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现代侦察手段下雷达天线的暴露征候是影响其伪装效果的主要因素,由此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构,运用二级fuzzy综合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并用效费比来衡量方案的优劣,最后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2.
将信息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地基处理方案评价的信息熵模糊物元分析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次结构,确定指标权重,消除了专家权重分配困难的缺陷,提高了方案评价的可信度,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的软基处理方案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软基处理方案决策影响因素有不完全性、未知性等特点,软基处理方案决策实质上是灰色系统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软基处理方案决策模型。合理确定了方案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根据计算出的灰色关联度来实现对拟选方案的优选和排序,从而对方案作出决策,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使用方便、决策结果合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开发方案优选的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油(气)田开发方案含多个经济指标,各指标值的量纲、单位往往不统一,且指标间存在依赖和相互矛盾的指标取值,这就决定开发方案优选不能以直接比较各标值或某一指标值的大小来决定方案优劣;又开发方案在某一指标下的优劣是相对的,无明确界限,具模糊性;因此,合理的开发方案优选,就必须综合考虑各指标信息、各指标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方案的优劣。开发方案优选的综合评价方法此前已有学作过探讨,但均存在不足。为此,对已有的油(气)田开发方案模糊决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方案的指标信息,应用多指标决策技术和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更合理、更完善且易于操作的油(气)田开发方案优选的模糊决策方法,并应用于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5.
方案评价是一个推理、决策的行为。结合地空导弹装备的战术需求和技术需求,分析了地空导弹装备发展型号论证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应用多属性决策分析中的一种改进排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在运用排列法进行方案评价之前,引用基于平均水平上的效用函数,对方案评价指标进行了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6.
总图运输设计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总图运输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价。确定了方案评价中定量指标的隶属函数,提出了定性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模糊多相综合统计法,建立了总图运输设计方案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介绍作者研制的基于知识面向对象的矿山生产计划系统在山东某金矿的应用情况方案评价指标,除沿用矿山的现行指标之外,增设了另一指标———一年的冶炼回收金属量与采矿消耗金属量之比值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编制的矿山1994年的采矿生产计划,明显优于矿山的手工编制计划  相似文献   

8.
投融资方案的选择是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投融资方案的编制与前期准备时间、项目完工时间、项目运行成本、项目运行效果等多种指标相关.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投融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并提出了定性和定量评价计算方法.在对评价指标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优选模型.实例应用分析表明,该模型在确定投融资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编制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总决策方案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结构荷载传递路径发生变换的部位,在设计时,转换构件(梁、板)大多形体庞大,这决定了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因此转换构件模板支撑方案的科学性是转换层施工环节的关键.利用层次分析法,把转换层施工中常用的安全、质量、工期、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造价5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进行支撑方案的评价,结果证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应用可拓学的方法,分析人才系统对人才市场的影响,建立了人才系统预测目标的物元模型。采用了以关联函数为基础的物元综合评判方法,并对人才系统预测目标的物元模型的优选,提出了对人才系统预测目标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提出以破冰率Rbreak作为桥面冰层破坏的定量评价指标,根据强度理论及能量法计算确定了高弹性桥面冰层破坏形式及破冰率大小,通过在冰层底部不同方向植入初始裂纹,采用断裂力学方法计算了裂纹扩展特征,首次提出了基于断裂力学方法的破冰率修正系数,得到主要结论:采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弹桥面铺装层可实现桥面冰层破坏,且冰层破坏形式为受压破坏;由断裂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冰层底部裂纹扩展方式为滑开型开裂;提出以滑开型开裂对受压型破坏的破冰率修正系数为1.81.  相似文献   

12.
斜拉桥多指标证据融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既有公路桥梁评价标准在大跨径桥梁状态评估方面的局限性,开展了斜拉桥的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在现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基础上,增加部分斜拉桥特有要素以及长期监测数据,建立了一套新的斜拉桥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传统加权计算方式易掩盖子指标之间评分差异大的状况,引入可信度,建立了斜拉桥多指标证据融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底层指标的评定标准采用分段线性模式,其基本可信度由隶属度和权重决定,模糊隶属度可由岭型分布函数计算得到;上层指标的可信度由一种改进的Dempster组合规则合成.以江苏省内某大跨径斜拉桥建成10 a后的定期检查内容为例,分别用规范的方法以及改进评估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评估方法的结论与实际工程中缺陷和维修状况更为接近,评价所属类别更合理,且可信度集合相比单个数值更能综合地表达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桥梁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布置,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布置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并获得模态数据,通过随机生成大量布置方案及对应MAC值形成数据集,并建立双隐藏层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出最优值及对应的布置方案,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索道桥是以钢丝绳为主要受力构件的一种柔性悬索体系桥梁,在临时工程及战备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立准确的模型和建成后的承载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某水电站临时交通桥为工程背景,用悬链线法确定了索道桥的成桥状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车辆荷载对索道桥的作用,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某公跨铁立交桥进行了现场静动载试验,测得桥梁结构的力学特性和性能指标,并基于ANSYS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力分析.通过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桥承载能力和动力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安全性能不能满足营运需要,需要进行大修.本文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健康监测、结构控制以及结构的承载力评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可靠性设计知识,分析了桥吊主梁满足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建立了概率设计模型,实测、调查、分析了载荷效应和正常使用抗力的分布规律及参数,确定了许用可靠指标大小,推荐了实用设计表达式,使起重机设计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特点,以双连体独塔斜拉桥为工程依托,通过建立实桥动力有限元模型,以模态分析结果为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提供数值模拟试验模型及试验数据。借助Matlab图形用户界面,选择神经网络参数(网络的类型、网络拓扑结构、各层传递函数、特征参数、数据前处理方法及训练样本个数),构建BP神经网络,在对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估技术,并通过实桥应用,完成对样本矢量的输入,以及对所建网络的训练,为实现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状态评估提供合适的工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在用混凝土斜拉桥结构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健康状态,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层析分析法(AHP)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层-中间层-顶层的三层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状态和总体评估状态的等级划分,制定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的定量指标评判标准。其次选择了梯形和半梯形的隶属函数,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模糊综合评估法的主要步骤,提出了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常权、变权和评判向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钦江三桥的状态评估中。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方法可以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状态,采用该方法评估的钦江三桥的状态为"优秀",与桥梁的荷载试验结果一致,评估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火电厂设计中,煤仓间煤斗选型按结构合理的思路往往选用圆形钢煤斗.然而,在煤斗选型上,不仅要考虑结构合理,更需要满足工艺上煤的要求;且由于超临界机组耗煤量比较高,煤斗容积是一项重要指标.而方圆节煤斗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本文重点探讨了方圆节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字电路中常见的晶体管桥接故障,研究了数字电路动态电流测试及定位方法。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取小波系数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时频信息作为故障特征,建立故障字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用于数字电路电流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