ZJ系列柴油机机体穴蚀的措施、建议及穴蚀机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一些读者来信问:柴油机气缸套穴蚀一般有那些特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柴油机气缸套的穴蚀,就是指某些水冷柴油机的湿式气缸套外表面(与冷却水接触的表面)产生的局部破坏。这种破坏是以局部聚集的蜂窝状孔穴群出现的。气缸套穴蚀是由于“空泡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其他腐蚀的综合作用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缸套穴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文献中对穴蚀问题所持的各种观点和论述,吸取其合理部分;找出了其中的矛盾。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从空化是液体的一种物性出发,提出了穴蚀的机理,产生穴蚀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同时提出了缸套穴蚀的模型。最后运用此机理解释了缸套穴蚀中的一些现象和指出防止缸套穴蚀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