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洪斌 《炼铁》2013,(1):14-19
结合首秦2座高炉炉体冷却壁的使用及管理实践,阐述了1号高炉炉体冷却壁的破损原因和2号高炉炉体铜冷却壁的使用经验,并总结了首秦高炉炉体冷却制度的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2.
宝钢二高炉随着炉龄增加仍维持高冶炼强度、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高炉现阶段冷却需要,冷却板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到二高炉的长寿;通过对炉体冷却系统改造,提前实施大修时的部分水系统项目,增加妒体冷却板水量、提高水压,强化对炉体的冷却,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1号高炉炉体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宝钢1号高炉改造性大修设计中,在设计高炉炉体各部位结构时,对炉体耐材砌筑、冷却结构、冷却水系统、炉体检测及炉体辅助设备等方面所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首钢3号高炉炉体冷却制度的现状及冷却壁破损情况,并从炉体传热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冷却壁破损的原因及高炉操作对炉体冷却制度的影响,提出了炉体冷却制度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宝钢3号高炉炉体冷却系统采用了新型冷却壁冷却技术。设计原理上根据炉体各部位的工作条件采用不同结构型式的冷却壁。还介绍了炉体冷却水系统的配置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本溪钢铁公司4#高炉炉体大修设计中为延长高炉寿命所采用的技术。详细分析了炉体冷却系统、冷却设备以及软水密闭循环检漏系统的设计 。  相似文献   

7.
宝钢3座高炉持续高强度冶炼、高煤比生产,原设计炉体冷却水量已不能满足各高炉冷却需要,随着炉龄增加,冷却器破损数、炉皮发红现象增多,影响高炉的长寿。通过高炉大修和高炉冷却系统的在线改造,增加炉体冷却板、冷却壁的冷却水量,提高水压,改善循环水水质,强化对炉体的冷却,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柳钢8号高炉炉体冷却结构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保证了高炉的高产、优质、低耗、长寿。介绍了柳钢8号高炉炉体冷却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型高炉的长寿技术是世界各国高炉界长期研究的课题,本钢北营公司2850m3高炉采用了当今钢铁行业先进的技术及设备,炉体100%冷却、炉体关键部位选用铜冷却器、选用适合高炉不同部位、不同工况的内衬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完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为高炉长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有效容积为5500m^3,一代设计炉龄为25年,为实现高炉长寿,1号高炉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长寿技术,如采用合理的高炉炉型、选用热压小块碳砖复合炉缸和综合炉底以及薄壁炉衬结构、炉体冷却系统采用铸铁一铜冷却壁及砖壁合一的镶砖冷却壁结合的炉体全冷却结构和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装备先进的炉体监测系统和高炉专家系统等,使其具备了实现一代设计炉龄的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杭钢高炉炉体冷却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高炉冷却结构和不同材质冷却壁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经多年探讨和发展,杭钢高炉炉体长寿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沙钢5800m3高炉炉体系统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以"先进、实用、可靠、经济、环保"为原则,结合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特点,在高炉炉体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长寿的技术,特别是在高炉内型、炉体框架、冷却设备、冷却系统、高炉内衬的选用及各种检测手段的设计上更加完善、合理.  相似文献   

13.
宝钢1号高炉改进性大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 《钢铁》1998,33(4):1-4,8
介绍了宝钢1号高炉改造大修设计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高炉一代炉役设计寿命由8年提高到12年并争取达到15年时在炉体各部位结构设计中,如炉体耐材砌筑、冷却结构、冷却水系统、炉体检测及炉体辅助设备等方面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济钢第一炼铁厂高炉炉役后期炉体冷却设备损坏的状况,采用炉体安装冷却棒强化炉体维护的措施,介绍了冷却棒的安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高炉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八钢A高炉(2500m3)优化冷却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在分析高炉炉体冷却能力不足的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优化冷却的措施,使A高炉的炉体冷却效果明显改善,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1,煤比稳定到140kg/t.  相似文献   

16.
高炉循环水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炉炉体、热风阀冷却循环水系统水处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7,(4)
对一种新型高炉炉体冷却结构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在板壁结合结构的基础上,将铜冷却条和冷却壁组合在一起.开发了一种组合式冷却壁结构,并应用在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形成了一种新型炉体冷却结构。新型炉体冷却结构吸收了板壁结合和铜冷却壁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应用在450m~3、660m~3、1080m~3等高炉上效果良好,渣皮稳定,投资较低,为高效长寿高炉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韶钢7号高炉(2 500 m3)在生产近8 a以后,炉体出现了炉缸侧壁温度升高、铜冷却板烧损、炉体涨高及炉皮开裂、冷却壁管头拉裂和烧损等现象,通过采取了优化操业、控制入炉有害元素、加强冷却设备管理、加强高炉炉缸维护等措施,改善了炉体状况,为高炉后期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八钢新区2500m3 A高炉,炉体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板壁结合、炉体全冷,冷却壁多,创新型、快捷的高炉冷却壁的破损检漏利于高炉的顺行、稳定和一代炉龄长寿。  相似文献   

20.
朱仁良  陶卫忠 《炼铁》2004,23(5):1-5
对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的现状及炉体冷却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更换S-3段冷却壁的必要性。重点对更换S-3段冷却壁过程中一些主要的高炉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如降料线操作、炉渣调整、休送风控制等,并阐述了更换S-3段冷却壁后高炉炉体冷却实际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