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无烟煤配入瘦煤和焦粉,用改性焦油洗油残渣做黏结剂,制备冷压型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成型压力、无烟煤、瘦煤和焦粉的配合比、改性焦油洗油残渣用量和煤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无烟煤、瘦煤和焦粉配合,可制备出优质的二级铸造型焦。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用新型配煤技术开发除尘焦粉处理方法以替代部分瘦煤配煤炼焦,结合配煤方案选择,介绍40kg小焦炉试验、4.3m捣固焦炉生产的焦炭质量及焦炭粒度分布。通过对一定粒级的除尘焦粉小焦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除尘焦粉配煤炼焦可行,可提高焦炭块度及抗碎强度M40;在4.3m捣固型焦炉完成了替代3%~4%瘦煤比例的生产实践,生产运行稳定,准一级焦的吨焦配煤成本较未添加除尘焦粉下降约10元~15元。  相似文献   

3.
《江西煤炭科技》2005,(4):60-60
山西焦化股份公司将回收的焦粉用于配煤炼焦中,以替代50%的瘦煤,不仅保证了焦炭质量合格,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焦粉是炼焦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仅山西省每年的产量就高达500万t。目前焦粉仅用于增炭剂的生产,资源利用率较低,其回收利用技术在炼焦行业一直备受关注。2004年,山西焦化公司成功地将焦粉用于制造型焦,并开发出国内第一条型焦生产线。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讯     
焦粉配煤炼焦技术山西焦化股份公司将回收的焦粉用于配煤炼焦中,以替代50%的瘦煤,不仅保证了焦炭质量合格,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焦粉是炼焦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仅山西省每年的产量就高达500万t。目前焦粉仅用于增炭剂的生产,资源利用率较低,其回收利用技术在炼焦行业一直备受关注。2004年,山西焦化公司成功地将焦粉用于制造型焦,并开发出国内第一条型焦生产线。为继续开发焦粉资源,该公司开始对焦粉配煤炼焦技术进行攻关。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试验于6月底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了生产。据了解,这项技术很适合焦炭产量较高的大型机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5.
山西焦化股份公司将回收的焦粉用于配煤炼焦中,以替代50%的瘦煤,不仅保证了焦炭质量合格,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焦粉是炼焦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仅山西省每年的产量就高达500万t。目前焦粉仅用于增炭剂的生产,资源利用率较低,其回收利用技术在炼焦行业一直备受关注。2004年,山西焦化公司成功地将焦粉用于制造型焦,并开发出国内第一条型焦生产线。为继续开发焦粉资源,该公司开始对焦粉配煤炼焦技术进行攻关。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试验于6月底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了生产。据了解,这项技术很适合焦炭产量较高的大型机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6.
焦粉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冶金和化工等企业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焦粉,用焦粉做原料生产活性炭,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焦粉对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焦粉活性炭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焦粉活性炭的制备、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焦粉是在焦化废水净化处理方面具有显著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焦粉的吸附容量,文章考察了分别经浓度为0.5mol/L硫酸、1mol/L硝酸和1mol/L氢氧化钠改性后,焦粉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显示,酸性条件下,特别是具有氧化性的硝酸,能较好地改善焦粉的吸附性能。此外,焦粉的粒度分布也会影响吸附能力,粒径越小,焦粉的比表面积越大,对废水的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焦粉具有与活性炭相似的性质,可作为活性炭的替代材料应用于焦化废水处理。文章介绍了关于焦粉改性为焦粉活性炭以及直接作为吸附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总结了各研究焦粉投加量、焦粉粒径、吸附时间、废水pH值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待优化,其巨大的潜力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焦粉为原料,采用过二硫酸铵化学法改性焦粉,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初步得出改性焦粉吸附处理亚甲基蓝废水工艺条件为:振荡时间80min、pH值≥10、改性焦粉用鼍0.8g、亚甲基蓝废水初始浓度小于20mg/L.拟合实验数据得出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参数(RL)与亚甲基蓝初始浓度(Ci的关系,RL都处于0~12:间,表明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国强 《中国煤炭》1997,23(3):25-28
宏观分析了我国炼焦瘦煤紧缺状况,根据王家岭优质瘦煤矿区优越的内外部条件以及矿区内稀缺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论述了加快开发三家岭地矿区,尽快建成我国优质瘦煤供应基地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快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晟  刘应书 《煤炭学报》2007,32(10):1084-1087
