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时期东平湖水库综合运用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平湖滞洪区担负着分滞黄河洪水、接纳汶河洪水、确保艾山以下黄河防洪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老湖区还将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水库.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分滞洪区运用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对新时期东平湖滞洪区与北金堤滞洪区运用几率、黄河与汶河洪水遭遇情况下东平湖运用方案、东线南水北调调蓄与东平湖运用的关系、东平湖分洪运用对上下游河段河势及河道工程安全的影响、东平湖北排不畅与分洪闸工程安全运用等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防洪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了北金堤和东平湖滞洪区的工程设计指标.结果表明:①洪水威胁仍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心腹之患;②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出现1 000 a—遇洪水时,仍需要北金堤或东平湖滞洪区分滞洪水;③东平湖滞洪区的潜在淹没损失仅为北金堤滞洪区的14%,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地位重...  相似文献   

3.
于兴文 《人民黄河》1998,20(3):16-16
济(南)德(州)高速公路济南黄河大桥是京沪高速公路上的一项枢纽工程。它南北联接京沪高速公路及104国道,东西联接济(南)青(岛)高速公路、济(南)聊(城)高速公路及309国道,是济南对外交通的主要干道。大桥全长5750m,主跨210m,副跨160m。大桥北端位于黄河齐河县席道口险工下游,北临黄堤桩号121k+600;南端位于黄河槐荫区杨庄险工上部的4号坝与8号坝之间,南大堤桩号15k+234。大桥于1996年5月开工,计划1999年10月通车。通过施工和现场观察,笔者认为:大桥在建设期间和建成以后对黄河流势和堤防工程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16日,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出现6260m~3/s洪峰,相应水位94.33m,为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水位。与小浪底站相比,洪峰值偏大37%;洪水通过小花间历时22小时,是正常传播时间的2倍。这次洪水未能作出正确预报,致使防汛工作十分被动。据此,本文建议,应加强黄河防汛通讯建设、防汛信息网络建设、小浪底至花园口无控制区的雨情观测以及高含沙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东平共区是保障下游山东境内河道防洪安全的重要防洪工程,本文针对黄河防洪决策的实际过程,运用影响图决策理论,以东平湖分洪决策为研究对象,对求解黄河下防洪决策不确定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在汶河来水不定条件下东平湖分洪决策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6.
2021年秋汛期间,黄河干支流暴雨频发,3场编号洪水接踵而至,汛情历史罕见。从雨情、水情、汛情以及水库调度的角度总结该次秋汛的特点,并查证列举历史秋汛洪水用以对比。围绕黄河3场编号洪水,通过分析调度过程中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和河口村水库的出入库流量及水位变化,计算得出“五库联调”在3场洪水中的削峰率分别为49.29%、46.10%、47.84%;滞洪作用对比,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河口村。分析认为黄河下游局部河道平滩流量不足5 000 m3/s是制约水库调度和下游防洪安全的关键因素,提出提高下游河道卡口段行洪能力从而扩大梯级水库群调度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3 快速展开、正确实施挖沙降河 工程 在建设六大工程的同时,在黄河下游必须坚决的、快速的展开挖沙降河工程。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阻止黄河河床的淤积抬高。为了确保挖沙降沙效果,必须正确选择挖沙区段及挖沙方式,正确确定配套工程,并在河口挖沙成功的基础上逐步上移,做到五个结合。 挖沙降河一定要从河口挖起,与稳定黄河现行流路相结合,此点至关重要。这样可以使海动力和河动力的结合得到优化和加强,增大输沙能力,打破形成拦门沙的客观条件,收到朔源冲沙明显效果。如果在建设河口导流工程的条件下,把现在河口处挖至5m深,黄河本身就  相似文献   

8.
陈浩辉 《治淮》1998,(3):18-20
黄墩湖滞洪区位于中运河、骆马湖以西,房亭河以南,邳睢公路以东,废黄河以北。地跨徐州、宿迁两市,分属邳州、睢宁、宿迁三个县(市),总面积353平方公里。滞洪设计蓄水位26米,总库容14.5亿立方米。 目前,沂沭泗流域现状工程标准低,骆马湖上游洪水来量大,滞蓄库容小,洪水出路不足。在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未完成之前,如遇  相似文献   

