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别以配制的氯氧镁水泥、硫氧镁水泥、磷酸镁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制备干密度等级为A05的三种镁基泡沫混凝土。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水胶比、镁水泥组分配比、缓凝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三种镁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了重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建立了镁基泡沫混凝土比强度与镁水泥组分配比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氯氧镁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镁水泥组分配比>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缓凝剂掺量,各因素对硫氧镁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性与氯氧镁泡沫混凝土相同,磷酸镁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镁水泥组分配比>缓凝剂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与氯氧镁泡沫混凝土和硫氧镁泡沫混凝土略有不同,缓凝剂掺量影响程度较高;镁水泥的组分配比是影响镁基泡沫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氯氧镁泡沫混凝土与硫氧镁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镁水泥组分配比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先减小后增大,而磷酸镁泡沫混凝土随镁水泥组分配比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镁基泡沫混凝土的比强度与镁水泥组分配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赛马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石嘴山电厂细磨粉煤灰,激发剂,开展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5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均能满足C20~C30混凝土的要求;粉煤灰掺量≤40%时,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明显地优于纯水泥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对焦作地区主要工业废渣进行了成分分析,并与硅酸盐水泥作了比较;同时,对工业废渣在水泥生产和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研究,当使用激发剂时,水泥中的矿渣掺量可达70%;粉煤灰掺量为20%时,基本上不降低水泥的强度;粉煤灰代砂配制混凝土,当代砂量为30%时,90d强度可提高30%.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制备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力学性能最优的低水泥用量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采用粉煤灰和硅灰以不同比例组合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添加纤维和不添加纤维试件的和易性、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和硅灰混杂替代水泥比例达50%时,其力学性能与原试件强度相当;掺加0.1%玄武岩纤维的试件其力学性能高于掺加0.2%和0.3%纤维和没有掺加纤维试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粉煤灰-矿粉-水泥胶凝体系并探讨粉煤灰和矿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变情况下,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矿粉的强度与和易性,并对比添加激发剂试验结果,发现粉煤灰-矿粉质量比按1∶1∽11.5双掺替代70%水泥并添加5%的硫酸钠激发剂得到的水泥胶凝体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在矿渣水泥中大量掺用粉煤灰来生产水泥是一种新技术。这种复合水泥(代号P.O)由于参入了两种活性混合料,较单一混合料的水泥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其性能一般受所用两种混合料的矿物成分、比表面积、掺量及配合比的影响。本文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激发剂及填充料四种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制复合水泥后,着重探讨了激发剂以及填充料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矿渣水泥中大量掺用粉煤灰时,必须添加少量的激发剂,才能满足早期强度的技术性能,单独使用各种激发剂对早期强度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各种激发剂之间存在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改善低活性粉煤灰的活性,提高二灰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试二灰混合料添加水泥、碳酸钠及硫酸钠化学外掺剂后的早期强度.结果添加化学外掺剂的二灰混合料与空白二灰混合料相比,一般7d强度要增加2~3倍.添加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化学外掺剂对于提高二灰混合料早期强度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和碳酸钠表现出最佳的早强效果,递减次序: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质量分数为2%碳酸钠和质量分数为1%的水泥.结论化学外掺剂可以改善该种低活性粉煤灰的活性,从而提高该种粉煤灰的早期强度.该试验研究成果对于推广低活性粉煤灰在沥青路面基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泥基材料中大掺量粉煤灰早期激发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选取不同品种化学试剂以单掺、双掺的形式获得6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剂,通过宏微观系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激发剂的种类、掺量、复掺的最佳比例和粉煤灰激发要求的最低pH;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微区能谱分析(EDS)、热重分析(TG)和氮气吸附测试(BET)探明激发剂的激发时效和激发机理。结果表明:Ca(OH)_2是粉煤灰水化的前提条件,双掺激发优于单掺,其最佳组合为Ca(OH)_2+Na_2SiO_3,比例为3∶1,最佳掺量为3%;粉煤灰掺量为50%时,单掺Ca(OH)_2和复掺激发剂的作用时效分别为7 d和3 d,维持粉煤灰-水泥体系能够反应的最低pH值是13.11; Ca(OH)_2+Na_2SiO_3激发剂既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又激发了粉煤灰早期活化,使粉煤灰结构在钠-钙-硫共同作用下快速裂解、水化,提高了粉煤灰-水泥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9.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是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比性能影响的最直接的方法。立方体试件的尺寸为100mm×100mm×100mm,PVA纤维掺量分别为0、0.5%、1.0%、1.5%、2.0%,粉煤灰掺量为30%、50%。试验结果表明,掺入PVA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而劈裂抗拉强度则提高了42.64%~135.12%,拉压比提高36.82%~134.27%;3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比5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高20%以上,但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立方体抗压试块裂缝开展路径较多,不易破碎,抗压韧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去除普通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以提高匀质性,同时在水泥基体中复合使用粉煤灰、硅粉和高效减水剂.