采用热重法考察了硝酸铁对贫瘦煤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试样的TG/DTG/DTA曲线,观察硝酸铁对贫瘦煤着火点温度、最大燃烧速率点温度和燃烬点温度的影响,并计算得出硝酸铁对贫瘦煤燃烧反应的活化能E、频率因子A及反应级数n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硝酸铁使贫瘦煤的着火点温度、最大燃烧速率点温度和燃烬点温度都明显下降,最大燃烧速率也显著提高,添加3%的硝酸铁(质量分数)可以使贫瘦煤燃烧反应的活化能降低71 kJ/mol,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都有明显的下降,燃烧特性指数P也显示,添加硝酸铁使贫瘦煤更容易着火且增强了其燃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焦粉对焦化废水中包括吲哚在内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焦粉对吲哚的去除率,以2 mol/L硝酸为改性剂对原焦粉(CP-Raw)进行改性得到硝酸改性焦粉(CP-HNO_3),分别用2种焦粉对吲哚溶液进行吸附处理,选择吸附效果较好的焦粉进行优化试验,同时对2种焦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焦粉经改性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且吸附性能提高;使用CP-HNO_3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吸附处理吲哚溶液能够得到很高的吲哚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焦粉配煤炼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kg实验焦炉进行焦粉配煤炼焦实验,结果表明,焦粉配煤炼焦是可行的,并可提高焦炭的块度和抗碎强度,同时优化了焦粉的最佳配量及最佳粒度。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在生产设备上添加3%~5%焦粉炼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高灰焦粉的有效利用,本文针对高灰焦粉进行了重力分选与浮选降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旋流重选柱水介质分选0.5~3mm焦粉,可以使其灰分从17%降到10.5%以下,产率为80%左右;利用浮选方法分选-0.5mm焦粉,可以使其灰分从20%左右降到10.41%,精焦粉产率可达到80.46%,浮选尾矿灰分为60.92%。研究充分证明了利用重选与浮选降低焦粉灰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焦粉进行工业分选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焦粉活性炭结构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粉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焦粉活性炭。经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比表面积为1855m2/g的焦粉活性炭。三因素对焦粉活性炭吸附性能影响程度依次为:活化温度>碱炭比(KOH与焦粉质量比)>活化时间。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活化前后样品进行了对比测定、表征与分析。得出:经KOH高温活化后,焦粉活性炭较焦粉镜像表面呈蜂窝结构更为显著、结构疏松、含氧官能团相对减少、石墨化程度增加,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与良好的导电性能。多孔径与大比表面可赋予焦粉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与负载功能,高石墨化程度与优良导电性能为其用作导电材料的利用开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以焦粉为原料,50%硝酸为改性剂,借助SEM表征其结构,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处理,考察了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测定了不同温度的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参数、平衡参数、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硝酸改性焦粉是硝酸刻蚀焦粉表面增加孔结构、增大表面积的过程;改性焦粉吸附亚甲基蓝平衡时间为200min;在不同温度下吸附与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方程线性相关性较好;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熵增的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7.
贫煤、贫瘦煤用作高炉喷吹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高炉喷吹煤的发展现状,根据对高炉喷吹煤粉煤炭质量的要求,分析了几种贫煤、贫瘦煤的煤质特性,测定了煤粉的返回火焰长度,并结合钢铁企业实际应用贫煤、贫瘦煤的高炉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4种贫煤、贫瘦煤具备生产高炉喷吹煤的条件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贵州盘县马依东一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煤质技术》2009,(4):7-11
简单介绍了马依东一井田含煤地层及主要可采煤煤层特征,阐述了其宏观煤岩类型及显微煤岩特征,通过对其煤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该矿区煤种主要包括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  相似文献   

19.
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吸附特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焦粉为原料,采用化学法改性焦粉,用场发散扫描电镜、表面积分析仪对改性焦粉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焦粉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参数、黏附几率与活化能、吸附动力学方程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焦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改性焦粉吸附亚甲基蓝焓变为43.33 kJ/mol,自由能变在-13.08~-8.46 kJ/mol之间,熵变在0.018~0.041 kJ/mol之间;黏附几率S=5.943×10-9,活化能为41.11 kJ/mol,表明该吸附过程是界面上混乱度增加的自发吸热过程;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所主导,吸附与Ho的二级速率方程有很好的相关性,吸附机理为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解吸性能,采用低温液氮实验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无烟煤存在大量开放型孔隙,贫瘦煤、焦煤存在大量一端封闭的孔隙;无烟煤的比表面积最大、焦煤的比表面积最小,贫瘦煤的比表面积居中。无烟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贫瘦煤,焦煤最弱;无烟煤的分形维数最大,贫瘦煤的分形维数居中,焦煤的分形维数最小。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孔隙结构变得复杂,孔隙粗糙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