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崩落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崩落矿岩散体物理力学性质出发,对矿岩散体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把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分为两个过程:整体流动和细小颗粒渗透流动。通过试验探明了放出体形和大小受矿石块度组成的影响情况;同时,采用不同矿石颗粒和废石颗粒组成,对覆盖岩层下放矿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废石层细小颗粒渗透的过程和机理,以及细小颗粒渗透作用对放矿贫化的影响,为放矿贫化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某矿堆置在排土场的排岩矿总量巨大,由于其铁元素含量较低,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为有效回收利用排岩矿中的铁资源,该排岩矿通过采用破碎—干选—磨矿—弱磁选工艺最终得到了全铁品位62%以上的铁精矿,有效回收了排岩矿中的铁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矿岩稳定性分级的灰色聚类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金山店铁矿矿岩特征,论述了矿岩稳定性分级指标的选择及灰色聚类方法的原理.应用该方法对77个工程段的矿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级,并应用此分级结果选择支护形式和确定支护参数,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李昌宁 《金属矿山》2002,(8):22-23,33
通过分析非均匀矿岩散体流动特性对出矿控制点的影响,进行了多分段放矿实验室立体实验,结果得出:在白银铜矿崩落矿岩条件下,当矿岩散体覆盖层颗粒不小于矿石时,出矿控制点是在见到覆盖废石正常到达出矿口便停止放矿,就整个矿体而言,可以取得较好的回采指标。当覆盖废石颗粒远小于矿石时,出矿控制点以当次废石混入率取30%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极坚硬高磨蚀性矿岩普遍存在凿岩效率低的问题,深入矿山现场,多次反复试验研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将影响地下矿山矿岩稳定性的几种主要因素视为判别矿岩稳定性级别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建立矿岩稳定性分级的模糊逻辑推理系统,针对金山店铁矿矿岩特征,对其矿岩稳定性级别进行模糊逻辑推理运算,所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7.
张建平 《金属矿山》1994,(11):13-17
本文根据露天矿钻机的穿孔速度、钻孔岩粉粒度和钻头寿命对矿岩的可钻性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和分级,为矿山制定穿孔定额及编排穿孔生产计划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含水量对矿岩散体流动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矿岩散体中水存在的主要形式,阐述了矿岩散体流动性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含水量对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的影响,及其对细小颗粒散体摩擦力和粘结力的作用机理,得出了在放矿过程中,有效控制矿岩散体的含水量,是避免放矿堵塞和放矿大量贫化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李昌宁 《中国矿业》2002,11(4):59-61
分析了非均匀崩落矿岩散体在放矿过程中的流动特点,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得出了非均匀矿岩散体在放矿过程中,放出矿石贫化的主要原因是放出口矿岩界面漏斗破裂,而不是矿岩颗粒在下移过程中的相互掺杂;在覆岩废石颗粒粒径大于或与矿石颗粒粒径接近时,采用见到废石漏斗破裂便停止放出放矿方式,可取得较好的放矿指标;当覆岩废石颗粒粒径小于矿石时,由于细小废石颗粒的穿流作用,使放出矿石过早地产生贫化,为了提高矿石回收率,就应该适当地增加废石的混入量,按照低贫化放矿方式直到见到矿岩界面正常到达出矿水平才停止放矿。采用低贫化放矿方式,低的矿石贫化率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矿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角度对崩落矿岩散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矿岩散体移动的应力方程表达式,为从力学机理上科学地解释放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崩落矿岩移动应力方程的建立填补了放矿理论对散体应力场研究的空白,推动了放矿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矿岩可崩性分级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学文  肖金发 《金属矿山》2003,(2):32-33,42
矿岩可崩性是地下矿山能否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矿岩可崩性分级识别,有利于真实地描述矿岩可崩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此,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岩可崩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其矿岩可崩性进行分级识别,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识别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覆盖岩层粒度的自然分级、矿石爆破效果给放矿损失贫化带来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与应用,证明采用孔底空腔爆破可使矿石粒度趋于均匀,流动性好,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通过水泥砂浆模型试验得出了崩落矿石的空间形态,为今后放矿结构参数优化及放矿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攀枝花选矿厂磨矿分级过程工艺特点和要求,介绍了MCGS(监控组态软件)在磨矿分级自动化中的应用,提出了针对磨矿分级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丰山铜矿北缘采区矿岩稳定性分级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丰山铜矿北缘采区的矿体赋存条件及开采特点,综合国内外矿岩稳定性分类的方法,提出了以岩体质量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节理间距和节理状态等5项指标评定该采区矿岩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矿岩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级,分级的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5.
