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目前逆向工程三角Bezier曲面建模中存在的缺点,介绍两种解决方法:基于三角Bezier曲面模型的逆向工程CAD建模方法和基于局部三角Bezier曲面片逼近的点插补算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解决了所构造的曲面模型与现有的CAD/CAM软件系统接口难等问题,使得三角Bezier曲面建模变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反求工程CAD软件RE-SOFT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RE-SOFT软件是基于三角Bezier曲面理论开发的,适用于复杂曲面反求工程CAD建模的软件。UGⅡ是一个成功的CAD/CAE/CAM软件,但在反求工程CAD应用方面因受到自身功能的限制,目前还难以解决复杂形状曲面的测量造型问题。结合复杂型面反求工程CAD三维建模问题的特点,提出通过专用反求工程CAD软件RE-SOFT与UGⅡ结合的建模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复杂曲面零件的反求工程CAD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Bezier曲面造型工作变得简单快捷,提出了一种Bezier曲面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的程序来表示Bezier曲面并把曲面数据转化成数据点的信息,在CAD软件中导入数据点从而完成Bezier曲面的建模。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的Bezier复杂轮廓曲面精度高,过程简单快速,为Bezier曲面的高效加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Bezier曲面造型工作变得简单快捷,提出了一种Bezier曲面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MATLAB软件编写的程序来表示Bezier曲面并把曲面数据转化成数据点的信息,在CAD软件中导入数据点从而完成Bezier曲面的建模。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的Bezier复杂轮廓曲面精度高,过程简单快速,为Bezier曲面的高效加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逆向工程技术发展历程,随后从基于点云的数据处理、曲面重构(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和三角Bezier曲面)、国内外常用逆求软件3个方面阐述了逆求工程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逆向工程设计理念适用于以自由曲面为主的产品,由测量系统取得物体外形点资料,配合CAD软件重建该物体模型进行设计,本文以高尔夫球头为例,介绍逆向工程中点数据的获取及整合处理,讨论了CAD系统结合逆向工程的建模和曲面分析技术,实现了复杂曲面零件三维重构,为曲面零件的逆向造型设计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Pro/E中基于点云数据建立CAD模型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逆向工程中基于点云建模的基本理论及Pro/ENGINEER中逆向工程的建模工具,提出了在Pro/ENGINEER中基于点、点列、点云数据的曲线曲面模型建构方法以及基于不同产品外形曲面的CAD模型建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逆向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金涛  陈建良  童水光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6):1430-1436
逆向工程是指从实物样件获取产品数学模型、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的技术,目前逆向工程技术CAD/CAM等先进制造技术结合,并发展为CAD/CAM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形状表面数字化、3维模型重建、集成逆向工程系统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商业软件开发情况,对目前逆向工程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反求工程中实物测量数据补缺及重构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曲面反求工程建模是目前 CAD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通用 CAD/ CAM软件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带凹边、孔或槽等特征的复杂自由曲面零件的 NURBS曲面重构 ,在实际 CAD建模过程中更是耗时、费力。本文针对这类反求工程 CAD建模问题。提出了对实物零件进行人工局部补缺和通过专门软件对数字模型进行补缺的复合数据预处理方法 ;基于三角曲面模型 ,研究了复杂曲面零件的分区 NURBS曲面重构。利用反求工程软件 RE- SOFT,解决了有关零件的反求工程 CAD建模 ,大大缩短了实物样件的反求设计和建模时间 ,提高了复杂曲面产品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逆向工程在模具CAD/CAM的应用流程,并对曲面重构、3维建模等关键技术作了初步研究,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反求工程软件与商用CAD/CAM系统的I/O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求工程软件 RE SOFT是集复杂曲面测量、造型及加工于一体的反求 CAD/CAM软件系统 ,为架构 RE SOFT与典型 CAD/CAM系统信息交换的桥梁 ,提出了 RE SOFT系统与典型 CAD/CAM系统 ( UG、Pro/E等 )数据 I/O接口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数据接口的设计实现为 RESOFT系统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并通过实例论述了这种方法的完备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冷汹涛 《机械》2010,37(5):41-44
以Pro/Engineer和UGNX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软件,在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工程师的重要工具。这些CAD/CAM软件都必须能够胜任曲面造型的功能,它是产品三维设计的必然前提,因此曲面造型成为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的一项研究重要内容,而计算几何正是对曲面造型进行研究的数学方法。通过对曲面造型和计算几何的相关概念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基于计算几何方法建立曲面参数曲线的各种数学建模过程。这些数学建模方法能为各种CAD/CAM系统实现曲面功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成功开发基于Windows的纸盆模具CAD/CAM软件系统的基础上 ,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介绍了所采用的C B啨zier曲线曲面造型理论 ,分析了应用MFC和OpenGL实现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技术。本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技术可应用于其它专业化的CAD/CAM软件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和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的一般流程。并通过一个简单球面的反求工艺实例,阐述了逆向工程中数据采集、产品建模以及产品快速成型的一般过程。