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FWEC)D-10D钢球磨煤机枢轴顶举和润滑油系统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油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串流连续流量分配器、顶举电磁阀、液压隔离器如何共同作用,实现启磨前的枢轴顶举用油和磨煤机正常运转时的润滑用油的正常供给。在磨煤机枢轴顶举和润滑油控制系统中,主要说明低流量保护在顶举、润滑油系统中的应用,即低流量保护如何实现联泵及至停运磨煤机,并对一些特殊继电器进行了工作特性分析。在该系统中,采用更准确、更可靠的流量信号应用于双泵油系统是其独特的设计,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韶关发电厂4号机组于1969年9月投产,其锅炉的制粉系统配备2台DTM250/390球磨机。其中甲磨煤机在1996年9月运行中,两主轴瓦出现摆动现象,伴随着回油温度偏高,停运检查发现磨煤机筒体鼓包严重、轴颈变形、轴心偏离,严重威胁磨煤机的安全运行,影响了制粉系统的出力和机组的发电量。针对上述问题,对该磨煤机的筒体大面积鼓包进行挖补,严重变形给予校正。  相似文献   

3.
锅炉正常运行时启停磨煤机不投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北仑发电厂2号锅炉正常运行时启停磨煤机需投油造成电厂助燃用油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锅炉正常运行时不投油启停磨煤机的设想.经过不同的磨煤机运行组合下炉膛温度的测量,以及不同炉膛温度下煤粉气流温升的理论计算,进行了不同磨煤机运行组合工况下的磨煤机启停试验,实现了在不投油条件下4台磨煤机运行时启动第5台磨煤机和5台磨煤机运行时停运1台磨煤机.减少了电厂的助燃用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电厂所用低速筒式磨煤机的大瓦轴封渗油一直较为严重。实际运行中 ,为消除此渗点需要经常更换轴封内的羊毛毡 ,导致工作量大 ,渗漏点难以根治 ,且还浪费了大量的羊毛毡。因而 ,磨煤机大瓦轴封渗油问题成了一个较难处理的工作。1 现状调查华能德州电厂Ⅰ、Ⅱ期工程所用磨煤机的型号为DTM350 /60 0。从设备投产以来 ,大瓦渗油问题就非常严重。在现场运行中的 1 6台磨煤机中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大瓦轴封渗油问题。其中 ,以 1号炉D磨煤机前瓦外侧轴封渗油现象最为严重。对此 ,除经常更换羊毛毡外已做过多次渗漏治理工作 ,主要工…  相似文献   

5.
330 MW汽轮机顶轴油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汽轮发电机组过大的启动力矩和盘车力矩,防止轴承磨损,其支持轴承常采用"静压升举,动压运转"的工作模式,即在机组启动前、停机前,顶轴系统投入运行,然后启动盘车电机盘动转子,以使转轴在静压润滑下惰走、盘车,顶轴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设备安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郑福国 《电力设备》2005,6(6):70-72
针对华能德州电厂三期锅炉运行中备用磨煤机启停助燃油消耗大的问题,分析了燃烧器的结构、性能及炉膛温度。提出了备用磨煤机不投油启停的观点。经过试验及长期运行的实践表明,在锅炉稳定运行时可以实现备用磨煤机不投油启停,减少了大量燃油的消耗,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磨煤机泵启停程序中的火焰联锁作了适当调整:当机组负荷高于360MW时,备用磨煤机允许不投油启停;当低于360MW时,为确保安全仍需油枪点火助燃。这对配备旋流燃烧器及双进双出制粉系统的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减少备用磨煤机启停助燃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钢球磨盘车转速低的特点,在磨煤机后空心轴轴套上架车刀,开启盘车,使车刀随磨煤机转动,车削主轴承座内口,使轴承座内口直径变大、空心轴能够自由膨胀,解决钢球磨膨胀间隙过小的问题,避免了磨煤机顶大罐;且根据车削后的形状,与厂家联系制作特殊密封处理。运行3年后,无异常情况发生,且密封完好,主轴承座无渗油,说明此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发电机组的容量增大,参数增高,机组对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制粉系统磨煤机动作可靠、准确的断油保护有待研制并投入。我厂~#1~~#6炉制粉系统系钢球滚筒式磨煤机,原来只具备磨煤机高位油箱油位联锁保护,由于高位油箱出口一次门正常开度只1/3,加之炉房振动大,出口一次门有跟随振动而渐渐关闭的现象,加之运行人员又未及时检查等原因,曾多次造成磨煤机烧瓦事件。另外,油质不佳存在下油  相似文献   

