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硝基取代的卟啉是合成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单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硝基的强吸电子性,使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难度加大。本文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合成了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并进一步合成了其金属配合物(Mn,Zn)。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不同产物的紫外、红外谱图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卟啉配体相比,金属卟啉的分子对称性有所提高,吸收峰的数目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2.
酰亚胺化合物在有机光化学反应和合成大环化合物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卟啉酰亚胺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C60对-硝基苯甲醛和甘氨酸为原料合成得到2-(4-硝基苯基)吡咯烷[3’,4’:1,2][60]富勒烯1.通过正交试验对产物1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反应物计量比、温度、时间和溶剂体积等对产物1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产物1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计量比为1:2:4、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8h、溶剂甲苯体积为80mL,此时产物1产率可达到79.6%(以消耗的C60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检测手段对合成产物1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新型光敏剂,利用1-萘酚和2-硝基-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反应,合成了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产率达70%以上,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和镍卟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的抑菌活性,发现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镍卟啉具有一定的光敏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酰亚胺化合物在有机光化学反应和合成大环化合物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卟啉酰亚胺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2-硝基四取代基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简称2-NO2MTRPP)与对苯二酚直接合成2-(2,5-二羟基苯基)MTRPP(简称2-氢醌卟啉)的反应中,原料锌卟啉配合物的产率明显低于其它金属配合物;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羟基时,产率大幅提高;当四个中位苯环的对位存在甲氧基时,产率下降.中心离子的配位键、中位苯环取代基的结构特点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及至反应机理等途径对相关反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氯仿为溶剂,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对苯二甲酰氯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双卟啉化合物,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化合物具有卟啉自由碱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新型光敏剂,利用1-萘酚和2-硝基-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反应,合成了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产率达70%以上,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铜卟啉和镍卟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的抑菌活性,发现2-(1-羟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镍卟啉具有一定的光敏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卟啉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卟啉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例如羧基可以提高其水溶性。本文利用琥珀酸酐对单氨基四苯基卟啉进行了修饰,将一个羧基引入卟啉分子。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为首次报道。元素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同时,报道了产物4-氧代-4-((4-(10,15,20-三苯基-21H,23H-卟啉-5-基)苯基)氨基)丁酸的溶解性质。  相似文献   

10.
含偶氮苯基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对甲氧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偶合、取代反应以及酯化反应,合成2种含偶氮苯基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4-[4-(4-甲氧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4-[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所合成的单体及反应中间体进行结构表征,并探讨合成反应条件.通过UV-Vis吸收光谱研究其紫外特征,其结果表明,由于引入柔性的丁基,含偶氮苯基团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紫外吸收峰均没有发生明显位移.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新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次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不对称卟啉化合物-meso-四苯基-(4-苯乙酰胺基苯并)三苯并卟啉锌Zn(TPBTP)。采用甲基丙烯酰氯的方法的方法,合成了又一种新的卟啉化合物-mseo-四苯基-(4-甲基丙烯酰 在苯并)三苯并卟啉锌Zn(TPBMP)。  相似文献   

12.
1-氨基-2-羟基-6-硝基-茚可作药物和农药的中间体.以1-茚酮为原料,经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脱水反应、环氧化反应、氨解反应得到1-氨基-2-羟基-6-硝基-茚,反应总收率为20.4%.通过偶极计算,我们确定了硝化产物主产物6-硝基-1-茚酮和副产物-4-硝基-1-茚酮,并通过柱层析对其分离;在环氧化反应中,使用m—CPBA作为环氧化试剂收率远高于其他过氧酸;目标产物后处理方法为,用重结晶代替柱层析.各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确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不同的偶合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1)以自制的单偶氮安替吡啉变色酸和对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一个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显色剂[2 (4 甲酰基苯偶氮) 7 (4 安替吡啉偶氮) 1,8 二羟基萘 3,6 二磺酸],产率为63.1%.(2)以自制的对甲酰基苯偶氮变色酸和4 氨基安替吡啉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上述目标化合物,产率为52.6%.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4.
卟啉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使其在很多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在通常在卟啉上做修饰以获得更优的性能。以氨基苯基取代的卟啉化合物作为二胺单体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为二酐单体,以苯甲酸为溶剂,通过反应合成粗产品新型的聚酰亚胺材料,用丙酮和氯仿洗涤得到纯产品,并进一步合成了Zn-卟啉聚酰亚胺。采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主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经验归属,以及原料与产物的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聚合产物是以卟啉骨架结构为主要聚合单元的聚酰亚胺类共聚物。  相似文献   

15.
卟啉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使其在很多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在通常在卟啉上做修饰以获得更优的性能。以氨基苯基取代的卟啉化合物作为二胺单体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为二酐单体,以苯甲酸为溶剂,通过反应合成粗产品新型的聚酰亚胺材料,用丙酮和氯仿洗涤得到纯产品,并进一步合成了Zn-卟啉聚酰亚胺。采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主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经验归属,以及原料与产物的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聚合产物是以卟啉骨架结构为主要聚合单元的聚酰亚胺类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7,13-二烯-18-枞酸的提取与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arris和Sanderson法从我国南方松香中提取和纯化得到(-)-7,13-二烯-18-枞酸,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新型桥联卟啉化合物,以三聚氯氰分别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Ⅰ)、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铜卟啉(Ⅱ)和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钴卟啉(Ⅲ)为原料,合成了单取代的三嗪环卟啉化合物(Ⅳ,Ⅴ),进而合成了两种新型含有三嗪环的桥联卟啉化合物(Ⅵ,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等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主要的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中位-5,15-二(4-氨基苯基)-10,20-二苯基卟啉(TPP-NH2—2O)、癸二酰氯(TDC)和对苯二甲酰氯(NMP)为原料,以三乙胺(TEA)为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复合溶剂,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并进一步合成了Cu、Zn两种金属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图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主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图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和不同产物的红外谱图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是以卟啉骨架结构为主要聚合单元的酰胺类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9.
以氯乙酸和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及带水剂,合成氯乙酸甲酯,收率达到85.1%.以氯乙酸甲酯和替加氟为原料,甲醇钠为缚酸剂,甲醇为溶剂,合成了3-(甲氧基羰基甲基)替加氟产品,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反应条件,收率为78.0%,产品结构经IR,^1H NMR,GC—MS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