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测距     
目前使用的连续波多音调相测距系统,均为无模糊测距系统。本文提出了模糊测距的设想。在这种测距方式中,允许最低侧音测量也存在模糊,但其模糊数的初始值是可知的。本文重点介绍了模糊测距的原理及其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视测距     
本文主要论述在电视跟踪设备中,应用电视测量目标距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超声测距是一种传统而实用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和激光.无线电测距方法相比,具有不受外界光线及电磁场等因素影响的优点。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因此,在工业控制,建筑测量、机器人定位方面得到了应用。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发射电路74HC04六反相器,接收电路LM741,通过接收到信号放大和整形,最终输出负脉冲给单片机响应中断,通过LED静态扫描方式显示出来。本设计测量范围20cm-2m,误差在2cm左右。  相似文献   

5.
脉冲激光测距仪测距方程和测距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信噪比分析和计算了脉冲激光测距仪的测距方程,大气性能,测距概率和虚警率以及测距精度高,为系统设计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党赟  周亮 《无线电工程》2011,41(8):21-24
多侧音测距广泛应用于USB统一测控系统中,载波及侧音跟踪状态对距离结果有重要影响。在距离捕获阶段,载波及侧音跟踪状态影响距离匹配结果,在距离跟踪阶段,载波或侧音失锁会造成距离结果跳周。结合多测距音测距原理对捕获阶段和跟踪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测距过程中利用速度值对距离结果进行实时检测及递推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结合工程应用数据对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激光脉冲测距的原理为基础,对激光脉冲探测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影响激光脉冲测距的各种误差源的基础上,给出了误差修正公式,并指出该误差是影响激光脉冲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激光脉冲测距的精度和误差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提出了试验中提高测距精度的主要途径,为正确分析靶场光学测量设备的整体效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虽然应用脉冲激光测距方面的评论很多。但测定值误差分析及其修正方法的讨论并不充分。本报告明确了测距值的修正量并根据实验确定修正方法。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简单形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一般的激光测距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后者将接收的主、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记下其间隔时间,就可算出被测距离。R_x=(1/2)CT_x (1)其中C为光速,T_x为被测时间。实则,距离测量就是时间测量。测时精度也即测距精度。影响精度的因素有,发射的稳定性,大气延时,光电转换元件电子渡越时间的不稳定性,角反射器分布对回波形状的影响,时间测量装置的测时分辨率以及回波幅度起伏对定时精度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时间测量来讨论信  相似文献   

10.
侧音测距     
<正> 在设计雷达信号时,可利用模糊函数来分析信号的最大无模糊距离等参数,模糊函数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对我们以下的讨论并不影响,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1.
《红外》2004,(7):45-45
美国专利US2004/0088079 (2004年5月6日公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a)固定在第一个物体(1)上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系关于红外测距系统。具体地说,它是关于用红外光学装置探测热辐射和确定由红外线辐射源到光学装置间的距离的系统。 测距系统,就已知的技术而言,主要是通过无线电通信或雷达方式将无线电信号从一点发射到目标点,目标将该信号发射到发射点的接收装置中,信号传播时间可以被测出,从而根据这一信息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喻其寿 《激光技术》1979,3(3):38-45
测量远距离目标距离的数字化系统响应由目标所反射的激光能量,并以此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当逻辑电路判定信号是有效回波信号(即不是噪声能量)时,系统便锁定于跟踪工作方式,这时系统只响应与相当窄的跟踪门相符合的信号;如果丢失了回波信号(即没有接收到可探测信号),存贮距离信息补数并确定跟踪门位置的计数器将自动回到上一次存贮的距离补数值。  相似文献   

14.
为整合有效载荷,提出并实现无线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机的通用方案。无线光通信与测距模块机在硬件上共享探测器、前放、驱动源和激光器,只需添加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对无线光通信端机进行改造。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信噪比和温度这两个主要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减少周期测量标准差、避免测量周期因信噪比较低而产生剧烈波动,接收机最小光功率应大于0.5mW;另外,不考虑温度影响时,采用多周期计数可以使测量精度达到亚毫米量级,但是实验测得温度变化30℃,测量距离将因电路延迟而变化2.25cm,因此,高精度测距必须进行温控。  相似文献   

15.
文中首先介绍了雷达测距的两种常用方法,通过分析,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更具有优势,然后阐述了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测距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再后本文论述了测频中最常用的FFT算法。接着分析研究了由此衍生出的距离谱,根据距离谱本文重点论述了其估计算法,说明了距离谱最大采样点法的问题,提出距离谱最大值二分估值法,又经过进一步改进得到距离谱最大值的拟合法。通过计算机仿真的结果确定距离谱最大值的拟合法提高了测距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的通信卫星测距装置,它采用了数字式测音测距和放大微小传播时间计数的两种新方法。这个装置是一个高精度的卫星轨道观测装置,此外还能作为PCM——TDMA 卫星通信方式的初始目标截获系统,具有两种测量状态,一个是在没有进行 PCM——TDMA 通信时的目标截获状态,另一个是通信时的稳定测量状态。前一种状态的特点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高精度测量,后一种状态的特点是利用通信信号测量。分辨率为:距离分辨率1米或1毫微秒;径向速度分辨率:1厘米/秒或0.1毫微秒/秒。根据卫星实验证实本装置有上述各种功能,证明如使用本测量方式,则观测点和卫星之间的直线距离测量误差在30米以内。  相似文献   

17.
金友 《光机电信息》2000,17(12):21-2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工业就开始试图利用机器人等新技术来提高生产率.为了使机器人系统获得“多技能”,需要在,诸如视觉、触觉、程控零件供给装置和智能机器等领域中取得明显进展.早期的视觉系统几乎都是二维装置,只能“看见”待观测零件或物体的投影.当物体旋转或倾斜时,二维视觉系统的识别能力就受到限制,所以,对控制观测环境要求很高.为了支持三维(3D)机器人的运动和工作,需要探测与待观测景物3D特性有关的信息.这个要求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激起了人们对3D视觉系统能力的研究和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月球上的激光向后反射器,精密地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并应用于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领域的计划,在1965年就已由C. A. Alley等人提出来了。在此之前,Fiocco、 Kokurin等已经证实,向月面上发射激光,反射光虽然微弱,但也能够捕获到。测量月距的计划已被列入美国和苏联的宇宙研究计划中。现在,在月面上散布着四个(其中一个是由苏联设置的)向后反射器,可使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点对点测距得以实现,它比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精确,现阶段想用它来阐明地球与月球的运动、以及光速等。  相似文献   

19.
马雄艳  张冠武  同非 《电子科技》2012,25(12):15-17
建立了一个连续波极近程目标探测系统的模型,研究了双频连续波测距方法原理,对于高速近距离目标的探测进行了仿真,对双频测距和测速的精度做了统计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对算法提出了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高性能雷达测距机。该测距机利用现代滤波理论和单片机技术,实现智能化自适应滤波,采用FPGA技术,减小了体积,提高了可靠性,从而使测距机的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