9.
张绪恒 《人民黄河》1997,19(2):22-23,37
由于河床逐年淤高,黄河堤防的防洪标准相应降低。为使黄河大堤达到一定的防洪标准,必须进行加高。黄河大堤1950~1985年间共加高过三次。本文拟就大堤加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1筑堤土料的压实标准为了使筑堤土料达到设计的抗剪强度,减少堤身沉陷变形、堤身表面裂缝,必须使筑堤土料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较低的压实标准必然带来较大的设计断面,以致使堤身在运用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裂缝和较大的沉陷变形,而且也是不经济的。过去黄河大堤筑堤干土料容重是按15.5kN/m3控制的,相应的孔隙率为43%,这显然…  相似文献   

10.
1997年黄河防洪形势与防汛准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是我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我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因此,确保今年黄河安全度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黄河安危,事关大局,黄河防汛是我国大江大河防汛的重点,是重中之重。党和国家对黄河的防汛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前,要紧急动员起来,立足于“早来水,来大水,抗大洪,抢大险”,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黄河防汛万无一失。11997年黄河防洪形势1.1黄河防洪的有利条件首先人民治黄50年来,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专用通信网是黄河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治黄50多年来,黄河通信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建成了黄河水文报汛专用网;通过数字微波、程控数字交换机、一点多址、无线接入等通信手段,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连接三门峡、陆浑、故县、小浪底水库及山东、河南两省各地(市)、县的黄河河务局及所属近800处险工、闸门、工程、物资调运点的防洪专用通信网;以800兆赫集群调度移动通信为手段,建成了覆盖黄河下游部分区域的防汛集群移动通信网,并在历年防洪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从5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发展,黄河通信开始起步。河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防汛技术基础数据库是黄河防汛的迫切需要 黄河下游是一条横贯黄淮海平原的“悬河”,临河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米、最高10米,是历上洪灾频繁的河流。建国以来,黄河中下游初步建成了以干支流水库、提防、河道整治工程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构成防御洪水的屏障。  相似文献   

13.
东平湖滞洪区是保障下游山东境内河道防洪安全的重要防洪工程。本文钟对黄河防洪决策的实际过程,运用影响图决策理论,以东平湖分洪决策为研究对象,对求解黄河下游防洪决策不确定型同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在汶河来水不不定条件下东平湖分洪决策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14.
高兴利 《人民黄河》1998,20(12):15-16
1998年长江江是继1931、1954年大洪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特大洪水。黄委会专家组赴长江参加抗洪抢险计25天,处理堤防渗水、管涌、滑坡等重大险情,并参加了九江段干堤堵口抢除。从长江各地抗洪抢险经验教训中,联系黄河防洪实际,反思了黄河堤防除工险段的保安全问题3,提出了完善黄河堤防防守责任制和防御堤防险情的建议与措施,并对黄河大堤可能决口堤段与堵口,防范问题提出了预案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经过50年的治理,其下游防洪设施标准达到六七十年一遇,在我国大江大河中处于较高水平,但相应它的地位来说,还远达不到要求。特别是随着黄河下游河道的不断淤积抬高,再加上投入不足,黄河下游防洪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按防御花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河道改造方案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黄河下游滩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治河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探讨了对黄河下游进行河道改造的初步思路,即通过在黄河下游滩区设置一定标准防护堤及滩区滞洪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防护堤与下游设防大堤间的洪灾损失。对黄河下游各河段防护堤防洪标准进行了分析论证;通过对不同河段滩区滞洪容量的分析,提出了滞洪区设置河段;通过对不同标准防护堤和滩区滞洪区联合运用的两类共4个典型方案的分析比较,提出按设计防洪标准修建防护堤、不建滩区滞洪区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 目前,对黄河下游防洪具有关键作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建成,并于2001年投入运用。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又加大了对黄河下游治理的投入力度,完成堤防加高551km,  相似文献   

18.
韩少发 《人民黄河》1993,(11):48-50
水利部和中科院1987年联合建议设立“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攻关项目,对黄河治理与开发中的重大技术课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攻关。1992年6月,国家科委正式将该项目列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目前科研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相似文献   

19.
河口村水库是黄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沁河洪水,提高沁河下游防洪应变能力,而且可以与防洪工程体系中的其他水库联合调节,减轻黄河下游洪水威胁,缓解黄河下游防洪压力。根据水库的防洪任务,通过论证制定了水库的防洪调度规则,建立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调度数学模型,对河口村水库防洪库容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在规模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各项防洪要求并与水资源利用相协调所需的河口村水库防洪库容为2.3亿m3。  相似文献   

20.
《陕西水利》1995,(2):31-32
黄河小北干流为秦晋两省的界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两岸在治河方面的水事纠纷持续了30多年.为了彻底解决矛盾,1990年国务院下发了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控制治导线规划意见的批复。将我省巳经建成的太里、华原、牛毛湾三处工程下首段,共4000米列为超线,要求拆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