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CVT结构特殊,在例行试验中,不同的接线方式会对结果造成不同影响。为分析CVT介损测试误差,建立了CVT介损测量等效电路,分析了不同状况下的误差向量图;针对一台退出运行的CVT,进行了正接法、自激法和高电压介损等试验,分析了不同接线方式下的误差向量图,发现在高电压介损测试时,随着电压升高,介损出现由正变负的拐点。  相似文献   

2.
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ive voltage transformer,CVT)运行过程中,温度、受潮、电容芯子击穿等将导致CVT电容绝缘参量变化,从而改变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引起CVT的计量误差。建立计及绝缘参数的CVT等效模型,研究多节CVT计量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多节CVT计量误差随电容分压器等值电容和介损的变化规律,并搭建CVT计量误差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节CVT绝缘特性的变化将对其计量精度产生较大影响;电容变化主要影响CVT测量"比差",介损变化主要影响CVT测量"角差",当"低压臂电容"的等值电容增大0.22%时,比差变化-0.2%,介损增大0.20%时,角差变化4.8';电能计量误差会随CVT"高压臂电容"的等值电容和介损增加向"正方向"增加,随"低压臂电容"的等值电容和介损增加向"负方向"增加。  相似文献   

3.
李涛  甘远  王刚 《广西电力》2015,38(3):23-25,29
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介损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为CVT整体介损现场测量与结果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CVT介损测试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改变仿真模型中各个电路参数值,并进行多次仿真计算,得出各个参数的变化对CVT整体介损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得到:试验时短接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可以避免测试结果出现负介损,但结果与真实值仍然有差别;中间变压器一次绕组末端对地绝缘电阻越大,则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4.
电压互感器角差对介损在线监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谢华  张会平 《高电压技术》2003,29(5):26-28,41
结合实例分析了 CVT各种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在线监测介损测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CVT的二次负载变化是导致介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同一母线上所有设备介损测量值的增值基本相同 ,且历次运行方式变化引起的角差变化基本一致 ,即可根据同母线设备介损增值及其以往的数据变化修正介损测量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日益增大,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工作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CVT的安全运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介损)的测量是检测CVT绝缘状态中最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针对现场试验的实际情况,对测量CVT介损的不同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AI-6000(C)测试仪对CVT的介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绝缘理论中的Garton效应,利用一只发生Garton效应的CVT,低电压介损测量结果比对,掌握了Garton效应影响CVT介损测量的规律,并提出了现场试验中判别CVT发生Garton效应的方法及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CVT电磁单元的介损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电磁单元的介损试验在电气试验中的重要性,首先建立了CVT电磁单元的等效电路,然后分析各种测试方法及接线面板绝缘、二次线圈对壳电容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后提出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得出电磁单元介损测试在CVT电气试验中的重要性的结论,不同测试方法对电磁单元介损测试结果影响不大,接线面板的绝缘电阻对其结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介损测量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自激法的非接触式CVT介损测量。设计了非接触式介损测量平台对经过CVT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同步采集,然后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所测得的电参数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终端,利用Lab VIEW软件程序编辑谐波分析法,对电参数进行处理并计算,最终获得介损值tanδ。该测量法不仅能准确测出CVT各部分电容器的介损值和瞬时电容值,而且在介损测试中能有效地与一次高压设备进行电气隔离,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顺尧 《高压电器》2008,44(3):280-282