在遥感图像的处理中,图像分类起到特征提取的作用。结合老挝波罗芬高原铝土矿普查项目,进行遥感图像分类尝试,从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评价主要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监督分类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监督分类以及野外调查、专家知识和特殊地区的分区分类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和分类精度,经分类处理所得铝土矿、铁矿及砂岩等分布面积,与野外填图实测的结果几乎一致,说明本区所采用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对该区找矿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钽铌选厂不同入选原矿的选矿结果差异开展了对入选原矿分类的研究。在物料平衡分析的基础上,以最小化物料平衡误差为目标,建立了面向求解生产所有环节物料变化系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运算求解;根据求解出的不同入选原矿的物料变化系数,运用聚类的方法进行入选原矿的分类,确定不同类别入选原矿的物料变化系数。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化是矿产资源权益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研究梳理国内外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概念内涵、要素结构、方法体系、参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核算对象和边界,构建了矿产资源资产价值“资源租金法”核算体系,并选取铁矿石为代表,采用资源租金法尝试对其资产价值进行宏观核算。结果显示,国际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对象大都选用SEEA实物量账户中的A类矿产,即具有商业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国内矿产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对象,应是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中的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但亟待构建相对完善的矿产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统计数据体系,租金法计算得出2018年我国铁矿石实物量(储量)为45.14亿t,经济价值为2 351.4亿元,单位铁矿石储量价值为52.1元/t。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浅部矿的预选工艺对秘鲁某金铜铁多金属矿含Cu 0.127%、Au 0.08 g/t、S 2.08%、Fe 40.56%的深部矿石进行了选矿预选富集试验研究,为该矿石的合理预选工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浅部矿的预抛—分级预选工艺(原矿-25 mm干抛—干抛精矿高压辊磨细碎—高压辊磨细碎产品湿抛—预抛尾矿分级回收)对深部矿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选富集效果,最终获得铜品位0.13%、铁品位48.76%、铜回收率87.49%、铁回收率97.93%的总预选精矿,总预选抛尾率为18.84%。项目成果为该矿石的合理预选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并为提高选厂后续磨浮作业的矿石入选品位,降低入磨矿量和磨选成本,综合回收矿石中铁铜等伴生有价金属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阿舍勒铜矿采深逐渐接近1 000 m,深部矿岩破碎且采场应力增大,导致采场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阿舍勒铜矿深部采场稳定,保证回采作业安全,需要基于工程地质资料优化采场结构参数。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获取了地下典型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测量了-100 m中段的地应力,并对地下矿岩进行了岩体质量分级,进而采用Mathews图解法,针对采场沿走向布置和垂直走向布置对顶板和边帮开展稳定性分析,基于工程地质资料合理选取了岩石应力系数、节理方位系数和重力调整系数等,得到Mathews稳定性系数和容许水力半径的相关关系,最终分析确定了保持采场稳定的最佳结构参数:当采场宽度小于24 m时,采场顶板总能保持稳定;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且侧帮矿岩为黄铁矿时,采场长度须小于22.50 m,若侧帮为凝灰岩时,采场长度须小于12.50 m。相关结论可为阿舍勒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能为国内同类矿山采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易勤 《中国矿业》2007,16(5):110-112
针对中越边境某氧化镍矿石中同时存在有结晶程度差或非晶质矿物、结晶粒度细的矿物、化学组成多变的矿物,利用常规方法无法准确定量。文章提出利用选矿技术选别,将这些矿物分组后,通过镜下鉴定、化学多项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手段进行矿物定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矿物定量结果准确,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