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六氯化钨和乙醇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非晶态电致变色薄膜,研究了WO3薄膜的结构,化学组成,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非晶态WO3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WO3 薄膜 ,并在 1 5 0~5 0 0℃的空气环境中将薄膜进行了热处理 ,用SEM、XRD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 ,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和电致色性质的影响 ,讨论了薄膜的致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六氯化钨和乙醇为主要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 非晶态电致变色薄膜, 研究了WO3 薄膜的结构、化学组成、电致变色性能, 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非晶态WO3 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4.
用等离子激活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了SnO2超微粒非晶薄膜。X-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SnO2中的O/Sn经超过化学计量比。n-Si和SnO2/n-Si的表面光电压谱显示,SnO2薄膜的处理条件不同,光电压响应所需光强也不同。将SnO2薄膜沉积在n-Si上,可使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3个数量级以上,并且也能使n-Si光电流和光电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TiOSO4·nH2O为原料,制成TiOSO4-H2O-乙二醇系溶胶,然后浸涂制备TiO2薄膜.研究了此TiO2薄膜的形成过程、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600℃热处理得到的TiO2薄膜为锐钛矿相,底层小颗粒与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附着.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法制备WO3—TiO2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掺杂TiO2的WO3电致变色薄膜,并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装置,分光光度计、X-Ra6衍射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指出了掺杂一定量的TiO2可有效地稳定氧化钨溶胶,提高薄膜的循环使用寿命,同时也使薄膜的变色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旋涂法成功地在MgO,SrTiO,Si单晶片,石英玻璃和镀Pt硅片衬底材料上制得了高取向或多晶具有钙钛矿结构的Pb1-xLaxTi1-X/4O3(PLT)铁电薄膜。讨论了Ti-OI,OⅠ-Ti-OⅡ和Pb(La)-(TiO)伸缩和弯曲振动铁电软模的红外吸收谱。实验表明:衬底材料对薄膜的显微结构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PCVD-Ti(CNO)薄膜的性能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i(CN)薄膜内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i(CN)薄膜内加入氧后可以消除薄膜的柱状晶结构,薄膜的断面呈致密的纤维状组织。随着反应气体中空气或CO2气体流量的增加,Ti(CNO)薄膜的硬度呈上升趋势,并在空气的流量为40mL·min-1或CO2的流量为15mL·min-1时(分别约占气体总量的15%和6%),薄膜的硬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用无水SnCl4和SnCl4·5H2O为原料,用热喷涂法制备SnO2薄膜,在基片温度为530℃时,制得薄膜的X-射线,SEM图及其光电性质.总结出含H2O的SnCl4制得的薄膜生长速度快,电阻率低,两者在结构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了溶胶-凝胶技术制备Pb(1-x)LaxTi(1-x/4)O3的铁电陶瓷膜时催化剂、溶液浓度在室温下对形成溶胶和凝胶的影响规律;用约外光谱研究了成胶机理;用该技术成功地在(100)Si单晶衬底上制备出了均匀、无裂纹且具有钙铁矿结构的PLT晶态薄膜。  相似文献   

11.
聚苯胺(PAn)薄膜的重要性能之一是电致变色,在信息显示器、电致变色玻璃(智能窗,Smart Window)、电色信息存储器、无眩反光镜、军事伪装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具有原料易得、化学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势,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分析了聚苯胺的结构、掺杂和性能特点,讨论了聚苯胺薄膜的电致变色机理,综述了聚苯胺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领域,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市场化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Li2O-Al2O3-SiO2三元玻璃系统中,加入晶核剂TiO2、ZrO2,通过热处理,制备出了主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的透明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SEM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玻璃热膨胀系数,并和原始玻璃作了对比,讨论了热处理制度、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Li2O-Al2O3-SiO2三元玻璃系统中,加入晶核剂TiO2、ZrO2,通过热处理,制备出了主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的透明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SEM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玻璃热膨胀系数,并和原始玻璃作了对比,讨论了热处理制度、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溶胶-凝胶工艺中溶胶陈化时间,热处理工艺条件和衬底材料对PLT10(Pb0.9La0.1Ti0.975O3的简称)薄膜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Si单晶基片上制备的PLT10薄膜为钙钛矿结构的多晶陶瓷膜;在(100)SrTiO3衬底上制备的PLT10薄膜为(001)择优取向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单晶膜,(001)择优取向度高达0.95。溶胶陈化时间愈长,薄膜择优取向度愈高。热处理温度越高,PLT10薄膜钙钛矿结构发展越充分,薄膜晶粒尺寸越大。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TEOS-EtOH-H2O-HCl体系原料,应用低温合成技术,成功地在玻璃在底上制备了完整透明的SiO2薄膜。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及理化检验。结果表明,无序SiO4四面体网络已经形成,薄膜的固体物理状态可控制的晶态,非晶态,并赋予基底优良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在石英玻璃和硅片衬底上制备出Ge-SiO2复合薄膜,然后在真空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利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UV/VIS/NIR透射和反射谱、变温电导测试等手段对薄膜的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在薄膜中形成Ge纳米颗粒,Ge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度约5.0nm时,薄膜的光学带宽约1.42ev,电导激活能的最小值约为0.43ev。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柱状晶结构的钛薄膜,研究了磁控溅射电流和基底温度对溅射钛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柱状晶结构对后续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晶型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磁控溅射电流的增大,钛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加,致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溅射电流过大过小都会降低薄膜的致密度;在300~450℃的温度区间,随基底温度的升高,钛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加,致密度增加,柱状晶结构更均匀.将磁控溅射获得的钛薄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结果发现:排列致密的柱状晶钛薄膜有利于生长TiO2纳米管.  相似文献   

18.
ITO衬底上PZT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ol- Gel 锆钛酸铅(PZT) 溶胶, 在CVD 法沉积生成的掺锡氧化铟(ITO) / 玻璃衬底上旋转涂胶成膜。经快速热退火(RTA) 处理后, 用X 射线衍射(XRD) 测试了膜的结晶取向, 用RT66A 测试了膜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 Sol- Gel PZT膜在CVD 法生长的ITO 衬底上能正常结晶, 但结晶温度比在Pt 衬底上略高, 结晶取向以< 110 > 为主取向。ITO 衬底上厚度为0-64 μm 的PZT 膜的漏电约为5 ×10 - 7 A/m m2 , 比Pt 衬底上高不到一个数量级。8 V 时膜的有效介电常数Kef 约1 380 , 剩余极化强度Pr= 13 μC/cm2 , 与Pt 衬底上无明显差别。CVDITO/ 玻璃衬底可取代昂贵的Pt 衬底作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膜,分析了热处理温度对WO3薄膜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热处理温度下WTO3膜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超导体相YBaCu3O7-Y的晶体结构与含氧量、温度的关系,正确制订了YBaCuO超导靶材的烧结工艺-预烧温度、烧结温及冷却速度,从而为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制高Tc、大临界电流密度Jc的超导薄膜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