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砂浆受酸液侵蚀的过程,并在数学上加以描述,建立了包括砂浆碱密度、侵蚀作用时间、氢离子浓度以及氢离子扩散系数等因素在内的砂浆酸蚀深度预测定量式.实验结果证实该定量式的计算值能较好地与实验值相吻合;同时表明,当侵蚀介质的酸度为pH2.0和pH3.0时,氢离子在砂浆酸化层中的扩散系数是在水溶液(9.1×10~(-9)m~2/s)中的8.9%和25.6%.  相似文献   

2.
低密度多孔颗粒在三相循环床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发一种能耗低、操作方便、成本低、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的三相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实验研究了以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的高分子载体为固相的三相外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提升管内总固含量在5%~25%之间时,静止液流操作条件下的颗粒最小流化速度在0.87×10-3~2.2×10-3m/s内;非循环及循环条件下起始输送速度分别在1.0×10-2~1.6×10-2m/s和5.2×10-3~7.1×10-3m/s内;床内固含率的变化对气含率的影响很小;表观气速超过0.04m/s以后固含率基本不随表观气速改变。这些优点对三相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多相流体力学模型 ,基于选矿实验室的二维床 ( 60 cm× 1 .2cm)求解了介质速度和密度的分布 .结果表明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性很好 .磁性介质在流化床内部呈现出中心上升边壁下降的流动趋势 .固体颗粒的运动速度很小 ,在床内的大部分区域其速度在 - 40~ 40 mm/ s之间 .在气体的表观速度为 0 .1 5 7m/ s时 ,床层密度值为 1 .96± 0 .0 3,床层上部的密度略低于下部的密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法测定孕甾酮(progesterone)在超临界CO2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所用的压力范围为12~24 MPa,温度为313.15 K和323.15 K,结果表明其摩尔分数为5.3×10-5~8.9×10-4.实验数据经Chrastil密度型模型和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模拟,均取得较好的吻合,前者归纳出孕甾酮溶解度与CO2密度之间的关系式ln y2=-73.56+8.56·ln ρ-5 733.08/T,后者可利用所得到的结果预测孕甾酮在其它条件下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5.
砂箱弥散试验结果的应用受弥散度尺度效应及砂箱尺寸效应限制。为导向性分析砂箱尺寸效应和尺度效应对弥散度影响及二者关系,以中、细砂构建孔隙含水层,采用尺寸为1.0 m(长)×0.4 m(宽)×0.6 m(高)、0.5 m(长)×0.2 m(宽)×0.3 m(高)的大、小尺寸比为2倍的砂箱各两个,开展NaCl示踪砂箱弥散试验,观测分析10、20、30和40 cm等4个尺度的弥散度。结果表明:①小砂箱弥散度大于大砂箱,具体为(4.26±0.94)cm>(1.21±0.30)cm、(5.66±1.42)cm>(1.66±0.42)cm、(4.33±1.32)cm>(1.45±0.50)cm和(3.08±0.11)cm>(2.81±0.03)cm; ②以大砂箱为表征,弥散度尺度效应为0.045 7; ③与大砂箱相比,尺寸效应使小砂箱的弥散度分别增大(2.51±0.39)倍、(2.41±0.50)倍、(1.99±0.57)倍和(0.10±0.05)倍; ④尺寸效应(Esize)和尺度(x)关系为Esize=0.153 2x-7.731 8。综上所述,砂箱尺寸越大,尺寸效应越小; 尺度越大,尺寸效应越不明显。该研究为消除尺寸效应对砂箱试验测定土体弥散度影响,及实现砂箱尺度测得弥散度的野外尺度外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黑山膨润土的电荷数量、表面电荷密度及其测定方法。 表面电荷数量是通过离子交换法测量的;膨润土的表面积是利用极性有机分子——乙二醇《HOCH_2CH_2OH)吸附法测量的。 测量结果:黑山膨润土电荷数量95.00/百克土 表面积 702.7m~2/克土 表面电荷密度 1.3×10~(-7)毫当量/Cm~2与有关的理论计算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7.
木槿原生质体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培养条件下木槿原生质体培养的比较研究 ,发现木槿原生质体培养的适宜密度为 5× 10 4 个 ml,培养初期在 (2 5± 1)℃暗处进行 ,选用 6 0mm× 10mm的大培养皿效果较好 .NO-3促进原生质体分裂 ,而NH+4抑制其分裂 .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的导向管喷动床干燥试验台上 ,对小麦进行了喷动特性和干燥的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导向管喷动床干燥器的Δpm 和vmin小于普通喷动床干燥器 ,对料层厚度变化不敏感 ,是一种适用于颗粒物料的快速干燥装置  相似文献   

