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orit.  G  韩伯惠 《国外油田工程》1997,13(5):11-14
根据《油气杂志》第十三次独家的两年一次的EOR调查。1996年初。世界提高采收率项目(EOR)和调油项目的石油产量,估计约为220×104bbl/d。这个数字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6%。与上次调查的1994年初的190×104bbl/d相似。调查发现,美国的EOR产量比上次调查时增加2%,这到724000bbl/d,等于1995年全美平均产量的11%。  相似文献   

2.
据2000年美国“油气杂志”资料,在1998年初,世界规模来自提高采收率(EOR)和重油项目的石油产量大约为230万bbl/d,比1996年初的220万bbl/d稍有增长,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3.5%。美国EOR产量比两年前增加5%,达到74.8万bbl/d,为美国石油年产量的12%。其他各国的EOR和重油产量为:加拿大40万bbl/d;中国28万bbl/d;前苏联20万bbl/d;其他70万bbl/d。热采(蒸汽、地下燃烧)仍是最主要的方法。美国EOR产量中约60%来自热采,其他绝大多数来自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驱主要在我国得到发展,其他国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应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的油气藏二氧化碳埋存的有效途径,IEA2008年预测世界CO2-EOR的增油潜力为1600~3000亿桶,相当于目前世界可采原油量的7%~14%。二氧化碳驱油包括混相驱、非混相驱。注入CO2可提高采收率8~15%。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万桶/天,美国C09--EOR产量为24.79万桶/天,占世界CO2-EOR日产量的91%,项目数量占世界85%。二氧化碳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由于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美国常规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人们对CO2 EOR技术重新产生了兴趣。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在于是否可以获得足够量的CO2,基础设施能否满足要求,以及CO2的成本是不是足够低。对1673个潜在CO2EOR的候选油藏进行了分析。为了确定CO2的可利用性,图示了EOR候选油藏沿线的天然和工业CO2资源。工业CO2运输到生产现场其成本包括收集成本和管线运输费,由此可以确定EOR项目的经济性和开发情况。分析表明,如果通过大规模地收集和购买工业源CO2增加CO2的供应量,并且油价在$45~60/bbl之间,可以实现CO2EOR日增油1.2×10^6bbl和日埋存CO2300×10^6t.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和经济(如果适当控制操作费用)的角度来看,CO2驱是有前途的EOR方法。注这种温室气体也对环境有益。来自电厂的烟道气是现成的CO2源,但是从这种CO2源中提取用于EOR的CO2将增加项目费用。而且,为了减少纯CO2用量和购买气体费用,通常需要回注采出CO2并且尽可能不提纯。因此,为了设计有成本效益的EOR CO2驱工艺必须了解流体相态中CO2不纯度和混相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CO_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104桶/d,占世界CO2-EOR日产量的91%,项目数量占世界85%。CO2驱油包括混相驱、非混相驱,注入CO2可提高采收率8%~15%。全球EOR技术应用最多的为北美地区,美国具有CO2-EOR成熟技术。IEA2008年预测世界CO2-EOR的增油潜力为1600×108~3000×108桶,相当于目前世界可采原油量的7%~14%。CO2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EOR项目的经济评价:衰竭油田中的CO2埋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在巴西一个成熟小油藏进行CO2EOR的可行性研究。本项研究考虑了两个重要且互补的因素:(1)改善EOR——用CO2驱替一次采油和二次水驱后留在地下的残余油,并成功地在成熟油藏注入40年,延长油田寿命;(2)把CO2储存在油藏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描述了项目的物理学原理,为了估计带有CO2埋存的综合EOR的主要财务因素(捕集、压缩、运输和储存成本),项目评价是从一现金流量模型导出的,涉及油藏生产剖面、价格和成本、资本支出(CAPEX)、运营支出(OPEX)、碳信用额、折旧时间、财政假设等。为了确定最关键变量,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的净现值(NPV)大约是320万美元,这对一个小成熟油田来说很重要。此外,它还将在20年时间里储存73万吨CO2,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如预计的那样,发现项目可行性对油价、油产量和资本支出很敏感。  相似文献   

8.
