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洁 《钢铁研究》2012,40(5):55-59
介绍了国内外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现状,提出含碳球团造块技术、转底炉装料机设计、转底炉出料机设计、转底炉炉温、炉压及炉内气氛的控制以及金属化球团防氧化技术等是保障转底炉连续稳定顺行的关键技术。合理的水分、压力及粘结剂种类可以获得较好的压球效果;振动给料机和装有硬质耐磨合金的螺旋出料机是目前转底炉装、出料机的主流;根据原料的不同,各厂家已摸索出适宜的炉温、炉压等工艺参数,并对金属化球团采取冷却或隔绝空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是目前处理含铁锌尘泥工艺的典型代表,能充分利用钢铁尘泥中的铁、碳和锌等物质,生产的金属化球团可返回炼铁/炼钢生产工序,同时可回收氧化锌粉等高附加值资源,成为钢铁企业含铁尘泥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某钢铁企业转底炉生产情况,从含碳球团的成型工艺参数及还原焙烧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优化,以期为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工艺的推广和改进提供参考。揭示了压球工艺参数如水分、辊速和压力等对含碳球团的成球性及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个参数相互作用、紧密相关,建议混合料压球水分、辊轮转速和辊轮压力分别控制为14%、6.0 r/min和2.5×104 N/cm,此时原料的成球性能和球团强度等综合性能最佳;探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摆放位置对金属化球团强度性能、金属化率及脱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和延长焙烧时间使得金属铁连晶增加、渣相填充铁连晶间的孔隙,且金属铁相、浮氏体及渣相连结增强,可提高金属化球团的强度。其中焙烧温度对改善球团微观结构并提高球团抗压强度的作用最为显著,建议焙烧温度设定为1 275℃、焙烧时间设定为25 min;摆放方式对还原后球团...  相似文献   

3.
基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进行压制球团工艺研究,以湿球落下强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矿粉粒度、煤粉粒度、配碳量及水分等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佳压球工艺参数为:矿粉和煤粉中-200目比例分别占15%和65%,配碳量(C/O)为1.2,水分加入量为11%。此组合下的湿球落下强度为14.8次,完全可以满足转底炉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宝钢转底炉工艺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程  范建峰 《钢铁》2019,54(2):97-100
 摘 要: 宝钢从2005年开始调研、研发转底炉工艺技术,2015年在宝钢湛江开始建设转底炉生产线,2016年宝钢转底炉投产。经过污泥烘干工艺、配料工艺、压球工艺以及转底炉操作等方面的改进,实现了转底炉工艺达产达标,宝钢转底炉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宝钢转底炉工艺有效脱除了含铁含锌尘泥中的锌、钾、钠、铅和氯等有害杂质,转底炉生产的直接还原铁(DRI)返回钢铁生产、产生的蒸汽返回生产蒸汽管网和生产的锌粉作为锌冶炼原料,实现了含铁含锌尘泥资源综合利用。宝钢还探索用转底炉处理红土镍矿等工艺,为转底炉的拓展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特点及该工艺处理冶金粉尘、红土镍矿、复杂难选矿、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生产珠铁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转底炉处理不同原料的工艺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转底炉工艺在应用上仍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不断完善转底炉工艺和设备,发展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有利于促进国内直接还原产业的发展,对国家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对钢铁行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立岩 《特殊钢》2000,21(2):35-37
几年来 ,热处理分厂的电加热辊底炉共处理了几万吨轴承钢 ,其组织和硬度的一次合格率为1 0 0 %。高质量的退火组织的获得是基于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和合理的工艺制度。本文通过实验 ,观察了不同温度、不同冷却速度对轴承钢球化组织的影响 ,并应用球化原理阐述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 退火设备简介1 .1 辊底炉的主要结构热处理分厂的电加热式辊底炉是从西德纳塞尔炉子公司引进的先进技术 ,由双方合作设计、制造的 ,可用于特殊钢的正火和退火。辊底炉的主体结构如图 1所示。图 1 电加热辊底连续退火炉结构示意图Fig .1 Sketchof…  相似文献   

