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采用延边三角形接法,可使电动机“分档”运行,以适应负载的变化,达到节能的目的。下面以一台4极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说明三平面同心式绕组的绕线、嵌线和接线方法。对于定子槽数 Z_1=36时,每相绕组共有6只线圈,大、中、小线圈各2只。绕线时按大、小、大、小、中、中的顺序连绕,中间不中断。嵌线时,从第1槽开始下中线圈(两边同时嵌下,节距为8槽),距第二绕组边隔8槽下第二中线圈(两边同时嵌下,节距为  相似文献   

2.
瞿谊  黄嵩 《微电机》2023,(4):1-6+55
以采用六边形绕组的空心杯电机为例,推导其绕组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公式分析得到该绕组系数的规律:空心杯电机的绕组系数由节距系数和分布系数两部分构成,节距系数除了与线圈节距有关,还受直边占比影响,节距系数在整距且无斜边的情况下取得最大值为1;分布系数与线圈排布行数和每行匝数无关,仅与相带类型有关,120°相带和60°相带的分布系数分别为0.827和0.955。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两方面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无刷双馈高压电动机因其可靠性高、功率因数可调正逐步取代常规的高压感应电动机。由于无刷双馈电动机转子为绕线式硬绕组,而且线圈节距种类多,接线头复杂。针对此提出一种同心式硬绕组转子制造工艺,根据该工艺制造的样机成功实现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绕组系数是表示绕组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计算绕组磁势时要经常用到它。在计算正弦绕组的绕组系数时,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正弦绕组都是采用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中每个线圈的跨距各不相同,因此这些线圈的短距系数也各不相等。但所有线圈的中心线都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每个线圈的感应电势相位相同,所以同心式绕组的分布系数等于1。换句话说:计算正弦绕组的绕组系数,就是计算它的短距系数。 2.根据式2-13可知,短距系数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三相单层绕组的结构、形式和实现方式.在结构上,概括出三相单层绕组的四个特点:单层、整距、分布和60°相带.在形式上,指出单层绕组节距的灵活性是单层绕组连接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在实现方式上,归纳出单层绕组的两对连接范畴:单向连接和双向连接,叠式和同心式,还对链式绕组节距的奇数性质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6.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通常均采用正弦绕组,我们在定子24槽,四极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中,采用了一种等匝数、同心交叉式单层组组,它具有绕组系数高、电机漏抗小、材料用量省、嵌线工艺好的特点.通过计算和样机实测验证,表明电机的综合性能指标好于用正弦绕组的电机,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 绕组展开图(图1)每相由六个线圈,其中两个单包线圈节距 y=1~5;两组双包同心线圈的节距为 y=1~5和 y=1~7,反接串联形成四个极.  相似文献   

7.
在电机修理中,往往碰到三相单层链式,交叉链式等型式的绕组。由于选用型式的不同,线圈的节距(即跨距)也有所不同,线圈的型式和节距究竟有什么关系,本人根据多年电机修理经验及从电机绕组规律布置和工艺考虑,找出三相定子单层绕组采用不同型式时的节距简易确定方法,叙述如下。 所谓连续式极相组就是指绕制的线圈数等于每极每相槽数且线圈间联接不中断的极相组,如果绕制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不同位置匝问短路故障时的磁场特性,将各个励磁线圈产生的矩形波磁动势进行傅里叶分解,利用傅里叶级数法获得了汽轮发电机励磁绕组正常和匝间短路时励磁磁动势表达式。据此得到了励磁绕组正常和不同位置短路3.75%时的励磁磁动势波形,结果表明:励磁绕组匝问短路时励磁磁动势畸变位置与短路所处空间位置角相对应;节距小的线圈比节距大的线圈短路引起的磁场不平衡程度明显;发生短路的励磁线圈节距越大,励磁磁动势基波幅值越小,从节距小的线圈到节距大的线圈分别短路时励磁磁动势出现的2次谐波幅值先变大后越小;实验分支电压频谱与励磁磁动势表达式的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9.
1.5 单双层混合绕组除上述单层和双层绕组外,在三相异步电动机中有的采用单双层混合绕组,这种绕组是在双层短距绕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如前所述,在短距双层绕组中,某些槽的上下层圈边是属于同一相的,而另一些槽中的上下层圈边则不同相。今若将同相的线圈边合并为一个单层线圈边,并按同心式绕组的原理,将其端部连接起来,而非同相的线圈边仍  相似文献   