用于蒸汽驱油藏的高温产CO2气复合驱油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可产气物水溶液150℃时在高压釜中产生的压力,估计CO2生成量,筛选出在高温下可分解为CO2气和NH3气的尿素为CO2生成剂、硝石为催化剂;通过测定5种表面活性剂150℃热处理8h后界面活性、发泡量、对原油乳化降黏率的变化,筛选出AEO+AOS为表面活性剂组分。由以上3种组分及一种聚合物组成了可在高温下产生CO2气的复合驱油剂。在人造刚玉和压裂石英砂填充的人造岩心上,200℃蒸汽驱油至含水98%以后,注入不同配方该驱油剂溶液0.3PV,测定蒸汽驱油率提高值,据此确定了该驱油剂的配方:50%(尿素+硝石+聚合物)+4%(AEO+AOS)。讨论了该驱油剂在蒸汽驱替油藏的驱油机理,包括CO2泡沫驱,CO2混相、非混相驱及CO2、NH3、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体系驱。简介了该驱油剂在辽河油田蒸汽吞吐井的应用。该剂也可用于蒸汽驱井。图6表5参3。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和经济(如果适当控制操作费用)的角度来看,CO2驱是有前途的EOR方法。注这种温室气体也对环境有益。来自电厂的烟道气是现成的CO2源,但是从这种CO2源中提取用于EOR的CO2将增加项目费用。而且,为了减少纯CO2用量和购买气体费用,通常需要回注采出CO2并且尽可能不提纯。因此,为了设计有成本效益的EOR CO2驱工艺必须了解流体相态中CO2不纯度和混相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CO_2驱油技术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总结了美国CO2驱油技术的应用情况及项目特点,基于应用实例归纳了CO2驱油配套技术,并阐述了对中国发展CO2驱油技术的启示。在系统跟踪世界范围提高采收率技术调查数据和充分调研CO2驱油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CO2驱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成原因。以项目数量、规模、产量等为指标,评价了美国CO2驱油技术发展现状,同时概括其项目特点及其发展的源动力。着重归纳了美国CO2混相驱在储集层特征、原油性质、项目实施时机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美国CO2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在规模和油藏适应性方面的差别。基于美国最典型、最成功的CO2混相驱实例(SACROC项目),阐明在发展CO2驱油技术的同时形成的一系列配套技术。分析了中国推广CO2混相驱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技术瓶颈,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亮  丁岗 《国外油田工程》2007,23(3):9-12,35
CO2 EOR已在石油行业应用了40多年.近几年,出于对温室效应的考虑,CO2注入油藏作为一种碳埋存方式引起广泛关注.结合EOR进行CO2储存的潜力巨大,且可达到永久封存的目的.目前,CO2EOR已经不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大部分项目利用低廉的天然CO2,经济回报较高.但将人类排放源(如发电厂)中的CO2捕集起来并用于EOR和储存,将会受到经济上的限制.本文阐述了CO2 EOR原理、油藏储存潜力、油田筛选及经济分析,并对北海一个油田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友启  周梅  聂俊 《断块油气田》2010,17(5):628-631
通过对世界提高采收率(EOR)技术应用状况的统计分析,了解了不同国家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热采、气驱、化学驱是目前规模化应用的三大提高采收率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热采技术主要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主要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应用,规模化应用的气驱技术主要为CO2混相驱和烃混相/非混相驱,主要在美国、委内瑞拉和加拿大应用,化学驱技术主要在中国应用,聚合物驱已进入工业化应用。世界提高采收率项目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印度尼西亚,这5个国家的EOR产量约占世界EOR产量的98.3%。中国已成为世界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大国,蒸汽吞吐、聚合物驱和复合驱技术应用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为适应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CO2-EOR技术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N2是驱油用CO2中常见的杂质气体,N2的存在会影响最小混相压力(MMP)和CO2驱的效果.采用延长油田原油和岩心进行了细管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注入4种摩尔分数分别为0,5%,10%,15%的N2与CO2混合气体,根据细管实验确定MMP;采用高于纯CO2的MMP 20%的压力和等于MMP 50%的压力进行岩心驱替实验.细管实验结果表明,N2的存在会显著增大MMP,CO2中含摩尔分数5%的N2会使MMP增大29.34%,10%会使MMP增大64.07%;岩心驱替实验表明,N2的混入对CO2驱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CO2混相驱,N2的摩尔分数越高,采收率的提高值越低,N2的摩尔分数对非混相CO2驱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记者:Franklin M.Orr教授,我们知道目前全球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产量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左右,其中热采约占41%左右,注CO2 E0R技术产量占7%。