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切割井是自然崩落法矿山聚矿槽爆破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普朗铜矿DU411潜孔台车施工[?]762 mm空孔、SimbaH1354台车施工[?]76 mm中深孔工艺条件下切割井的安全、稳定施工,在总 结矿山含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和Mises准则,对矿山中深孔爆破作业在主要的4类含矿岩体中形成的破碎区、裂隙区进行了理论计算,认为切割井掏槽炮孔的设计应按破碎区范围布 孔,辅助孔和周边炮孔应按裂隙区范围要求布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切割井中深孔设计参数。按照达到爆破效果需满足补偿空间要求的原则,结合电子雷管可随意确定爆破时间的优点,对各孔爆破时间按照岩石破碎 、飞掷充满补偿空间、轴向移出高度范围形成新的补偿空间3个阶段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余波推动自由落体运动确定t3的方法,达到了随爆破不断创造补偿空间的效果。经过现场试验,实现了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高18 m、断面4 m×4 m的切割井。采用试验成功的技术方案,矿山已安全、高质量地完成了250个聚矿槽的中深孔爆破工作,过程中未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2.
黎多庆 《现代矿业》2010,26(3):105-106
介绍了切割天井是形成切割槽的关键工艺,在回采之前,必须进行爆破拉槽形成切割槽,切割槽作为最初爆破回采的自由面及爆破补偿空间,其面积和形状要与回采崩矿的面积和形状相匹配,以保证矿房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矿石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塔周边环境复杂、倒塌空间受限,采用合理的预处理,为水塔定向倾倒创造空间;封闭检修口,减小水塔倒向反侧支撑不均匀对水塔倒向的影响;在爆破切口两侧、中间开设定向窗,以在爆破瞬间形成两侧对称的支撑,为水塔倒向准确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李伟明 《金属矿山》2014,43(1):13-15
大尺度采场在拉底工程形成方面的传统施工办法是,先沿采场走向开掘1条拉底巷道,然后以拉底巷道为凿岩施工空间,施工上向扇形中深孔,再逐排爆破,最终形成一定高度的拉底空间(即底部结构)。然而这样却难以体现深孔采矿法的高效率的特点。为此,以安庆铜矿的深孔大采场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凿岩爆破参数,改变传统的拉底方法,采用深孔可变大小断面球状药包挤压爆破技术、深孔压顶爆破技术、深孔侧向爆破崩矿技术,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可供利用的底部结构,这样大大加快了拉底的速度,更大程度地提高了高效深孔采矿法的整体回采效率。办法很简约,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切割天井是形成切割槽的关键工艺,在回采之前,必须进行爆破拉槽形成切割槽,切割槽作为最初爆破回采的自由面及爆破补偿空间,其面积和形状要与回采崩矿的面积和形状相匹配,以保证矿房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矿石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映儒 《现代矿业》2024,(1):102-105+110
在单沿脉回采的分段空场法中,端部切割巷扩槽时,由于爆破后退线路的限制,出现多排同时爆破的现象。为减少爆破悬顶的事件发生,保证扩槽效果,根据自由面假说和补偿空间假说的相关理论计算公式或经验公式,确定切割槽炮孔凿岩爆破参数,并进行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爆破后形成的切割槽高度达到14.5 m以上(设计15 m),爆破宽度3.1~3.4 m(设计3.5 m),满足正常爆破自由面与补偿空间要求,爆堆块度较小;满足出矿要求及后期中深孔爆破要求,成功解决了大跨度中深孔落矿采场单侧切割巷炮孔过多的问题,增加了微差爆破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市高九路至华村立交连接段道路工程的I、J线隧道与嘉华隧道交叉加强段的爆破施工为研究对象,对在空间上形成超小净距交叉隧道工程的爆破震动波监测及控制技术进行探讨.通过对现场大量爆破振动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隧道开挖爆破振动传播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其传播衰减规律.根据现场工程实践,选择合理的爆破振动控制技术,使隧道开挖施工爆破时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证既有公路隧道安全的同时使在建隧道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8.
专利简介     
巷道掘进方法此发明旨在依赖扩大拉应力区减少凿岩工程量和单位炸药消耗量。为此,首先钻凿掏槽孔、崩落孔和周边孔。这些炮孔装药起爆后即形成主要掏槽空间。在主要掏槽空间的两测于此掏槽空间边界与巷道边界之间形成补充的侧翼掏槽。在用正交主要掏槽面的平面中央部分,爆破两  相似文献   

9.