7.
矿煤冷压球团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飞虎 《四川冶金》2011,33(4):19-22
介绍了高压对辊压球机的工作原理,针对攀钢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线在应用高压压球机压制钒钛磁铁精矿及煤粉的混合物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设备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带式焙烧机是单机大型化球团生产工艺之一,高压辊磨、强力混匀等原料预处理工艺的合理搭配是拓展原料适应性、减少膨润土消耗、改善球团质量的有效手段。针对某钢铁企业带式焙烧机原料预处理流程中辊磨压力过剩和原料处理系数较低等问题,开展了高压辊磨、强力混合联接的工业试验,揭示了辊压强度、上料量等工艺参数对球团的成球性及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球团生产的提质降耗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辊磨机的上料量与辊压大小对原料粒度和比表面积均有影响,随着上料量减少或辊压提高,原料粒度变细,比表面积增加。在上料量为500 t/h、辊压为90 MPa时,混合料中粒度小于44μm所占比例由辊磨前的72.20%上升至83.94%,粒度小于74μm比例由辊磨前的89.96%上升至95.82%;经过强力混合后,原料中0.044 mm和0.074 mm粒级的比例基本不变,但是粒度分布更加均衡;膨润土和水结合后毛细水和分子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提供的分子力使大颗粒表面黏附较多细微颗粒物,比表面积由辊磨前的922.88 cm2/g增加至1 411.15 cm2/g,成球性能得到改善。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于压制型煤的卧式对辊压球机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锰粉矿压制冷压球团时对辊压球机设备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峰  雷霆  张玉林 《云南冶金》2007,36(6):22-24
针对锰粉矿压制冷压球团时压球设备(对辊压球机)出现结拱、喂料不足以及脱模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压球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解释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基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设备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1 辊筛存在的问题 承钢烧结厂回转窑球团系统,1984年建成投产。1986年,生球辊筛设备由单层筛改为双层筛。2002年12月份,烧结厂TCS1818竖炉建成投产,生球辊筛设备为双层。经过生产实践,由于下层小球辊筛筛辊数量少,满足不了日产两千多吨生球的筛分能力,致使小于8mm的小球和不成球的料进入炉内。生产没多久,就对辊筛进行改造,将上部大球筛取消,下部小球筛筛辊由设计时的21根增加到41根。经改造,小球筛能达到生产要求,但是回转窑、竖炉两系统的生球辊筛设备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宁 《江苏冶金》2014,(1):47-49
介绍了压球机的分类、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对江苏沙钢集团兴建一条固废处理直接还原生产线所使用的3台1200mm辊径的高压压球机辊套耐磨度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高压球机辊套寿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辊套的耐磨度。通过提高GCr15SiMn铜辊套淬火温度,淬火后立即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材料硬度达到HRC62~63,淬硬层深度为7—8mm,并可将使用寿命提高至5~8万吨过料量。  相似文献   

13.
侯静  吴恩辉  李军等 《烧结球团》2014,(1):25-27,31
爆裂性能是生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生球的爆裂率及爆裂温度对转底炉的稳定生产影响很大,而生球爆裂性能与其水分、粘结剂、原料粒度等因素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控制水分在5%左右,添加0.6%膨润土,适当增加粗颗粒原料时,生球爆裂温度可达在900℃以上,完全满足转底炉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回收钢铁生产过程烟尘中的锌,消除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种类、原料结构以及球团粒径等对含锌粉尘干球转底炉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并与压团还原脱锌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干球直接还原工艺较压团块还原更为适宜;干球直接还原工艺适宜的还原温度为1250℃,还原时间50 min;采用内...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解决某钢铁企业配加20%(质量分数)硫酸渣超细铁精粉成球性差、生球性能弱的问题,开展了高压辊磨预处理球团原料实验。探究了辊速、辊压、辊磨比例等因素对混合料的成球性和生球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在适宜辊磨参数条件下配加有机黏结剂对球团爆裂性能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辊速280r/min、辊压1.0MPa、辊磨比例100%条件下,混合料成球性能和生球性能显著提高,其中,静态成球指数由0.28提高至0.81,生球落下和抗压强度分别由2.9次/(0.5m)、13.62N/个提高至4.2次/(0.5m)、18.52N/个;同时当有机黏结剂配比为0.2%时,生球爆裂温度由385℃提高至445℃,生球落下和抗压强度进一步提高到6.4次/(0.5m)、20.22N/个,生球性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钢铁厂含铁尘泥造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尘泥造球实验,得到了优化的高炉尘泥、转炉尘泥造球工艺技术参数,当调整好干尘与湿泥、含碳尘泥的比例和控制好混合料及成球水分时,可以在不配加任何铁精矿和膨润土用量较低的条件下,完全用高炉尘泥、转炉尘泥在盘式造球机上造出含碳15%-20%的尘泥球团,其生球强度和含碳量完全可以满足转底炉(RHF)或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不同条件对转底炉金属化球团强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优化转底炉生产参数,明确金属化球团资源化利用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典型冶金尘泥的化学成分及粒度组成,研究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的不同原料配比、烘干和焙烧制度、冷却及成型方式对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探讨转底炉金属化球团进高炉利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原料配比是影响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高炉旋风灰配比为56%时,金属化球团出现空壳粉化现象,调整高炉旋风灰、炼钢一次灰、二次灰、高炉布袋灰、高炉炉前灰配比为18%、20%、10%、26%、26%时,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可达到2 815 N/P;在相同配料条件下,压球工艺焙烧后的金属化球团强度明显优于造球工艺,且其转鼓强度与烧结矿相当。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包钢西部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实践,对所使用的三种含铁原料的成球性、生球质量、预热球强度、成品球团强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结果可为鞍钢球团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刘卫东 《炼钢》2011,27(6):66-69
为回收利用不锈钢除尘灰中的铬、镍、铁氧化物,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一种不锈钢除尘灰的处理应用技术,在除尘灰中配加还原剂和结合剂压制成球,压球在回转窑中经高温烧结,可方便地作为电炉原料使用;除尘灰压球在电炉冶炼不锈钢中使用,配合炉门氧枪吹氧操作,可形成稳定的泡沫渣,炉壁挂渣良好,对电炉炉龄提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造球工序是球团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生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球的产质量.通过提高铁料干燥效果、强化高压辊磨工序以及优化造球机参数等措施,使成球率由75%提高到81%,平均生球落下强度提高0.3次,生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