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石油勘探开发的重大技术,水平井可以开采一些薄油层、低压低渗油藏,并能穿过多个油气层。本文针对埕岛油田水平井钻井以及保护油气层的需要,优选了零自由水、低失水、高分散、短过渡、无缓凝、直角稠化固井水泥浆体系,选用了与该体系以及海水钻井液体系相容性好的冲洗隔离液,应用了性能优良的固井工具及附件,该固井技术已经在海上30余口水平井的固井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3,(36):564-564
同直井相比,大位移井固井难度增大。本文介绍了大位移井固井中的技术难点,分析了套管居中度、水泥浆体系、顶替效率等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套管居中度、实施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作业、优化钻井液性能、调整前置液结构以及提高顶替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大位移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3.
MTC固井技术是利用钻井施工中,要废弃的完井泥浆的降失水性和悬浮性,通过加入廉价的高炉水淬矿渣,激活剂,激活助剂,必要时再加入少量的分散剂、缓凝剂、降失水剂,使完井泥浆转化为性能完全可以和油井水泥浆相当或更好的一种新型固井技术,该转化的泥浆固化液流动性能好,稠化时间易控,具有低失水、微触变性能,稳定性好等特点,其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及抗高温老化性,由于该泥浆固化液是由废弃泥浆转化而来,所以和泥浆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从而可以达到顶替效率100%的效果,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4.
同直井相比,大位移井固井难度增大。本文介绍了大位移井固井中的技术难点,分析了套管居中度、水泥浆体系、顶替效率等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套管居中度、实施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作业、优化钻井液性能、调整前置液结构以及提高顶替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大位移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整体结合油田的水平井固井实际,针对水平井井身结构特点以及固井的难点,来开展井眼准备、套管居中技术、固井的水泥浆体系、注水泥工艺及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套管下比较难、水平井套管居中不足的问题,比较好的解决了水泥石体的收缩对固井的影响;很好的改变了之前的整体配套性差,以及技术性研究使用比较单一的缺陷。现场固井的应用表明了一、二界面会胶结良好,说明水井的质量也得到了比较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是通过油层的泄油面积来提高油井产量的,对于低渗透油藏的效果尤其显著。水平井的固井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固井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油气井的开采寿命,而且影响到油气采收率的提高。本文通过解决水平井固井过程中的套管下入的问题、水泥浆失水及析水的问题、套管居中的问题及清除岩屑床等问题,展开了对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
乐东15—1气田浅气层埋藏浅,易漏,浅层固井后常发生环空冒气等问题,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油田化学事业部湛江基地以颗粒级配和紧密堆积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API水泥浆性能及超声波的模拟试验,优选出一套低密高强防窜聚合物水泥浆体系,水泥浆密度1.50g/cm^3,具有低失水、零自由水、短过渡、高强度等特点,满足该气田的八口生产井固井的作业要求,取得了良好的作业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8.
元页HF-1井是元坝地区第一口页岩气井,设计井深4920m,实际完钻4982m,生产套管为水平井固井,且使用了柴油基钻井液完井,存在套管下入难、居中难,油水基钻井液相容难等技术难题,固井需要考虑防窜、润湿性反转。根据该井基本情况和难点分析,确定固井方案,研究采用了四级隔离液模式,优选水泥浆体系,优化固井工艺参数,成功完成了元页HF-1固井作业,固井质量合格,满足了后续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长庆油田固井技术主要包括固井管理技术、固井工程技术和固井质量的检测技术。本文分析了其技术存在水泥浆体系质量较差、井漏、长裸眼井段顶替效率不高等不足的现状,并指出了声幅测井的技术将被淘汰,广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将得到推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固井工程的概述出发,讲解了固井工艺的主要流程,最后提出了固井工艺中注水泥顶替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加扶正器降低套管在井眼中的偏心程度:注水泥时活动套管:采用紊流或塞流流态注水泥:使用注水泥前置液:注水泥前调整钻井液性能:顶替液与钻井液的密度差。  相似文献   

11.