10.
叙述西门子电机如何控制电机噪声与振动,如何采用定子三相同心式双层散绕组有效缩短2极线圈端部伸长,对紧凑型电机产生显著的节材优势等。  相似文献   

11.
施凉奎 《电世界》2004,45(6):37-39
一般情况下,单层同心绕组和交叉链形绕组,虽然需要几种节距不同的绕线模,三相端部电抗可能因嵌线关系而稍有差异,但具有嵌线不用上下线圈边垫条、端部组与组连接较少、线圈的利用率稍高等优点,常广泛应用在批量生产的小型电动机(Y系列用到160机座以下)上。  相似文献   

12.
一、绕组原理单双层混合绕组(以下简称混合绕组),是由双迭绕组过渡而来的。其过渡方式是将双迭绕组槽内的上下层线圈边,属于同相者合并为一个单层线边,并按着同心式绕组原理,将其端部连接起来。对于同槽内非同相的线圈边,仍然保留双迭绕组层间绝缘的结构方式。由于该绕组既有单层,又有双层,故得名“单双层混合绕组”。它的每组线圈数小于每极相组槽数,线圈平均跨距小于绕  相似文献   

13.
仵均科 《微电机》1989,(2):54-55
同心式线圈绕组模有的采用矩形[1],但从实际情况考虑,还是以两头为圆弧形的线模较好。一般电磁计算程序中只有线圈平均半匝长Lm计算,而无线模尺寸计算。本文试图通过线圈平均半匝长Lm,裸线直径dc,带绝缘的线径di,每个线圈的匝数N,用实例说明确定同心式线模尺寸的一种方法及  相似文献   

14.
低压大功率电机散嵌绕组由于并绕根数多、线圈截面较大、绕组端部较厚,整型成为绕组制造过程的难点.同心式绕组嵌线方便,端部整型容易,解决了散嵌绕组嵌线过程整型难的问题.并从同心式绕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从中归纳总结了同心式散嵌绕组的制造经验,为制造类似电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单双层混合绕组事实上是一种短距的双层绕组,只是将普通双层绕组中上下层同相的线圈边变为单层圈,上下层不同相的仍为双层圈,组成了一种既有单层又有双层的同心式线圈绕组。因此,单双层混合绕组与单层绕组比较,有双层绕组的特性,具有较好的磁场波形,较好的起动性能,较低的附加损耗等一系列优点。单双层混合绕组,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因此,与双层绕组比较,单双层混合绕组在较短的实际跨距情况下,可得到较大的有效跨距,使基波系数有较大的提高,在2极电  相似文献   

16.
《微电机》2017,(10)
当前,分数槽永磁同步电机,尤其是多相电机,因为宽弱磁调速范围和出色的容错能力,在牵引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确定一台5相分数槽双层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线圈节距因数。提出的确定方法由解析计算和数值计算相结合,从电枢磁动势的空间分布出发,考虑由正弦电流供电的表贴式永磁电机。通过对电枢磁动势谐波成分的分析,获得总体谐波含量与线圈节距因数之间的关系。之后,给出了齿槽转矩的解析表达式,探究齿槽转矩和线圈节距因数之间的联系。数值计算部分主要针对电磁转矩和除切向力以外的电磁力和线圈节距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进行辅助分析。数值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得到了线圈节距因数选择的一些关键要素,之后,基于这些关键要素,用有限元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机械自动嵌线的双层同心式绕组创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传统双层同心式绕组线圈上下层分布和跨距等方法,以达到其适用于机械自动嵌线的目的。分析了线圈电流方向和线圈匝数分配,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优点,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电机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三相大中型绕线式异步电机的双层转子绕组如何从传统的由整距线圈、短矩线圈及引线线圈组成的结构,改变成仅由整距及短距两类线圈组成的绕组结构。文章认为,改变转子绕组结构简便可行,能给各大中型电机厂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19.
单相电动机的槽数或极数不同,线圈的节距、绕组的形式、接线的规律就不同,结合一个实例, 从计算参数、划分相带、画展开图、画端线图, 逐步介绍了单相电容运转式交流电机展开图及端线图的布线设计与技巧.  相似文献   

20.
1.三相迭绕组有什么特点?答:双层迭绕组,简称为双迭绕组。每个铁芯槽中的线圈边导体分为上下两层,其线圈总是由某一槽内的上层导体(简称为上层边)与另一槽内的下层导体(称为下层边)连接而成。各线圈的形状可以做得一样,相邻的线圈都是互相重迭的,所以这种绕组称为双迭绕组。双迭绕组的主要特点如下:(1)采用双迭绕组时,每个铁芯槽内嵌放两只线圈的有效边,因而线圈的节距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并不造成嵌线的困难。通常我们选取线圈的节距 y=5/6τ左右的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