深孔分段爆破法是一种安全性好,木材消耗量极少,掘进速度较快的天井掘进工艺。它有两种方法:①以平行空孔为自由面掏槽爆破;②漏斗爆破。国内目前多采用平行空孔法。平行空孔法掏槽破岩过程的特点是自由面小,夹制作用大,补偿空间小;掏槽面由小到大,依次形成,首响孔的爆破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掏槽的进行和全分段爆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排水平深孔崩矿时,按其顺序起爆时的每个药包的爆破能量是在岩体中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为保证形成一定尺寸的回采空间,一般紧靠其设计边界布置炮孔。这些炮孔中的药包爆破时,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11.
贺永昌 《山西煤炭》2012,32(5):76-77,80
针对国内某大型矿井高应力坚硬厚顶板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方案的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初步确定了锚杆支护的候选方案,随后利用数值计算各方案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并据此确定锚杆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回采巷道属于高应力坚硬厚顶板煤层巷道,属于I类巷道顶板,巷道支护的重点应在巷道两帮.锚杆支护参数(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对支护效果有较大影响.该矿条件下,帮部锚杆间排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较敏感;回采巷道帮部锚杆采用直径18mm、长度2.4m、间排距0.8m、锚固长度0.8m时锚固效果较好,能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煤炭城市中心广场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广场对于城市的作用,再把握城市特征基础上,把城市广场设计理念归纳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凸显特色的地域理念、突出主题的文化理念、统筹兼顾的和谐理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城市中心广场的空间尺度、功能合理、植物景观、小品建筑的规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付文龙  王新生 《煤》2006,15(6):4-5,12
煤巷全锚杆支护中锚杆间排距必须根据围岩岩性,选择合理的理论计算方式,同时还要参考以往支护经验,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锚杆间排距。介绍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三矿采用间排距为800 mm×800 mm的锚杆在煤巷中的应用。表明在采用较大间排距时不仅没有降低支护围岩强度,还节省材料费,降低了消耗,节省了工时,提高了单进水平,确保了采掘接替,为矿井高产高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鑫 《矿业工程》2009,7(4):1-2
阐述了如何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运用数量经济学模型,强化矿山成本、利润管理,预测成本、利润发展趋势,确定成本、利润的重点控制方向,优化工序间产品结构,保证成本、利润计划指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陈毅琳 《金属矿山》2008,38(8):61-64
铁精矿通过选矿提质降杂后可为烧结、炼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按目前常用的方法对经选矿提质降杂后的铁精矿进行加价,加价力度不够,不能体现提质降杂的真实价值。为此,提出了一种计算铁精矿选矿提质降杂经济效益的还原成本法。该方法以烧结、炼铁配料计算为基础,将选矿、烧结、炼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计算经济效益,从而能客观地反映铁精矿选矿提质降杂的经济价值,对合理制定铁精矿的按质论价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各种高应力巷道锚杆破断导致的支护失效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的组成与锚杆破断形态,研究了不连续变形的垫衬效应及其与锚杆脆塑性破断过程的内在联系。认为垫衬效应是导致锚杆脆性断裂的根本原因,提高锚杆预紧力是消减垫衬效应的有效手段,普通锚杆强度、延伸率与连续变形的不协调性是锚杆塑性破断的根本原因,提高锚杆强度与伸缩率是强力协调围岩变形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乔志刚 《煤矿机械》2005,(10):83-84
非圆齿轮的测量也只能在齿轮通用检测仪器和专门设计的检具上进行。阐述了非圆齿轮精度的测量,介绍了齿侧间隙、齿向、中心距变动量、转角和空回、节曲线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具热处理应力及变形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正确选择模具材料,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改善预备热处理方法,优化热处理工艺等,以及采用热处理"反变形"法,校正模具的热处理变形。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tremendous growth in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deling &; Simulation techniques. These tools and techniques helps significantly in characterizing infrastructure, risk area and disaster zones,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hazards reduction measures etc.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becomes vital for providi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and timely relief measures. Integration of space technology inputs into natur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 mechanisms is critical for hazard re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d on all the issues described above. Major emphasis had been given 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nabled to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mining industries for safe mining operations with increased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炸药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并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活性炭与厌氧生化联合法、Fenton与活性炭吸附联合法、萃取与活性污泥联合法、厌氧与好氧联合法等几种组合处理方案,指出多种方法的组合将是今后炸药废水处理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