9.
导管式喷动床干燥小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设计的导向管喷动床干燥试验台上,对小麦进行了喷动特性和干燥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向管喷动床干燥器的△pm和vmin小于普通喷动床干燥器,对料导厚度变化不敏感,是一种适用于颗粒物料的快速干燥装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C301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失活问题,对工厂的生产运行状况进行了测定和衡算,从而得出C301在工业反应器中的活性分布关系式,认定该工业催化剂的失活是由中毒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两种因素协同引起的,而且催化床底部催化剂的活化并未达到理想状态。根据实测数据算得催化剂失活速率对催化床层高度和时间的幂函数关系式:(?)a/(?)t=0.42-0.62x+0.28x~2-4.04 ×10~(-2)x~3+(-1.69×10~(-2)+2.5×10~(-2)x-1.15x~2+1.68×10~(-3)x~3)t+(1.34×10~(-4)-2.02×10~(-4)x+9.45×10~(-5)x~(2)-1.39×10~(-5)x~3)t~2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通─大理铁路红层边坡为例,在对红层边坡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说明了红层边坡的风化剥蚀特征;根据对红层岩石的化学分析,阐述了红层边坡风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风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薄层电阻率测井(TBRt)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研制的5700测井系列中的薄层电阻率TBRt(Thin Bed Resistivity)测井不仅有足够的垂向分辨率(5cm),而且有足够的径向探测深度(33~35cm),它能够提供完全不受围岩影响的,包括薄层在内的可信赖的地层电阻率。而在常规仪器中这二者常是相互制约的。因此,TBRt仪器能在薄层评价中显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阐述了TBRt测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响应特征(垂向分辨率和径向探测深度),并列举了在河南油田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固定床反应器控制的发展与现状,对固定床反应器控制发展各主要研究方向作了具体的介绍和论述。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固定床反应器控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对火墙、火炕砌筑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火炕和火墙砌筑的调研,利用热力学原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通过长期的试验,总结改进了火炕火墙的砌筑方法,克服了火炕火墙通常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其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淮北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施工现场实地考查和钻井作业及试生产过程的跟踪监测 ,分析研究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的环境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研究了重力热管在固定床鼓泡反应器中的传热性能。分析了热水流量、气体流量、冷却水流量对床层温度分布和热管传热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业上应用广泛的沸腾床干燥器,在简要阐述其操作机理与生产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工艺与结构改型及零部件结构优化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重点引介了新兴的惰性粒子沸腾床干燥设备及新型气体布风板的研发成果.此外,分析并指明了当前该类研究中的主要瓶颈与不足,且结合文献调研,初步明确了下一步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Prandtl理论关于对数流速分布的假定,利用间接测量法测量了相同流量不同水深情况下明渠底部的切应力分布.结果显示,在明渠边壁糙率突然减少的两边流速分布和边壁切应力均有最大值.根据作者的试验结果,给出了槽底平均切应力τ0与明渠流弗汝德数Fr的相关关系,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疆水电工程建设逐渐向河流的中上游段推进.工作区的地形特征多为河谷陡切、河床狭窄曲折,地质特征多为覆盖层深厚、基岩界面起伏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浅层反射法在水电勘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典型的工程勘察实例,介绍了浅层反射法可勘探深度大、定量解释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反射波辨识困难、处理软件功能单一的现...  相似文献   

20.
前人在对堰塞湖进行安全评价中,往往较少考虑到坝体级配、上游两岸山体的稳定性以及下游床面的结构.基于作者多次深入汶川地震灾区的考察调研,通过多个堰塞湖实例详细研究了上述因素对堰塞湖安全的影响,得出结论:坝体的级配会影响坝体自身的结构稳定性、溃坝水流最大流量以及渗透特性;两岸山体发生二次崩塌滑坡会增加堰塞湖溃决的危险;下游床而结构稳定性越高,河床越稳定,有利于堰塞湖的保存.还给出了表示坝体级配、两岸山体稳定性和床面结构的安全指标,提出了理想的堰塞湖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标形式,为科技工作者更全面的对堰塞湖进行安全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