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2种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ECDP-1,ECDP-2)熔体的流变性能并与常规聚酯(PET)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CDP-1,ECDP-2与PET熔体都属于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γ))的增大而减小;ECDP-1,ECDP-2与PET熔体的非牛顿指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相似文献   

2.
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P-g-AA作增容剂,研究了PP/PET共混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以及PET和增容剂含量对熔体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PP/PET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PET及增容剂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T和增容剂的加入,在共混熔体中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FA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对纺丝用PFA熔体的非牛顿指数、表观粘度、结构粘度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PFA熔体非牛顿指数随温度上升而升高。在不同温度下,PFA熔体的粘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表观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PFA熔体的结构粘度指数Δη随熔体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纤维级聚苯硫醚(PPS)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PS在剪切速率为150~400s~(-1)时,会出现剪切增稠现象;剪切速率在400~1000 s~(-1)时,PPS熔体为假塑性流体,PPS的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趋近于1,PPS熔体的表观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PPS熔体的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减小的速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变慢。  相似文献   

5.
氨纶纺丝熔体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应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自制熔纺氨纶切片的流变行为,探讨了熔体表现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表观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与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氨纶熔体为切力变稀流体,其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10℃时达到最大值。结构粘度指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10℃时达到最小值,说明在此温度下熔体的可纺性最好。溶体表观粘度与温度的相关性显著,并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聚氨酯熔体的粘流活化能减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尼龙612/6(PA 612/6)共聚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PA 612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 612/6共聚物和PA 612熔体均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相同温度和剪切速率下,PA 612/6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均小于PA 612的;在温度为240℃时其非牛顿指数分别为0.749,0.748;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熔体的表观黏度和稠度系数均逐渐下降,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PA 612/6共聚物和PA 612熔体的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剪切速率为115 s~(-1)左右时,两者的黏流活化能达到最大,分别为61.49,61.27 kJ/mol,此时熔体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研究氯磺化聚乙烯(CSM)的流变性能,特别是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CSM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SM熔体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为假塑性流体,随温度的升高其非牛顿性减弱;CSM熔体的表观粘度随表观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以及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剪切应力对CSM的粘流活化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仪研究了含回收料的人造草丝熔体的流变性能,探讨了回收料用量、温度、口模长径比对熔体表观黏度和挤出胀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草丝熔体属于假塑性熔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回收料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剪切速率500s-1时,回收料用量越低,熔体的表观黏度降低越明显;剪切速率1800s-1时,熔体的表观黏度变化平缓且较为接近。对于100%回收料草丝熔体,其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和口模长径比的减小而降低;挤出胀大比则随温度的升高和口模长径比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玉石粉按一定质量比例共混熔融,制备出含玉石粉质量分数为0~1.8%的玉石粉/PET共混切片(简称共混切片)。分析了玉石粉含量对共混切片的流变性能、可纺性及玉石粉/PET预取向丝(POY)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共混切片黏度下降,其熔体为切力变稀流体;在相同剪切速率下,随着玉石粉含量增加,共混切片表观黏度变小,提高熔体温度,共混切片表观黏度变小;纺丝过程中,玉石粉质量分数超过1%时,断头现象增加;采用合适的喷丝孔孔径,有利于改善熔体的可纺性;随着玉石粉含量增加,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蒋爱云  赵磊  李新法  陈金周 《塑料》2012,41(1):81-82,66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固相缩聚半芳香透明聚酰胺(Semi-AromaticTransparent Polyamide,简称SATPA)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相缩聚SATPA熔体属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表观黏度随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黏流活化能减小,表观黏度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4种HDPE薄膜料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4种HDPE薄膜料的熔体均为非牛顿流体,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特性,即:表观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HDPE膜料的流动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熔体的非牛顿性减弱。4种薄膜料的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升高的趋势。7000F对剪切速率及温度都较为敏感;J50-08对温度敏感,加工时可用温度调节其熔体黏度。在210℃,J50-08的熔体强度最小,加工效率最高;F00952的熔体强度最大而加工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刘鑫 《合成纤维》2013,(10):6-8
研究了聚氨酯(TPU)切片、氨纶无油丝和不同混合比例的TPU与交联剂的混合物的流变性能,发现4种样品在熔融状态下均为切力变稀流体,熔体的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交联剂加入越多,熔体剪切黏度越大,在同样剪切速率下其熔融温度越高;随着熔融温度提高,熔体的剪切黏度减小。目前纺丝生产的经验值是TPU切片的熔融温度约为210℃,熔体管路及纺丝箱的温度约在20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两种聚乳酸(PLLA和PDLLA)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毛细管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熔体呈现剪切变稀型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随着温度升高,两种聚乳酸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增大,牛顿性略有增加;在温度和剪切速率相同的情况下,PDLLA的非牛顿指数略大于PuA;两种聚乳酸的结构粘度指数△η介于0.9~1.4,随熔体温度的增高,△η减小,纺丝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TiO_2/ZnO超细粉体共混改性PET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性的二氧化钛/氧化锌(TiO2/ZnO)超细复合粉体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共混改性,研究了改性PET的流变性能及其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PET共混物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超细粉体含量增大,改性PET共混物非牛顿流动指数下降,熔体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大,流变性能改善;当超细粉体质量分数为5%时,改性PET共混物粘流活化能可达81.5 kJ/mol;随着超细复合粉体添加量增大,改性PET纤维断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四种不同聚乳酸切片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流变性能差异对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聚乳酸熔体均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随着温度升高,聚乳酸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增大;四种聚乳酸熔体的粘流活化能E_η较小,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小,有利于纺丝成型;四种聚乳酸熔体的结构粘度指数△η介于0.8~1.4,可纺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聚丙烯/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在温度为175~225℃和载荷为1.2~12.5kg的条件下,应用熔体流动速率仪考察了填料粒径、剪切速率、载荷及温度等对复合材料熔体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的剪切流动服从幂律定律;熔体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符合Arrhenius方程;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挤出胀大比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第一法向应力差,发现其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英国Rosand公司RH7-2X型毛细管流变仪对自制的MTA合成PET样品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常规PET相比,MTA合成的PET样品的熔体同属于假塑型非牛顿流体;MTA合成的PET样品的非牛顿指数n值较高,而且随着温度的提高,其n值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在低剪切速率条件下,MTA合成PET样品的黏流活化能ΔEη较高,熔体剪切黏度对温度比较敏感,在高剪切速率(20000s-1左右)条件下,两者ΔEη的差距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廖冬竹  胡欢 《塑料工业》1996,24(6):77-79
本文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聚氯乙烯电缆料的加工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讨论了影响PVC流变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下,增塑PVC的剪切应力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剪切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剪切速率对剪切应力的影响变小;改性剂PM-1的加入可以大大降低在相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改性剂PM-1使电缆料的剪切敏感性减小,牛顿性增强。虽然PM-1不能改变临界剪切应力值,但却使当临界剪切应力相应的熔体粘度减小,即临界剪切速率增大,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是十分有用的,即可以提高挤出速度而不致于产生熔体破裂。分子量减小,熔体表观粘度明显减小。熔体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Mg(OH)2阻燃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并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对熔体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说明Mg(OH)2阻燃EVAC为假塑性流体。当剪切应力无限小时,由Spencer-Dillon公式外推得到阻燃EVAC的零切黏度。  相似文献   

20.
全同聚1-丁烯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全同聚1-丁烯(iPB)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B在剪切速率为100~1 000 s-1时出现剪切变稀现象,iPB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iPB熔体的表舰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Anhenius方程,在剪切速率较低时,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大:在剪切速率较高时,熔体汜度对表观黏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