微生物EOR技术目前不成熟。能否请您谈谈CO2驱在世界EOR技术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当实施提高采收率(EOR)项目把CO2作为溶剂时,主要有三个寻求CO2注入剂来源的选择。这三个选择是天然CO2沉积物、人为烟道气捕集,或来自EOR项目早期阶段的循环CO2。所有这些来源可能都含有改变注入剂性质的杂质,潜在地影响系统的所有阶段。例如,捕集的烟道气可能含有N2,而采出或循环CO2源可能含有CH4和/或NGL。两者或其中之一可能含有SO2或H2S。这些杂质的每一种都对CO2的热力学和流体流动特征有不同影响,显示出对注入剂的混相能力、密度和黏度及其与地下油气相互作用的有利或有害影响。这些杂质还能够改变压缩能力、腐蚀控制和管道技术要求。本文描述了CO2杂质对EOR项目所有阶段(从CO2捕集到驱替效率预测)的影响。混相能力、密度和黏度以及岩石性质是给定岩石和流体系统驱替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开发出了一个筛选工具以便预测不同原油的EOR动态。该筛选工具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基于溶解度参数的方法,为了获得一个原油范围的混相能力,该方法可以用于筛选含有杂质的CO2注入剂。结合世界作业经验,应用这一技术评价了符合压力、温度和流体组成条件的油藏的EOR潜力。通过准确评价杂质在注入剂中的影响,能够在不增加处理液流来清除所有杂质的费用的情况下,能够找到确保和利用注入剂供给的最佳经济解决办法。通过矿场实例,讨论了混相能力、密度和黏度对CO2混相驱工艺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华 《国外油田工程》2010,(10):F0003-F0003
美国是应用CO2驱油研究试验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已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截至2008年,全世界CO2驱油项目达到124个,年耗CO2量2500×10^4t,每天产油27.4×10^4bbl,其中美国实施C02驱油项目108个,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祝春生  程林松 《钻采工艺》2007,30(6):55-57,60
在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卜对CO2驱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注CO2气驱的增油机理、驱油类型、注气方式等。增油机理主要包括降粘作用、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膨胀作用、降低界面张力等;驱油类型主要包括混相驱、近混相驱、非混相驱等;注入方式包括连续注CO2气体、注碳酸水、水-CO2气体段塞交替注入等。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效率进行了矿场可行性分析,说明CO2驱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对我国低渗透油藏注CO2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消费引起的CO2排放量从1980年的180亿t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280亿t.阿拉伯国家CO2排放量占世界排放忌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2.8%上升至少2005年的4.700,CO2捕获和封存(CCS)技术是减少CO2排放到大气中的切实可行的缓解对策对中东地区的107个油藏进行了EOR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有64个油藏通过CO2-EOR筛选,并且被认为是极具CO2-EOR潜力的区域.建议阿拉伯国家实施大规模CCS技术以减少CO2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石油工业》2014,(3):93-94
据《阿各斯石油》周刊报道,科威特正在考虑利用外刚公司开采稠油、提高采收率(EOR),到2020年,通过这些项目把原油产量从现在的300万bbl/d提高到400万bbl/d。  相似文献   

20.
由于能够满足环境保护和提高采收率的双重需求,CO2驱越来越受重视。CO2驱油藏筛选与潜力评价方法是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规模化矿场应用的基础,但以混相-非混相驱理论为指导的筛选标准难以适应中国陆相砂岩油藏的需求。为此,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CO2驱混相特征,揭示初期注入端出现暂时混相,之后混相区向采出端移动并呈现相分离、前缘界面张力降低、采出井界面张力升高的规律;分析混相程度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近混相驱划分界限;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CO2驱油藏筛选标准。将该标准与模糊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砂岩油藏CO2驱筛选方法,并应用于中国石化CO2驱油藏筛选。结果表明,剔出化学驱油藏和稠油油藏后,中国石化适合CO2驱的石油地质探明储量达22.62×108t,其中混相驱、近混相驱和非混相驱的石油地质探明储量分别为4.89×108,6.59×108和11.14×108t,预计增加可采储量2.03×108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