并掺加微细纤维以增强韧性和延性,可以获得超高性能的水泥基纤维增强材料。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以术胶比为0.16,配制出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达到抗压强度230MPa、抗折强度50MPa。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S1100型单缸柴油机上,通过在柴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甲缩醛(DMM)、碳酸二甲脂(DMC)3种含氧添加剂,分别研究了在常用工况下含氧添加剂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牺牲少量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含氧混合燃料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在大负荷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纤维对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s)材料组成特性使得其在贮存、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沥青析漏现象,掺加纤维能减少沥青析漏。依托厦门市仙岳路改造工程的OGFC应用技术,利用谢伦堡析漏试验研究了不同纤维对沥青析漏的改善效果,同时结合混合料的性能试验(车辙试验、水稳试验、低温试验等),综合优选出了纤维种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木质素纤维能较好改善沥青析漏现象,同时也能提高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PTT纤维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试制了5种不同含量PTT与粘胶纤维的PTT/粘胶/Cooldry/导电丝交织织物,并比较了它们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弹性伸长率、透湿性等,探索织物各元素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PTT纤维含量在20%左右,粘胶纤维含量在35%左右时织物最具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对齿轮点蚀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和受力特点引入赫兹(Hertz)公式,定性分析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状态。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分析了相啮合齿轮齿面切向摩擦力的方向,从而推导出齿面疲劳裂纹的方向。通过对渗入疲劳裂纹内润滑油量的多少和润滑油能否被顺利排压出裂纹的分析,得出了齿根侧齿面将产生点蚀和润滑油的粘度对齿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点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结论,提出了选择润滑油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在役大六角高强螺栓连接副现场扭矩复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高强螺栓预拉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场扭矩检测时间过早,导致预拉力损失不稳定,前期损失较多;二是使用中维护不够.为减少高强螺栓预拉应变松弛和预拉应力损失对结构的不利影响,给出了延迟现场扭矩检测的时间区间和正确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使现行法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网络不安全因素在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种种表现,探讨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在分析世界各国和我国现已采取的相关指施基础上,提出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REVA模型作为一种顺应经济发展的新方法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拉开了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新篇 章。REVA模型将权益成本纳入资本成本中,提出了真正的企业价值来源于超额利润的观点,从而使对企业价值进 行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REVA 模型对浪潮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价值进行 了评估,评估结果与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差不大,说明REVA模型可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 N, N, N ' , N ' - 四甲基乙二胺、 双( 1, 5 - 环辛二烯) 镍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氮配体丙酸镍内酯环, 然后采用配体交换法制备了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考察了不同配体对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磷谱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膦配体中碳链的长度( n碳链) 对产物的结构有影响, 当n碳链=2时, 合成的是1, 2 - 双( 二苯基膦) 乙烷镍内酯环; 当n碳链=3或4时, 合成的是具有双配体的有机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常温条件下温度对UASB运行的影响规律,为北方寒冷地区运用常温UASB处理污水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用常温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维持进水COD浓度、HRT和pH值一定,考察不同温度段对UASB运行的影响.结果通过对8~10℃、11~14℃、15~17℃、18~23℃4组温度区间去除效果的对比,验证了随温度上升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的理论.温度升到14℃以上去除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温度短期的突变,日平均去除率变化不大,表明UASB厌氧反应器对温度的突变有一定的调节适应能力.结论不同的微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范围,根据温度对厌氧微生物代谢速率的影响,理论上不宜选用低温厌氧,但是只要对反应器酸化进行严格的控制,微生物仍然具有较高的代谢速率,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废水,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使水温升高时,低温厌氧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砾石尺寸及强度特征对砂砾岩裂纹扩展模式和力学参数的影响。采用岩石破裂过程模拟系统RFPA,建立了非均质的砂砾岩岩心模型,研究了砾石尺寸及力学性质变化对砂砾岩岩心抗压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弹性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砾石尺寸的增加,岩心模型的泊松比与杨氏模量逐渐增加,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且不同砾石尺寸的岩心裂纹形态基本一致;随砾石强度的增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增大,而后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由基质强度决定。研究结果真实再现了砂砾岩裂纹萌生、扩展过程,得到了砾石尺寸及强度对岩心破裂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