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3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外蒸汽驱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内某油田区块单个井组为例,采用数值试验方法进行水平井蒸汽驱注采参数优化研究,随后对整个区块进行水平井蒸汽驱方案预测。研究表明:最优注采参数为,水平生产井布在距油层底部1/4油层厚度处,垂直注汽井射孔位置为在距油层底部20%~25%油层厚度处,每口水平生产井的注汽井数为4口,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应取300 m,井排距为140 m;整个区块内,采用水平井蒸汽驱技术最终可提高采收率12%以上,该结果可为实际区块实行水平井蒸汽驱开采方案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致密油藏液测应力敏感特征及微观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藏岩心(K<0.1 m D)为研究对象,采用煤油和氮气作为实验流体,开展了应力敏感实验,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恒速压汞实验结果,分析了致密油藏应力敏感特征的微观作用机理。从实验结果发现,致密油藏孔喉越细微,铁方解石胶结和石英加大作用越强烈,对孔喉的支撑作用越明显,因此液测应力敏感渗透率损失程度随着岩心渗透率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恢复程度一直减小,最终出现完全不恢复的现象。同时,由于边界层的作用导致液体的临界孔喉半径远大于气体,而临界孔喉的影响导致液测应力敏感的渗透率损失程度和恢复程度与气测的差异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本文实验结果可为致密油藏产能预测及开发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沉积相为基础,利用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对白豹油田长8油藏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表现为细孔、微孔和细喉、微喉特征.依据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对研究区4种主要的成岩作用进行定量评价,表明储层成岩作用以中等-强压实、中等-强胶结、中等-强交代、中等溶蚀为主.综合以上研究,将白豹油田长8油藏划分为强溶蚀弱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中等压实中等溶蚀复合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中等胶结残余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微孔隙成岩储集相4种类型,其中,强溶蚀弱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油气储渗能力最强,强压实强胶结微孔隙成岩储集相油气储渗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渗吸表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低渗透储层微裂缝发育,开发过程中渗吸作用明显,准确表征渗吸速度对合理开发该类储层具有重要意义。从两相渗流基本理论出发,考虑毛细管力和重力,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特征尺寸,及油水黏度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无因次渗吸速度表征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的渗吸采油规律。利用自主设计的渗吸试验装置,选取吉林油田和长庆油田的特低渗透岩心进行渗吸试验,对比不同渗吸速度模型对试验数据的表征结果可以看出,新模型实现了不同岩心渗吸速度的一致拟合,表征结果正确可靠。试验结果同时表明,所选取特低渗岩心的渗吸采收率约为10%~18%,且基质渗透率和油水界面张力对渗吸速度和渗吸采收率均有明显影响。因此充分发挥裂缝性油藏的渗吸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裂缝性特低渗储层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单井渗流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平行板理论和张量理论,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储集层的各向异性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单井渗流模型。研究了天然裂缝表征参数对储集层渗透率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裂缝的开度和密度对储集层平均渗透率和各向异性程度影响较大;压力分布及压力波及范围与裂缝发育方向有关;平行裂缝方向与垂直裂缝方向的流动存在干扰,裂缝越发育,垂直方向的波及范围越小;认清裂缝方向,采取合理的注采井网和井距排距是提高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波及效率和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考虑水平井筒压力损失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水平井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对水平井的处理较为简单,多没有考虑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压力损失,由此所得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水平井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直井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水平井井筒压力损失的数值模拟模型,编制了水平井数值模拟软件;模型中考虑了流体在水平井筒内流动时四种压力损失(包括摩擦损失、加速损失、混合损失和重力损失)的影响,软件还可模拟计算地层的各向异性;考虑水平井筒压力损失后所求解的为“加边七对角稀疏矩阵”,本文还寻求了一种新的解法——分块矩阵乘法结合预处理共扼梯度法,试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最后应用所研制软件,对影响水平井产能、井筒压力损失、井底流压的参数进行了对比计算和分析,其结果对实际水平井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稠油流变特性的基础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稠油的流动特征,运用流变仪对稠油进行实验研究,结合常温常压下建立的物理评价模型,二者加以比较互为验证,从动态和静态2种角度测量了不同粘度稠油的流变特性;分析了稠油塑性粘度、屈服应力、启动压力梯度等参数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无水稠油的流变模式呈宾汉流体特征,稠油具有启动压力梯度,无水稠油的流动特征与孔喉大小、粘度因素关系密切.通过此实验模型模拟稠油在地下岩层孔喉的流动状态,验证了稠油在地下的流变特性,对开采稠油油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气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调研,总结了优化布井方式和压裂技术、高低压分输技术、完善采气工艺、钻特殊井、地震振动法、电渗法六种提高低渗透气藏采收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每种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了低渗透气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对该类气藏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薛永超  程林松 《测井技术》2006,30(3):228-229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普遍存在的测井渗透率与油田开发实际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矛盾,研究提出了利用压力恢复试井渗透率资料对测井渗透率的约束校正方法,建立了测井渗透率动态校正模型.对吉林新立油田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进行测井渗透率校正应用研究表明,应用测井渗透率校正结果建立的地质模型更加符合油田开发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0.
低渗储层物性压力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特征。随着有效压力(上覆岩石压力与孔隙压力之差)的增加,渗透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初始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增加下降的幅度不同,且都存在不可恢复量。对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净围压)变化的关系式,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确定储层的渗透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