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厚板轧线板坯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厚板轧线上的板坯跟踪系统。通过对其系统构成,系统功能,以及跟踪过程的描述,进一步说明轧线计算机的控制思想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2.
航辉 《冶金自动化》1995,19(4):9-13
本文介绍鞍钢半连轧厂精轧过程自动化主要系统,包括精轧材料跟踪,精轧控制模型和冷却控制。  相似文献   

3.
宝钢2050热轧过程厚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宝钢热轧2050精轧过程控制计算机中原有相关程序的研究,并结合过程计算机中的控制方法及其模型公式,分析了现场生产中精轧带钢厚度的静态设定、动态调整以及自适应反馈的整个闭环控制过程,将有助于宝钢自主进行2050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航辉 《冶金自动化》1994,18(3):19-22,34
本文介绍了鞍钢半连轧精轧段影象系统的内部程序结构,影象系统和外界系统关系,系统功能和其主要程序,从中可以了解精轧段影象系统在过程自动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热轧矽钢片的开轧、终轧温度,在轧制生产过程中,是生产工艺中的很重要的工艺参数。因为钢坯在加热过程中,其加热温度掌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轧制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如产品的粘结程度、厚薄公差值等。我厂在矽钢片的轧制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轧辊低温轧制和轧制成品急冷新工艺。为确保新工艺的贯彻实施,根据工艺的要求,我们对开轧、终轧、成品急冷温度的检测,提出一种可靠的手段。 二、生产及检测系统简介  相似文献   

6.
加热炉待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  陈海耿 《工业炉》1998,20(4):29-32
本文对加热炉待轧过程进行了数学模型的研究。根据不同待轧时间,运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最小值原理提出相应合理的待轧策略,以尽可能地减少待轧时加热炉的燃料消耗和钢坯的氧化烧损,提高产品的加热质量。  相似文献   

7.
建立轧钢生产过程各工序的高精度数学模型是集成控制技术在轧钢自动化生产中能够取得良好控制效果的基础,为此详细分析了中厚规格钢坯轧前及粗轧阶段的温度变化机理,并针对轧前及粗轧过程分别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的温降差分数学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解析计算的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8.
梅山热轧板厂轧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全面改造,实现了对轧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系统自投运以来,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画面清晰,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棒材轧制控制冷却工艺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唐钢一轧厂棒材轧后水冷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构成,系统调试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带钢头尾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同,导致带钢全长进入精轧时温度不一致,如果带钢全长都按照和带钢头部相同的设定值,则终轧温度头尾温差就会很大。为了保证带钢全长温度均匀,保证带钢物理性能一致,需要对带钢全长温度进行控制。在精轧轧制过程中,对带钢进行分段采样和跟踪,通过终轧温度前馈和反馈控制两种方式来进行。温度前馈控制是由L2系统的终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楔横轧工艺的特点,推导了椭圆轴在轧齐过程中螺旋斜锥体大端半径随轧件转角变化的旋转公式.通过对轧齐过程的分析,获得了各阶段的体积公式,并依据体积平衡原理得到了椭圆轴直角台阶轧齐曲线.最后采用刚塑性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椭圆轴的轧齐过程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同时验证了曲线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轧制力在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国明  李明雷  肖宏 《钢铁》2011,46(5):49-52
  针对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轧制力在线模型预报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模拟了板坯热连轧粗轧区立轧过程,分析了板坯立轧过程轧制力预报精度低的原因。通过对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板坯立辊轧边时计算变形程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回归得到了适合板坯立轧轧制力计算的外端应力状态影响系数公式,进而得到了新的轧制力计算公式。经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明显提高了立轧轧制力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供水厂轧区泵站供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对系统进行改造,本文详细介绍了变频调速方案、系统选型、系统功能并对调试过程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轧带钢精轧过程中传热关系的分析,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带钢精轧过程二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唐钢热轧生产线的实际条件,对精轧过程中影响该模型温度场的轧制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优化了模型的建立,提高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郭利 《河北冶金》2005,(1):48-49
介绍了宣钢第一轧钢厂热带车间热带精轧过程中烟气除尘系统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6.
加热炉待轧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详细分析了宝钢线材加热炉热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分别建立了短期待轧和长期待轧控制数学模型,实现了待轧过程的在线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直角台阶的轧齐一直是楔横轧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内直角台阶的轧齐曲线公式和算法不适合小台阶的生产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改进几何模型,针对内直角小台阶的螺旋体体积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根据楔横轧工艺的特点,比较轧件初始半径与对应辅助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指出了二辊轧齐过程中内直角小台阶的判断条件。根据轧件大端半径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将轧齐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通过对小台阶螺旋体的分块,将其近似成三个规则体积的组合,推导出了轧齐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体积公式。依据体积平衡原理和楔横轧模具特点,得到了二辊楔横轧内直角小台阶随轧件旋转角度变化的轧齐曲线。最后采用刚塑性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一定断面收缩率范围内的轴类件进行楔横轧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轧齐曲线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小断面收缩率轴类件直角台阶成形时展宽角应尽量取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提高我国输油、输气管线用热轧板卷的韧性出发,探讨了在热轧宽带钢连轧机上生产低碳高强度微合金X60~X65级管线钢的优化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制度,研究了热变形过程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轧后冷却过程中相变规律,以及整个加热、轧制、冷却、卷取过程中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固溶与析出行为。结果表明,该实验用钢的合理控轧控冷工艺为:奥氏体化温度为1200℃,粗轧区开轧温度为1150℃,终轧温度为1050℃;精轧区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为860℃,轧后冷却速度为15℃/s,卷取温度为550℃。采用上述工艺,宝钢生产的X60~X65级管线钢板的冲击韧性值提高了1倍以上,其综合性能达到或接近日本进口钢板的实物水平。  相似文献   

19.
热轧生产线上板带的跟踪主要是通过L1的跟踪来实现.轧线仿真功能即生产中常用的模拟功能,模拟可分为全线模拟和局部模拟两种.本文涉及的主要是宝钢1780轧线跟踪系统的主要组成、功能以及实现的过程,以及轧线仿真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武钢二热轧CC-DHCR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婧  李苏剑  翁卫兵  常志明 《钢铁》2002,37(10):74-77
以正在建设的二热轧为背景,开发出武钢二热轧CC-DHCR生产仿真系统。通过系统分析、功能设计、实例的仿真,对武钢二热轧CC-DHCR生产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