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刘超  朱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4):1037-1043
针对当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推荐系统受数据稀疏影响推荐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融合画像和文本信息的轻量级关系图注意推荐模型(LightRGAN)。首先,利用用户画像和项目画像初始化用户和项目的嵌入表示。其次,引入评论、项目描述和项目类型作为辅助信息,并通过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文本嵌入网络挖掘同一用户评论集和描述集中文本之间的潜在联系。然后,通过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关系图卷积网络学习用户和项目的嵌入表示。最后,对各层嵌入表示加权求和并通过预测网络计算匹配分数。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ightRGAN的效果优于多个现有的基线模型,评估指标HR@20、NDCG@20较最优基线模型最少提升了2.58%、2.37%。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推荐模型面临的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的融合语义和知识特征的推荐模型。基于知识图谱,使用连续词袋模型捕获项目实体对应的语义特征,依据“偏好扩散”思想进行知识特征的学习,将不同层面特征进行融合后,使用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挖掘用户潜在兴趣偏好。基于MovieLens数据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推荐效果并缓解数据稀疏性问题,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各个组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现有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序列推荐模型大多仅关注用户与项目交互的结构性信息,序列偏好的学习仅涉及项目交互顺序,缺乏项目自身的内容信息,并且未有效利用用户信息及挖掘项目之间更深层的语义关系。提出一种知识增强的图神经网络序列推荐模型KGGNN,引入知识图谱,并结合用户交互数据构建协同知识图谱,学习得到项目语义关联辅助信息以及用户关联辅助信息。将交互序列构建成有向序列图,利用门控图神经网络以及用户关联辅助信息学习序列中项目节点的结构性信息。通过注意力机制组合项目向量作为全局序列偏好,将最近交互的项目作为当前兴趣偏好,融合两者形成最终序列偏好,并结合项目语义关联辅助信息进行模型预测。在Amazon-Book、Last-FM、Yelp2018这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辅助信息能有效提升序列推荐的准确性,该模型在命中率(HIT@K)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K)2个指标上相较于GRU4Rec、NARM、SASRec等模型均有显著提升。当评估指标K值选取10时,与KGSR模型相比,其HIT@10指标在3个数据集上分别提升12.9%、4.5%、6.9%,NDCG@10指标在3个数据集上分别提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提出了一些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模型,然而大部分模型将邻域权重视为常量且不区分用户和物品间的交互关系,无法获取令用户满意的推荐列表。因此,为了得到用户和物品更准确的嵌入表示,提出一种区分交互意图的图卷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MiGCCF(multi-intention graph convolution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该算法将交互关系进行分解,细粒度分析用户与物品间的交互意图,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在消息传播过程中赋予邻域可学习的注意力权重,挖掘用户对于不同交互物品的喜爱度。在Gowalla与Amazon-book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基准算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HR@50和NDCG@50指标分别提高了12.5%和8.5%,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5.
面对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学习者往往面临“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等问题,帮助学习者高效准确地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来提升学习效果,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可解释性差、推荐效率和准确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图嵌入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方法,它基于在线学习通用本体模型构建在线学习环境知识图谱,利用图嵌入算法对知识图谱进行训练,以优化学习资源推荐中的图计算效率.基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进行聚类来优化学习者的资源兴趣度,以获得排序后的学习资源推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方法,所提方法能在大规模图数据场景下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和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MOOC平台上,一个课程可能存在多个版本的视频,为向学生推荐一个满足学习兴趣的MOOC视频就需要分析学生兴趣与视频内容的关系,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元路径注意力机制的视频推荐方法Mrec。一方面,利用异构信息网(HIN)描述学习者和MOOC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使用元路径表达学生和视频之间的交互关系;另一方面,利用注意力机制捕捉学生、视频、元路径的特征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情况。具体来说,Mrec方法包括两层注意力机制:第一层是节点注意力层,通过邻居的特征加权联合节点自身的特征,利用多头注意力得到实体在不同元路径下的特征表示;第二层是路径注意力层,通过融合在不同元路径的指导下学习到的实体的特征表示来捕捉实体在不同兴趣下的特征表示,并将学习到的用户与视频实体输入到多层感知机(MLP)中得到预测分数来进行top-K推荐。