尾管固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固井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套管、水泥费用,也能够减轻钻机负荷,降低施工压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采用特殊旋转尾管悬挂器,通过转盘或顶部驱动带动整个尾管串旋转。套管旋转可改变环形空间顶替液体流场,增加周向旋流,改善轴向顶替效率,使水泥浆在套管周围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尾管还有助于尾管下入到位,解决大斜度井套管下入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80℃水浴养护环境下,研究了不同掺量富镁矿渣对G级油井水泥浆体膨胀性能及其他基本性能的影响,考察了40%富镁矿渣掺量下水泥浆体的工程性能,同时研究了富镁矿渣的水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掺加富镁矿渣的水泥浆体具有微膨胀性能,其中掺40%富镁矿渣的水泥浆1d线膨胀率为0.0035%,28d线膨胀率为0.0255%;富镁矿渣掺量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流动度、密度影响不大;水化放热量和水泥石早期强度(3d前)均随富镁矿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后期强度(28d后)逐渐升高并高于净浆水泥石;硬化体中Ca(OH)2含量随富镁矿渣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降低;40%富镁矿渣掺量下,浆体各项工程性能基本满足固井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陈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4,(15):384-384
大位移水平井由于其水平段较长、钻遇岩性的复杂多样、钻井液和钻具与地层接触时间长等因素使得在钻进和固井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分析认为大位移水平井的钻进技术难题主要由水平段过长造成,而固井技术难题主要是由水平段延伸方向与套管和水泥浆的重力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造成,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优化技术措施,提高钻进效率和固井质量,对大位移水平井的钻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元坝气田开发力度的加大,面临长封固段固井、安全压力窗口窄、固井漏失、套管下入困难、高温高压、防气窜、高含硫等固井难题,如何有效的提高元坝气田固井质量,迫切摆到了对元坝气田进行服务的固井施工队伍面前,通过对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井眼准备、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等方面人手进行了研究及应用,对稳步提高元坝气田固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冲洗液对小口径岩心钻探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设计与实践验证等手段,分析不同冲洗液配比在钻探过程中的效果,以期提高钻探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提高钻进效率。综合分析前期钻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关注地层塌孔和缩颈问题,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经过实验室测试可知,影响钻孔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是冲洗液使用混乱。针对该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优化冲洗液配比、加强技术培训和改进计量措施等,钻进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解决了塌孔缩颈的问题,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地区普光、河坝、元坝等区块的海相天然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地区目的层埋藏深,地层压力和温度高,H2S和CO2含量高,属"三高"气田。陆相和海相地层有多套压力系统,长封固段和小间隙是固井工艺面临的主要挑战,H2S和CO2对气井长期安全造成威胁。2006年以前川东北探井的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固井的一次合格率仅为80%和72%。通过研究应用胶乳防腐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紧密堆积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正注反挤工艺和分段压稳模型设计环空液柱结构等体系和工艺技术,固井质量较2006年前有大幅度提高。普光气田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为普光气田顺利投产供气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热力采油是开采稠油的最广泛、效益较高的方法,但在热采时,油层套管因热效应破坏比较严重。针对稠油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问题,提出了防止其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技术,即在注水泥结束但没有凝固时,将油层套管预热和向油层套管施加内压强,使套管膨胀;水泥在套管膨胀状态下凝固。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和预膨胀固井理论要求,设计了热采井预膨胀固井模拟实验装置。并模拟了常规固井、半预热固井和预压固井工艺以及注蒸汽和生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预膨胀固井技术能有效防止热采井套管注蒸汽热破坏。为下一步的现场试验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外围朝长地区未动用储量属于低渗透扶余油层,采用常规直井开发,单井产能低、开发效益差,为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扶余油层开发效果,通过水平井近平衡钻井、裸眼完井,减少了钻井及固井对储层污染,采用打孔管结合油膨胀封隔器工艺进行压裂改造,探索低产低渗透储层有效的开发途径。试油及投产效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采用近平衡钻井、裸眼完井能有效地保护储层,实施裸眼水平井储层压裂改造能够提高单井日产油,对进一步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雪 《中国科技博览》2014,(24):166-166
一.前言 固井作业涉及套管、水泥浆浆体性能设计、注水泥现场施工、水泥胶结质量等方面,为此,固井复杂问题和事故也可以分为这几类。本文对下套管阻卡、套管断裂、套管泄漏、套管挤毁、等复杂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固井施工中高泵压问题一直困扰着固井施工。其主要与水泥浆、井深结构等有关。高泵压对浮箍、浮鞋及井口的双塞水泥头、替浆管线、平台泥浆泵都有较大的损害。通过控制水泥浆性能,提高井深质量,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