9.
沙角B电厂锅炉正常运行时起停磨煤机需投油稳燃造成电厂燃油消耗大.对此,在1号炉进行了不投油起停磨煤机试验.结果表明,在锅炉现有日常运行模式下,炉膛温度大于煤粉气流在离开燃烧器出口1.0 m处稳定着火所需温度,起动磨煤机对应的燃烧器爆燃产生的压力不会对炉膛负压造成大的影响.因此,可安全实现不投油起停磨煤机,仅此每炉每年可节约磨煤机起停助燃油约300 t.  相似文献   

10.
郭承模 《湖北电力》2005,29(Z1):91-93
燃油系统首次投运过程中,供油泵出口油压低,远远达不到其额定压力.检查设备后,发现油罐里的浮筒没有处于正常位置,通过强力拉动浮筒,使枢轴变灵活,再通过赶空气、关小PCV阀的开度,成功使得泵的出口压力正常.  相似文献   

11.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运行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欣  李景植  束继伟  曲文生 《黑龙江电力》2001,23(6):397-399,439
介绍了美国Svedela公司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技术特点,该型磨煤机研磨能力强,可调范围广,响应迅速,但在合肥二电厂调试中,经常发生系统堵煤,影响该型磨煤机正常技术性能的发挥,究其原因,煤的全水分偏大,建议改变磨煤机入口结构。  相似文献   

12.
墙式燃烧锅炉磨煤机启停不投或少投油方式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昌 《热力发电》2005,34(12):6-8,3
通过对煤粉气流爆燃产生的条件、爆燃后所产生的压力扰动等的分析,探讨磨煤机启停不投或少投油的安全性。同时,认为现行的磨煤机启停投油及其规程已不适应目前中大型直吹式墙式锅炉的磨煤机启动,并建议尽快建立与磨煤机启停不投油或少投油方式相适应的新规程。  相似文献   

13.
1 中速磨存在的问题 长山热电厂对2台HG410/100-6型燃油炉进行油改煤改造,制粉系统采用英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8.5E-9型中速磨,每台锅炉配备3台磨煤机,2台运行1台备用或检修。磨煤机出力为30 t/h,转数为40 r/min。投产以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 磨煤机减速机基础下沉 由于在油改煤工程时施工质量原因和中速磨煤机设备的特殊性,整个碾磨件及异常动负荷约280 t,均由中速磨的减速机承担,造成基础下沉,使驱动电机和磨煤机的联轴器在非同心状态下运行,由此对轮经常脱开,弹簧磨断。1.2 磨煤机喉部衬板频繁脱落 由于煤…  相似文献   

14.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玲 《上海电力》2005,18(6):639-640
吴泾热电厂11号机组(300MW)顶轴油系统投运10多年来,频繁发生故障,成为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介绍了利用机组第3次大修机会.对整个顶轴油系统实施全面改进的经验。重点分析了导致顶轴油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叙述了对原液压系统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改进后的效果。通过顶轴油系统改造.机组运行平稳,顶轴油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并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新闻 《电力建设》2006,27(12):49-51
等离子点火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燃煤锅炉点火及助燃技术。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安装的210MW机组装有等离子点火系统。在调试和试运行中,遇到等离子点火系统的供电电源设计不当;启动电动给水泵时等离子发生器灭弧和跳磨煤机;油、煤火焰检测混淆;运行时等离子燃烧器挂焦超温;等离子燃烧器从“正常模式”切换到“等离子模式”时跳磨煤机;磨煤机无暖磨程序等问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对相关的逻辑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的减速器渗漏油部份,分析了渗漏油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渗漏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气化微油点火原理及系统组成,以广东某电厂2台600MW超临界锅炉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气化微油点火技术实现锅炉冷态直接投煤,介绍了磨煤机A和磨煤机C的操作技术,并指出了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D-10D 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调试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邹县发电厂5号、6号锅炉D-10D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调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这种磨煤机的运行特性,提出了调试中的关键问题,并提供了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为节约锅炉高负荷阶段启停磨煤机所耗的燃油,提出了不投油启停磨煤机的设想。经过不同磨煤机运行组合方式下炉膛温度的摸底测量,以及不同炉膛温度下煤粉气流温升的理论计算,成功完成了不同磨煤机运行组合工况下的磨煤机启停试验,即4台磨煤机运行时不投油启动第5台磨煤机、5台磨煤机运行时不投油停运1台磨煤机,有效减少了助燃用油。  相似文献   

20.
燃煤锅炉钢球磨煤机的主轴承,一般都采用独立的压力油循环系统润滑。由于这种系统比较复杂,管路及附件多,接头处易漏油。在油量调整不当及轴承端部密封不严时,漏油更加严重,不仅增大了油的损耗而且还浸蚀磨煤机的基础。有时还会发生油管堵塞、油门关闭等故障。实践证明,轴颈圆周速度低于1.5米/秒的钢球磨煤机的主轴承,是可以采用非液体摩擦方式润滑的。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电厂将钢球磨煤机主轴承改为油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