在MOOCCube和MOOCdata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Mrec的点击率、归一化折损累积收益(NDCG)、平均倒数排名(MRR)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感知推荐领域,基于嵌入传播的方式可以挖掘知识图谱的结构化信息,也能够获取n跳实体间的语义信息,但随着传播范围的增加,嵌入传播方式会丢失部分结构化信息,且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用户向量表示是粗粒度的,不能充分表征用户的偏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感知和时间感知的用户偏好网络(FKTUPN)。首先在嵌入层生成知识图谱的一阶嵌入向量,同时单独为用户偏好进行细粒度的建模;然后用随机游走的方式划分时间槽,进行时间上下文编码,获取图结构的上下文信息,并将该结构化信息嵌入到关系向量中;随后通过知识感知注意力机制区分嵌入表示的贡献并递归传播;最终在预测层中聚合不同传播层次的用户和项目表示,将两种表示相乘后得到推荐结果。实验表明,该模型在Amazon-book、Last-FM以及Yelp三个数据集上的recall@20、NDCG@20指标得分均高于对比的基线模型,细粒度的用户偏好表示以及结构化信息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推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序列推荐可形式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进而转化为深度强化学习问题,其关键是从用户序列中挖掘关键信息,如偏好漂移、序列之间的依赖关系等,但当前大多数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推荐系统都是以固定序列长度作为模型输入.受知识图谱的启发,文中设计基于知识引导的自适应序列强化学习模型.首先,利用知识图谱的实体关系,从完整的用户反馈序列中截取部分序列作为漂移序列,其中漂移序列中的项目集合表示用户的当前偏好,序列长度表示用户的偏好变化速度.然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漂移序列中用户的偏好变化和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关键的项目信息进行选择性关注.最后,设计复合奖励函数,包括折扣序列奖励和知识图谱奖励,用于缓解奖励稀疏的问题.在4个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模型的推荐准确率较优.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信息提取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网络表示学习的卷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将二分网络分成物品与用户同质网络,在各自的同质网络上使用GraphSAGE模型得到融合网络空间信息和用户与物品属性信息的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外积运算丰富用户和物品特征向量各维度的相关表示,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物品和用户的交互信息得到算法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且相比ConvNCF算法,其在Movielens数据集上HR@5和NDCG@5分别提升了1.89和2.19个百分点,在Last.fm数据集上HR@5和NDCG@5分别提升了1.09和2.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上下文信息,精确表示学习者和课程特征,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MOOC推荐模型(multi-feature fusion based model for MOOC recommendation,MFF-MOOCREC)。利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捕获数据中的文本和时序特征,并设计多级注意力机制提取学习者交互序列、评论文本和课程多元属性中的关键信息;基于前缀投影的模式挖掘和亲和力传播算法对原始课程类别进行关联聚类分析以增加推荐的覆盖率;采用概率矩阵分解训练模型参数,将优化后的学习者隐向量和课程隐向量点乘产生预测评分。实验表明,和现有推荐方法相比,MFF-MOOCREC的命中率、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和覆盖率指标在Coursera数据集上平均提高46.86%、41.19%和10.95%,在iCourse数据集上平均提高44.08%、28.79%和9.81%,对于缓解数据稀疏问题,提升推荐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鉴于现有兴趣点推荐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用户实时偏好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学习用户实时偏好嵌入的兴趣点推荐方法。为建模用户实时偏好,通过融合地理信息和时间信息学习用户实时状态嵌入。考虑历史签到信息对用户偏好决策的影响,基于矩阵分解技术开发一种组合兴趣点类别信息和用户社会信息的用户偏好嵌入表示。联合用户实时需求向量和历史偏好向量,使用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框架实现用户实时兴趣点偏好的预测。经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用户实时偏好预测模型的可行性,较其它现有流行的方法,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提高了8.7%和8.3%。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线学习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互联网上已发布了海量的慕课学习资源.针对广大学习者进行在线慕课学习时面临的"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等问题,以混合推荐算法为基础,通过多角度挖掘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个性化学习的慕课资源推荐系统,以此为广大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辅助支持.该系统能充分挖掘学习者的显式和隐式偏好,为其推荐满意的慕课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注意力网络和神经协同过滤模型(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NCF)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组推荐系统模型SAGR(self-attention group recommendation),用于建模用户交互数据以及学习群组潜在偏好的表示。通过在用户级和项目级分别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组中每个用户的权重,解决偏好融合问题从而得到组表示。