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油气井口换阀作业安全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井口换阀作业安全技术,即采油(气)树主控阀安全更换技术是一项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采油(气)作业。该技术与传统压井换阀技术相比,具有换阀作业安全、有效规避井控风险、避免压井液对储层损害、保证油(气)井的稳产、减少复产时的排放、缩短换阀作业时间等优点,在消除油气田的井口安全隐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油(气)井口主控阀安全更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气)井口的主控阀安全更换技术是一项专利技术,并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采油(气)井口更换主控阀换阀作业.与传统压井换阀技术相比,换阀作业安全保障技术能有效的规避井控风险、确保换阀作业安全性;能防止压井液对储层的损害,保证油(气)井的稳产;能避免复产时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能缩短换阀作业的时间,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井口备压阀失效时,也能进行更换主控阀作业.其主要技术特点有:采用液压控制的堵塞器;通过压力表能准确反映封堵张紧压力;采用液压锁控制封堵压力和解封;堵塞器安装好后在井内压力作用下形成自封的密封结构;只有专用工具才能对其进行解卡.概括为:"送得进,坐得牢,封得住,取得出."目前该专利技术已在全国各大油田的700多口井中推广使用,为油气田的井口安全隐患整改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部分气井主控阀门存在阀板脱落、丝杆断裂等现象而无法开井生产的问题,考虑气井平行闸板阀门结构特点、阀板材质、气体的系统温度和压力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和大量的室内模拟试验,提出了阀门后盖带压钻孔+更换主控阀门的新的技术思路,即通过钻穿阀门后盖,顶开阀板,形成通道后实施带压更换闸阀作业。为此,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成果:①优化了阀门后盖预钻孔尺寸,制定了合理的带压钻孔程序,并设计开发了一套专门的阀门后盖钻孔装置;②系统地对钻孔装置和钻孔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完善,确保了该技术在靖边气田现场的成功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压井更换主控阀门工艺相比,该项技术作业过程安全平稳,具有施工周期短、安全环保、不污染地层等优点,为气井主控阀门带压钻孔更换提供了新方法,也为气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10月17日,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公司全面完成了涩北气田2013年采气树隐患治理26井次的带压更换采气树及生产主阀工作,解决了因气井出砂、出水,连接处渗漏、生产闸阀刺漏、采气树阀门阀腔积砂等井口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气井正常生产。采气树设备的隐患治理工作是保证气井安全正常生产的一项有力举措,带压更换采气树与采气树主控阀作业是目前涩北气田采气树安全隐患治理主体工艺。该工艺所具备的无工作液体系、作业安全高效环保、作业周期短的特点均优于常规压井作业;同时避免了压井液对地层造成污染伤害,具有占井时间短、现场作业完毕即可开井生产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带压更换天然气井口采气树主控制阀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井采气树主控阀门常存在闸门内漏、丝杆弯曲等实际情况,为了消除主控制阀带来的安全隐患,研究了一种专用堵塞器和辅助装置的带压更换主控阀新技术,具有易观察、易受控、安全、可靠等优点,现场共应用9 井次,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井口采气树主控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不进行开关操作,主控阀容易卡死,无法正常开启。现场对主控阀带压解卡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阀门进行浸泡运动件、溶解污垢、两端压力平衡、主控阀开启工具、阀杆振动、U形专用解卡工具等一系列安全解卡技术,共成功解卡主控阀11只,节约阀门钻孔费用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井口采气树主控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不进行开关操作,主控阀容易卡死,无法正常开启。现场对主控阀带压解卡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阀门进行浸泡运动件、溶解污垢、两端压力平衡、主控阀开启工具、阀杆振动、U形专用解卡工具等一系列安全解卡技术,共成功解卡主控阀11只,节约阀门钻孔费用1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油水井油管或井下工具断脱后井下防喷开关失去密封油套空间作用,及空心桥塞腐蚀底阀关不严导致作业时井喷等问题,开展了与空心桥塞配套的大排量泵油管断脱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研制了油管断脱防喷阀。2011年该技术在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现场应用10口井,不压井成功率100%;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配套工具座封解封性能可靠,防喷阀开关灵活,取得了较好的不放喷不外排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苏里格气田开发特点,从降低成本考虑,开发应用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压裂的不压井换阀采气井口。该采气井口将常规的11阀简化为6阀,在油管头四通两侧旁通及油管悬挂器上加工有内置背压阀螺纹,当采气井口主控阀门漏气需要更换时,通过专用工具将背压阀送入背压阀螺纹,从而实现封堵进行不压井换阀施工作业。另外,还配套开发应用了液压式堵塞器换阀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任何类型的采气井口带压换阀作业。不压井换阀采气井口目前已在苏里格气田大规模推广使用,2种带压换阀方法解决了采气井口更换阀门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开发中所面临的自喷转抽井因油压高、无法正常起下管柱和高凝油井管柱结蜡堵塞无法泄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三作用固定阀抽油泵。该特种固定阀由换向弹簧、导轨管、转向销、圆锥体、复位弹簧、半阀球等部件构成,通过转向销处在导轨管中的不同位置,可实现泄油、堵塞和单流阀等3个作用,较好地实现了溢流井不压井起下管柱和结蜡井正常泄油。自2009年以来,现场应用三作用固定阀抽油泵15井次,其中自喷转抽井应用7井次,高含蜡井应用8井次,作业成功率100%。现场应用表明,三作用固定阀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周期,降低压井作业对油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当气井采气树井口一号闸门泄漏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通过压井起钻更换闸门,然后重新安装采气井口。该技术需要的配套设备多,处理成本高,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2008年引进了美国威德福可捞式油管桥塞工具后,可实现不动油管管柱直接更换采气树井口一号闸门,操作简单易行,在苏X井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井下隔离法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2006,26(11):73-76
全过程欠平衡技术是指在不压井的条件下实现欠平衡钻进、不压井起下钻具、电测仪器、完井管具等。井下隔离技术是利用套管阀将井下的油气和压力封隔在阀板以下,是目前最实用的一种不压井作业技术。因此,决定在胜利油田渤深6-13井采用该技术。在详细分析全过程欠平衡技术特点和技术关键的基础上,根据渤深6潜山的地质情况,结合该区块欠平衡作业的经验,针对该井制定了不压井作业施工方案,配套完善了欠平衡装备和工具,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最终利用井下套管阀成功地实施了从钻进到下筛管的全过程欠平衡作业。  相似文献   

13.