在不拆线的条件下,为了准确测量CVT的电容量和介损,笔者结合现场测试实例,采用AI6000C型变频介损电桥,对整体测量一次无中间抽头高分压比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用整体测试CVTC1、C2串联后的总电容和介损的方法来判断CVT的好坏是不科学的,并提出了采用自激法分别测量220kVCVT的C1、C2电容及介损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表明,频域介电谱(FDS)对油纸绝缘受潮缺陷的检测比较灵敏。为了研究变压器油纸绝缘套管受潮缺陷的FDS特征,测试了受潮后套管模型不同静置时间下的介损电压特性和0.001 Hz~1 k Hz的介损频率特性。结果表明:在受潮初期,相同试验电压下介损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微弱增长趋势,但并不明显,相同时间下,介损随试验电压升高有所增长;在受潮中期,介损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并在120 h时介损达到峰值;在受潮末期,介损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过程介损增量未超过规程规定值,可考虑降低规程规定值。在FDS的低频段0.001~0.01 Hz区间范围内可明显区分受潮套管和不受潮套管,1 m Hz介损特征尤其明显。因此建议套管出厂及运行增加FDS低频段测试,利用FDS低频段特征进行套管绝缘诊断。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遥信错误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和混合法的遥信错误辨识方法。首先制定规则剔除简单的遥信错误;对于无法通过简单规则辨识的遥信,提出采用转移潮流法和新息图法相结合的拓扑错误混合辨识方法进行辨识,该混合辨识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以前一断面的状态估计结果作为基态,避免转移潮流法在实际工程中基态选择的困难;通过新息图法中的修正预估比判断拓扑可疑支路,避免转移潮流法中用转移潮流判定拓扑可疑支路可能导致的误判;引入转移潮流法中注入功率对转移潮流的影响量,避免采用新息图法出现较大负荷预测误差产生负荷突变问题。最后,以算例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法的数据处理方法。与傅立叶变换相比,本方法仅要求等时间间隔采集数据,把频率和直流分量作为未知量,有效克服了系统频率波动对处理结果的影响。采用椭圆拟合实现数字滤波,滤波效果好。采用本方法对电力系统电压、电流信号采集和处理,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方法具有实时性好,处理结果准确、硬件结构简单等优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变分法原理的推导分析,说明在计算力、力矩、电感、电容等与贮能有关的量时,用贮能函数导出比直接用势函数导出更为精确,并结合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麦克斯韦张量法更加依赖于网格划分的程度,而利用能量法的计算时间明显比利用麦克斯韦张量法的计算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等方面对系统参数的精确性要求较高。针对电力系统非线性参数辨识问题,将非线性反问题的正则化研究方法L-M法引入电力系统参数辨识。L-M法可以看作是对非线性问题先作线性化后正则化的过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通过在仿真中设置多个测试场景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发电机参数进行辨识,和其它算法相比,有效提高了辨识精度,而且对初始点不敏感,具有克服迭代矩阵病态或奇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熵值赋权法的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配电系统运行时,合理分配变压器评估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值是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准确的基础,也是保证评估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运用熵值客观赋权法与改进层次分析主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式得到评估指标的权重值,既避免了主观赋权的相悖性,又考虑了专家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对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运行实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矩量法和边界元法的综合接地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复杂土壤条件下接地系统参数计算问题,结合矩量法和边界元法,提出了一种可计算土壤中含有不同电阻率媒质模型的新型接地数值算法。该算法在分层土壤模型计算方法基础上,将土壤中不同电阻率媒质表面进行块状剖分,通过计算每块边界单元的电荷量分析其对地下电场以及接地系统泄漏电流分步的影响。该方法弥补了目前接地计算方法只能处理分层土壤模型的缺点,可对既分层又分块的土壤模型进行计算。同时通过两个接地极模型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并通过其计算结果与经典文献中计算结果以及实测结果的比较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珂  韦璋剑 《广西电力》2013,(6):15-17,49
基于经典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计算模型,对原有的经典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在接地电流计算中考虑了感应电压和电缆电容电流对实际测量数值的影响,推导出了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接地电流计算的步骤,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应用计算机编程计算了南宁供电局某110 kV电缆线路的接地电流,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计算得出的数据与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大小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方法可作为电缆运行单位计算电缆接地电流等数据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同的问题,对三点式伏安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指出测量接地电阻时,必须要考虑电流辅助极的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设置距离不应小于10m。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贝叶斯分类法提出了2种改进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保留了原贝叶斯分类法“最优分类”的性质,使原贝叶斯分类法转化为非参数分类法,扩大了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可对数量有限的交叉样本进行最优分类。采用交流暂态仿真软件对5种典型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如电压振荡、电压中断等进行仿真和分类识别。对暂态电压扰动的分类结果表明,上述改进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分类特性良好、适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