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开展东江惠州段主要城市河涌水质监测评价是保护东江水资源的重要工作举措之一。在2018—2020年对东江惠州段主要城市河涌进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了解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提出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东江供水安全提供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莫小平 《人民珠江》2005,(1):63-63,68
对东江惠州市内主要干支流BOD水质模型参数的估算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室内实验方法估计出河流中BOD的耗氧系数,并通过方差分析检验参数估计的可靠性。BOD水质模型参数的获取,为建立东江各干支流河流水质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以跨区域引调水工程的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为例,介绍原水供应水质保障体系的建立在饮用水源预警和应急水质检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惠州市位于东江流域,可能存在水资源承载能力四种超载情况。按照《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技术大纲》对惠州市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要素评价,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超载的原因,对于在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探索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东江流域2008~2009年枯水期水资源调度工作中水质监测部分的工作成果入手,分析了调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虾村至博罗河段主要污染源,选择氨氮作为主要污染因子,时实施调水前后历史同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本次调水对改善东江中下游枯水期水质状况有显著效果,并提出进一步改善枯水期水量调度水质部分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江在居民供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选取下游7个断面,利用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数据,通过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碱度、总硬度、氯化物共6项指标的浓度进行趋势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东江下游的水质呈现"低硬度、低碱度"的特点;(2)所提供断面的数据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III类水的要求;(3)部分断面的浓度变化趋势虽有显著地变化,但变化波动较小,其中碱度的升高对出厂水的p H值满足出厂水供水要求具有正面作用,而部分断面高锰酸钾指数的升高则应引起重视;(4)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在水质浓度预测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5)在东江水质管理机制方面,政府应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水源水应急管理体系,以便东江流域为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加安全的供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东江干流惠州市区段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鹏书  张文志 《人民珠江》2006,(3):53-54,65
根据东江干流惠州市区段的水质现状和排污口污染现状对其进行水环境现状评价。确定该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的一维数学模型,进行污染源概化,确定参数,计算出该河段CODcr和氨氮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客观反应淮河流域省界水质状况,加强省界水质监督管理,本文对照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确定的省界水质目标,对2005年淮河流域跨省河流省界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对省界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对策建议,同时对国家确定的25个省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宁 《广东水利水电》2009,(8):45-46,49
建设东江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是东江分水方案的重要保障,该文论述了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天津市卫河水质状况,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利用1994-1999年的水质资料,对卫河各段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官厅水库水质污染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厅水库于1973年就开展水质监测工作,采用了目前国内较常用的均值型污染指数法评价模式,对水库多年来的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认为水库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但耗氧物质及氧平衡指标常出现超标现象,官厅水库泥泥淤积极为严重,泥沙颗粒对水中化学物质等的吸附能力很强,对水质产生多大影响等课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东江三角洲水环境综合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原感潮河网河道密集、水动力学条件复杂,不同条件下水环境状况及影响比较难模拟和定量评价。利用M IKE11软件建立东江三角洲水环境综合模型,可充分利用三角洲河网实测资料建立流域水力学模型、主要污染物运移规律和自净、富集规律的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利用其进行东江下游及三角洲供水水源保证工程不同布置方案实施前后对东江三角洲区域水环境影响效果模拟分析。通过应用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模拟东江三角洲在不同条件下的水环境变化,评价结果可以为该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水量调度要求,针对东江干流梯级较多的特点,利用一维水动力学演进模型和一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构建东江流域水质控制模型,模拟计算现状三大水库调度下有无梯级电站组合情况下的电站附近断面污染物浓度分布,提出在现状三大水库按照防洪供水兼顾发电原则进行调度情况下,各梯级电站"来多少放多少"的水量调度原则和水量水质监控系统中应重点监控梯级电站的坝前水位。  相似文献   

14.
西枝江为东江第一大支流,其中游水质尚能保持在Ⅱ类水质,但在下游由于淡水河汇入造成水质下降为超Ⅴ类。淡水河是直接影响西枝江下游水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东江水质。该文运用多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西枝江流域的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等进行评价,得出西枝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结合西枝江流域的污染情况,提出了今后对西枝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期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时晓飞王桂玲(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050031)目前水质监测规范规定,河道水质站1年内取6~12次水样进行分析,因此在“水质简报”和“水资源公报”编制中常以月、汛期、非汛期和年的平均值对水质进行评价,这样做是否符合河道...  相似文献   

16.
远距离引水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解决供水水源不足的主要途径,但远距离引水存在着水质风险。本论文主要研究原水在远距离传输工程中的变化规律,为从源头控制水质变化风险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10月、2005年10~11月对深圳东江水源工程沿程东江泵站、西枝江、永湖泵站、獭湖泵站、西丽水库的污损生物沼蛤、藻类、沉积泥沙、微生物膜进行了调查研究;2004年4月~2005年12月对梅林水厂集水井污损生物沼蛤进行了监测调查;2003年11月~2005年12月对东江水源工程沿程东江泵站、西枝江、永湖泵站、獭湖泵站、西丽水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主要研究了污损生…  相似文献   

17.
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质评价研究中,选用CODMn、NH3-N和TP等9个指标构建云模型的特征数,利用Critic法推求各因子客观权重后采取最大确定度来判定水质的综合评价等级,对2004-2010年东江干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选取东岸断面评价结果与由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东江干流水质综合评价多为Ⅰ~Ⅱ级,这与实际水质相符,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吻合程度为96.6%,表明基于云模型的地表水体水质评价方法合理可行,且能更为直观的表述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18.
东江下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东江下游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及表层沉积物中As、Ni、Pb、Cd、Cu、Zn、Cr和Hg的质量比,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东江下游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明显,Cd的地积累指数对应的污染程度为极强;Hg为中—强;Cu、Zn在东江干流为中,在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东江下游区段(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接近或超过300,表明重金属引起的东江下游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了重度;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类物质主要是Cd、Hg和Cu,其危害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东江下游枯水期水质堪忧,Hg已超出地表水Ⅲ级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清平水库主要为德阳市工业和生活的供水水源,在兴建前对河道水质现状实施监测,并对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对水质建成后的水质变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96年淮河流域省界河段以及淮河干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结合雨情、水情对1996年与1995年水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