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品位石油储量有效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中国石油低品位储量现状以及未来生产趋势 目前,中国石油已开发油田动用地质储量中有40%左右属于低品位储量,大约有10亿吨可采储量,占已动用可采储量的30%左右。低品位储量在已开发油田的八大类油藏类型中(低渗透油藏、中高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砾岩油藏、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性砂岩油藏、特殊类型油藏以及天然能量开采油藏),主要是以低渗透油藏为主,约占40%左右;  相似文献   

2.
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属于低渗透油田,层间非均质性强,油井措施效果逐年变化。通过分析苏德尔特油田开发特征,分析了缩小井距技术、提压注水技术、大规模压裂技术和注气技术在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缩小井距技术配合常规压裂建立矩形井网可实现井网最优;提压注水技术是一个缩短"量变"到"质变"时间的有效技术;大规模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流条件;CO_2注气技术能够改善注入剖面,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庆油田新增油气储量中特低渗透储量不断上升,如何高效动用这部分特低渗透储量对油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孔喉细小、粘土矿物含量高、构造裂缝发育等特征,有效动用难度大。可动油饱和度是评价特低渗透储层的重要参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求取可动油饱和度,结合宏观上和微观上对可动油分布特征研究,可以为特低渗透储量有效动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谭家营油田长_2油藏注水开发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家营油田长2油藏是低渗、低压、低孔油藏,地下油水关系复杂,油水井采用压裂投产。地层能量特别低,能量亏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等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注水开发分析研究,增加地层能量,改善谭家营油田长2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石油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仍处于主导地位,低油价下特高含水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成为各大油公司所面临的难题。美国东威明顿油田与胜利油田整装水驱砂岩油藏在埋藏深度、储量规模、储层物性、砂岩疏松程度、原油性质、含水程度等方面的相似性最高,但开发效果远远好于胜利油田。该油田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聚焦低渗微相等措施,提高了剩余油的采收程度;通过大规模使用水平井技术和中渗储层水力压裂提高了单井经济产量;调整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系统等措施也大大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此外,通过压裂处理油田固体废弃物,注蒸汽固结砂层完井减少防砂费用等一系列措施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东威明顿油田特高含水期经济开发技术为低油价下胜利油田特高含水主力油田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军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0):66-68
调整井钻井中,正确合理地进行钻井液密度设计,对于安全钻井和保护油气层至关重要。为解决低渗透油藏实际钻井生产难题,保证安全钻井,以胜利油田营11断块低渗透油藏为实例,针对低孔、低渗特性的地质特点,考虑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的基础上,根据达西径向流理论,探索出一套适合低渗透性油田调整井钻井液密度设计的压力传导公式。通过采用压力传导经验公式,在构造断层认识的基础上,采用动静态综合分析,预测出低渗透油藏待钻井处的地层压力增值,成功地解决了油田调整井钻井液密度的设计问题,在钻井生产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试井分析是水平井渗流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为了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对低渗透水平井试井进行了详细研究,详尽分析了水平井试井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流动段的划分及其曲线特征,最后用低渗油田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正>中石油2015年5月26日在其官网宣布,连续多年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长庆油田又获捷报:以提交1亿吨致密油探明地质储量为标志,该公司在陕北姬塬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致密油是指夹在或紧邻优质生油层系的致密储层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与以往开发的特低渗、超低渗油藏相比,其成藏机理更复杂、孔喉更细微、填隙物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实验表明低渗透油藏在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有些低渗透油藏还具有介质变形的性质。因此在开发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过程中,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的强应力敏感性是必须考虑的基本特征。结合具有变形特性的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公式分析产能的影响因素,并为高效地开发低渗油藏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机理研究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复压裂造缝机理的研究表明,重复压裂井由于初次压裂裂缝以及油层生产活动引起的压力下降,导致近井地带的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在重复压裂过程中引起裂缝的重新定向。结合长庆油田陇东三叠系油藏低渗透的特点,进行了重复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和暂堵剂材料的选择,提出了重复压裂最佳时机选择的原则。重复压裂技术在西峰油田和华152区块的成功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为陇东三叠系油藏低渗透储层下一步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谭建华  侯峰  吴丛文  李垚银 《中州煤炭》2021,(7):120-124,136
体积压裂是低渗、特低渗油藏增储上产的利器,在国内外多个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及优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同时暴露出压裂干扰的问题,在地层亏空的区域,压裂干扰直接影响新井压裂改造效果,同时影响老井生产效果。为了将地层亏空对压裂干扰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对地层亏空影响压裂效果的机理现场应用实例的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在玛东2井区乌尔禾组砾岩油藏的体积压裂的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压裂效果。结果表明,老井地层亏空严重影响新井压裂改造的效果,通过老井注水/注汽形成应力隔挡、调整新井压裂顺序等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体积压裂效果,为今后类似油藏压裂改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A油田为特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较强,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大。在开发过程中,部分井区采用水平井开发,投产初期效果较好,递减较快且处于低效水平,通过对低效水平井潜力分析,以加密布缝与暂堵转向压裂为主要改造措施,提高了低效水平井单井产量及井区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磊  牛萌  刘飞  赵晓妮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10):130-133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一般都发育着不同程度的裂缝,我国大部分油田实行的都是注水开发,裂缝的发育和分布直接影响着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以及最终采收率。因此,进行裂缝特征和裂缝对开发的影响研究,对提高可采储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我国裂缝性砂岩油田勘探开发水平具有指导意义。以某一个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用岩芯观察、井间示踪剂测试、水驱前缘等裂缝动态监测方法,对该特低渗油藏裂缝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油田的后续开发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延长油田368块密闭取芯样品,以渗透率为主线,开展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覆压敏感性、孔喉中值半径、可动流体饱和度、水驱油效率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把延长油田特低渗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4.5×10-3μm2,致密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0.5×10-3μm2是合理的;延长油田致密油储层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1.5MPa/m,无法实现有效注水开发,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天然能量开发是实现此类油藏有效开发的科学手段,最终采收率可得到6.4%。应用静态和动态指标把特低渗致密储层划分为4类,建立低渗致密储层评价标准,更能揭示其本质特征,符合延长油田异常低压中浅层油藏实际,对延长油田特低渗及致密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低—特低渗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准确评价此类复杂油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透率油藏的成因机理、四性关系研究。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研究思路,重新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制定了测井解释标准并进行了二次解释,满足了该油藏开发的需要,为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油气藏的开发一直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海上油田开发素有投资高、风险高的特质,如何利用尽可能少的井获得尽可能高的原油产量是地质油藏工作人员一直的追求。海上低渗油藏特别是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为此以文昌13-1油田ZJ1-3油组的开发评价试验论述利用长水平井开发海上特低渗油藏的可行性,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微震裂缝监测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民油田民114区块为实例,利用微震裂缝监测技术,通过接收地层破裂时的微震信号测定水力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的走向与长度,分析裂缝发育与地应力的关系,为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合理部署注采井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文东油田为例,简要介绍了复杂断块深层低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出了开展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研究的目的。主要阐述了人工裂缝的几何形态及发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简要总结了该油田水力压裂、高压注水形成的人工裂缝及天然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裂缝研究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西峰油田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储层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低-特低渗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准确评价此类复杂油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透率油藏的成因机理、四性关系研究。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研究思路,重新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制定了测井解释标准并进行了二次解释,满足了该油藏开发的需要,为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靖边油田延安组层系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边油田延安组层系具有"低渗、低饱、低压"三低的地质特性,经过注水开发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4项开发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目前开发方式效果较好,认为油藏有很大的挖潜改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