从而证明了逆向工程技术是一个多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是基于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计算机技术、数控测量技术和CAD/CAM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项新技术,能广泛运用于模具行业,并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证实了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的前沿性和可靠性,并展望了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成型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面向装配的跨零件特征造型的模型表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品设计中 ,许多典型的结构特征具有跨零件性 ,如螺钉、销联接等。在现代 CAD系统中 ,特征造型是面向单个零件的 ,在处理跨零件特征时不仅造型效率低 ,而且破坏了这类跨零件特征明确的工程意义。本文在研究这类特征内在的跨零件性、局部修改性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 ,将面向零件的特征造型向面向装配的跨零件特征造型延伸 ,提出了虚零件等概念 ,建立了其数学模型 ,表达了在装配建模时通过虚零件对装配对象实体模型自动进行局部修改的关系 ,根据这一模型提出了其实现技术。在自主开发的超人 CAD/ CAM软件和商业 CAD/ CAM系统 UG上开发了机械联接单元智能快速设计软件包。实践表明 ,提出的方法在创建跨零件特征造型时工程语意明确 ,具有高效性、方便性、自然性、智能性等特点 ,并且可以方便地同传统特征造型系统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理想的参数曲面造型效果,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多项式的伸缩因子,它不仅具有已有伸缩因子的特性,还具有区域峰值性;同时引入脊曲线的概念,对曲面进行控制变形,从而对曲面进行雕刻;然后利用脊曲线实现对曲面的周期控制变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控制,可以得到丰富的变形效果,适用于几何造型、计算机动画、CAD/CAM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A turbine blade has complex shaped free-form surfaces that can be modelled as surfaces with variable curvature by high-degree polynomials. Industry typically utilizes a turnkey system and special-purpose machine tool to manufacture turbine blades. A turkey system is a closed form design. Users need only input relevant data to this system to manufacture the product directly. However, users are unaware of the intern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With rapidly advance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mmercial CAD/CAM systems can be utilized to design freeform surfaces and generate a tool path for the designed surfaces. This study uses a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at i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CAD model for a turbine blade. The prototype is measured by a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to obtain the geometrical control data points that are used to generate the CAD model in the UniGraphics (UG) CAD/CAM system. The UG/GRIP (GRaphics interactive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cutter location data rather than using the default UG CAM module. A five-axis NC code is acquired by the developed postprocessor and verified by the solid cutting simulation software VERICUT®. Real turbine blade machining is performed on a table/spindle tilting five-axis machine tool,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吉丽  闫波 《山西机械》2012,(1):25-27
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是CAD/CAM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集成和系统的思想,阐述基于快速成型的逆向工程流程,探讨了逆向工程整体框架的关键技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曲面重构、再设计、曲面品质分析及优化等。  相似文献   

19.
An important step in man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form of an object's shape. A common example is the definition of a designer's model created in clay or wood. A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er offers the advantage of speed and non-contact sens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ouch probe sen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data produced have been used in a multi-patch reverse engineering program in order to model objects where many types of surface patches, such as quadric and free-form, are blended together on one object.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smooth surfac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AD database integration and CNC machine toolpath generation. The algorith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an interactive 3D surface modelling program that produces surfaces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CAD/CAM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o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of a typical injection moulded part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CAXA制造工程师是一个曲面实体相结合的CAD/CAM一体化软件.文中介绍了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自动编程系统对连杆进行工艺分析、造型设计、仿真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