也门71区块油气井长裸眼段测试压井施工过程中,为了将封隔器以下口袋内的油气推回油气层和循环带出地面,在分析拟测试井地质油藏资料和工程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平推压井法和反循环节流压井法于一体的压井技术。在该地区4口探井的测试作业中,应用该技术都在48 h以内完成压井作业。其中,Henin-1ST井裸眼口袋长达710 m,测试压井作业中仅用27 h就将井压稳,井内无外溢,无漏失,并安全顺利地起出测试管柱和DST测试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压井技术为油气井测试后压井作业安全提供了保证,可在其他类似工况条件的压井作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气井采气井口的1号主控闸阀若产生泄漏、开关不动等问题,将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和维护保养,并存在安全隐患,这给气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介绍了利用下油管堵塞器更换井口1号闸阀的原理、相关参数设计方法,以及施工所需的工具和作业过程等。该技术操作简单,不需压井,对气井产层不会产生污染,实施费用低。近年来,靖边气田应用不压井更换井口1号闸阀技术对部分气井的闸阀进行了更换,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压井作业是利用防喷控制工具和设备对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水、气井采用不压井不放喷工艺措施实现4、修作业的一种作业技术。通过对不压井作业修井机组及工艺步骤的介绍,阐述了不压井作业在西6—6井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待以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该工艺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气树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腐蚀、泄露、机械故障等而又无法在线修复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但像四川盆地普光气田这样孔、洞、缝较发育的酸性碳酸盐岩气藏,若采用先压井再整体换装采气树的方法会造成储层的二次污染,很难再恢复到修井前的气井产能。为此,考虑作业安全和生产实际,研究形成了"两封堵一隔离"带压更换采气树工艺:①安装地面泄压放喷流程,进行整体更换采气树演练,准确测算所需的时间;②关闭井下安全阀,通过泄压放喷管线排放井下安全阀以上通道内气体,进入放喷池点火燃烧,将井口油管压力泄至0;③连接液氮泵车按照测算量向井筒顶替液氮;④安装双向背压阀,利用送取工具,将背压阀安装在油管悬挂器内的背压阀座面,封堵油管;⑤整体更换采气树,试压合格后按照操作规程取出双向背压阀。现场成功应用2口井,很好地解决了高含硫气井不压井更换采气树的技术和安全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17.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气举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除少量高气油比井自喷生产外,93.7%的油井均采用气举采油。为此,在地面建有两套供气系统保证连续注气,最下一级气举阀为空阀并作为注气工作阀,地面注气压力的变化不会出现注气点上移问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采用了闭式气举管柱,较好地实现了油层保护和作业质量控制,通过产液量、油压和套压来分析诊断气举井工况,方法简单且方便,每口井都有相应的最优注气量,气举井产液量高、效果好。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的气举采油工艺技术对提高国内工艺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冀东油田高温高压和潜山井试油测试中面临的难点,对常规的测试器及配套工具进行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负压测试阀具有开井永久锁定性能,结构简化,密封部件减少,通径增加,有效增加了在高温、高压、高气油比、大斜度井中测试可靠性。测试管柱可以满足大规模、高泵压的酸压(化)措施改造施工的要求,可以直接将测试管柱转化为投产试采管柱,拓宽了测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油田的部分油井存在油管短路、地层高压低渗、漏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压井作业困难,并且压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控与环境污染风险较大。为了进行不压井检泵作业,同时缩短检泵之后的产量恢复周期,进行了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并研制了不压井作业装置。为解决起下抽油杆过程中的防喷问题,改进了抽油泵底阀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起下抽油杆过程中油管不带压、无溢流,并保障起下油管过程中的井控安全。该技术在江苏油田现场应用9井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东海某油气田XX调整井作业过程中,钻至设计井深后,决策加深钻进以钻探深部地层的含油气性.加深钻进至5108m发生溢流,压井过程中,钻杆在731 m位置发生刺漏,导致短路循环,置换法压井过程发生井漏、阻流管汇刺漏,同时由于平台设备压力等级不足导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经过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最终压井成功,是一次非常规压井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