再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框架NCF从数据中挖掘组和项目之间的交互,最终完成群组推荐。在CAMRa2011和MovieLens数据集上与同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GR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组推荐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重复购买是消费者日常消费决策中的常见现象,考虑用户重购行为对于提升产品个性化推荐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针对用户重购行为建模和预测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已有推荐技术主要通过深度挖掘产品、用户或时间某一层面信息来进行重购产品推荐,忽略了对多层次信息融合建模方法的研究,同时也忽略了重购推荐结果的可解释性需求.因此,融合多层次用户偏好信息,构建了具有双层注意力机制的可解释用户重复消费推荐方法.该方法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指针生成网络,多层次提取并学习用户重购偏好,同时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构建S型用户重购动态偏好函数,融合产品流行度信息进行重购产品和新颖产品的混合推荐,提高了模型可解释性和准确性.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性能指标上都优于对比方法,且学习出的参数具备较好的可解释性.此外,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S型重购动态偏好函数的可信性,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序列推荐算法通常仅采用单一项目信息来捕获项目的潜在特征,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存在时间依赖性随序列中位置单调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注意力机制与用户动态偏好融合的序列推荐算法.首先,针对单一项目信息不足以学习项目准确表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注意力机制用于学习高质量的项目表示.其次,针对循环神经网络的时间依赖性严重损害了用户近期偏好建模的问题,引入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循环隐藏状态之间的短期序列模式,并根据用户意图将用户长期偏好与近期偏好进行动态融合.此外,针对传统自注意力机制无法对序列中元素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建模的问题,对现有的自注意力机制进行了改进,充分捕获序列中元素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在公开数据集MovieLens-1M与Amazon-Book上与现有优秀算法作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图谱与注意力机制的推荐模型.在该模型中,将知识图谱作为辅助信息进行嵌入,可以缓解传统推荐算法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并且给推荐结果带来可解释性.为了提升推荐准确率以及捕捉用户兴趣的动态变化,再结合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以及注意力机制生成用户自适应表示,加上动态因子来更好地捕捉用户动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短视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 精准的个性化短视频推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迫切需求。然而,现有的推荐方法没有考虑实际的短视频具有数据多源异构多模态、用户行为复杂多样、用户兴趣动态变化等特点。短视频模态间的语义鸿沟、社交网络用户多行为挖掘、用户动态兴趣捕捉依然是短视频推荐领域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针对当前推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短视频推荐系统的实际需求,本文介绍了短视频推荐中基于图表示学习的短视频推荐方法;研究了短视频异构多模态特征表示,充分挖掘视频内容特征并进行高效融合;研究了短视频社交网络用户多行为表示,通过社交网络用户多种行为挖掘更细粒度的用户偏好;研究了用户的动态偏好表示方法,通过利用时序信息建模用户的动态兴趣,保证推荐结果的准确度并增加其多样性与个性化。本研究可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基于图特征学习的短视频推荐研究,也可作为短视频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资源学习系统缺乏个性化导致小学英语学习者的资源选择迷航问题,构建以个性化资源组织为核心的学习系统。通过纪录用户信息和个性化学习行为,建立小学英语学习者信息模型;以知识点标注的方式描述英语学习资源,建立学习资源库;运用学习偏好算法和学习水平算法计算学习者偏好,采用新型智能推荐技术,向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原型系统运行实例,其结果验证了个性化学习和智能推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互补产品推荐旨在为用户提供经常一起购买的产品,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现有的互补产品推荐方法大多考虑对产品的内容特性(视觉和文本内容)建模,而没有考虑用户购买产品的偏好。为此设计了一种融合用户偏好的互补产品推荐模型(complementary product recommendation models that integrate user preferences, CPRUP)。该模型首先计算产品之间图像和文本特征的互补关系;然后将知识图谱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基于n-hop邻居挖掘用户历史购买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表征来提取用户对互补产品的偏好;最后基于神经网络实现互补关系与用户偏好的共同学习。使用Amazon数据集进行实验,提出的CPRUP模型与次优基线模型相比,ACC提升了5%,precision提升了4%,表明CPRUP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为用户推荐互补产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推荐模型在进行特征提取时用到的绝对位置是一个静态且孤立的信息.为克服上述缺点,提出基于翻译结构的相对位置注意力机制推荐模型.以时序排列用户历史行为并构造相对位置表征,分别在计算注意力权重和输出中加入相对位置表征,加深注意力编码层和解码层并用平均注意力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相比,所提模型更能捕获用户偏好的动态变化,挖掘更深层的信息,更适合处理长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