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MSP430系列单片机、GPS模块和GSM模块为核心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性能的移动终端系统。文章提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从层次化的体系结构、结构化的硬件和模块化的软件方面分析了系统设计过程,实现了通讯、定位、报警以及监控中心无线遥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论文介绍了一种采用集成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微控制器技术,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移动通信GSM网络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而构建的车载移动终端重大交通事故及安防防盗远程报警系统和监控平台。若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安全异常状态,将实时传送关键有效事件报告,便于监控中心和客户及时处理,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在车辆与监控中心之间搭建起迅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通道。  相似文献   

3.
基于MSP430F149的车载监控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TI公司的MSP430F149单片机的车辆监控终端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结合GPS车台,对多任务进行实时处理,实现通讯、定位.报警以及监控中心无线遥控等功能.监控中心从终端发送的信息中解析出数据与GIS进行地图匹配,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同时根据报警信息查询数据,显示该终端用户的资料及报警类型.移动终端显示屏实时显示该车辆运行的基本状态,也可接收来自中心和用户手机的控制命令,并根据命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系统数据双向传递.终端提高了汽车运营公司的管理能力,且功耗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便于系统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基于Arduino的GPS定位系统,该系统以Arduino作为主控制器,结合实现定位功能的GPS模块和数据传送的GSM模块,将位置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端,实现定位功能,同时可以发送短信到用户智能终端.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服务器传送模块、用户智能终端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硬件主要由单片机、GPS模块、GPRS模块和 GSM模块等构成.该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送地理位置信息,可应用于火灾、抢劫、迷路、车祸、失踪、急性疾病等方面的报警.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STC89C52单片机为基础实现老人防跌倒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该设计主要由ADXL345三轴数字加速度传感器、STC89C52主控芯片、GPS模块、GSM模块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等组成。主控芯片对传感器传输的数据执行是否跌倒检测算法,若符合跌倒发生条件,蜂鸣器会报警并以短信方式发送定位信息,使因跌倒而损伤的老年人迅速得到相关医疗服务,从而减少损害,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该系统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MQ3酒精传感器对汽车车内环境进行酒精浓度检测,并利用GPS模块进行定位和GSM模块传送定位信息以及报警,实现自动检测车厢酒精浓度和防止酒后驾驶。  相似文献   

7.
王惟言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3):268-270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与SMS(短信息服务)的自助汽车定位终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该终端的最大特点是不需“控制中心”,而“控制中心”是其他GPS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终端由CPU处理器模块、SMS模块、GPS模块、位置存储器等部分组成,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将汽车的位置信息与行驶速度、方位等通过短信方式显示在手机上。本文重点介绍了SMS模块、GPS模块与位置存储器的嵌入式开发,以及如何应用这三个部分实现位置信息的快速显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移动物体和设备的轨迹跟踪愈发普遍。本课题拟研究设计一个基于STM32的轨迹跟踪器,轨迹跟踪器以通信模块SIM908(GSM/GPRS+GPS)为设计载体,开机启动后,完成网络注册和GPS定位初始化,网络注册成功后,微控制器对GPS模块所接收数据进行解析并提取有效定位信息,利用GPRS模块将有效定位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轨迹跟踪器所传输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完成对被监测对象的实时定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GPS网络式汽车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GSM和GPS模块分别作为主要信息传输和精确定位模块,AVR单片机Atmega128作为其控制核心,结合多种传感器对车体进行实时安全监测,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智能判别和远距离实时报警功能.本系统具有无费门禁控制功能、防盗功能、危急时刻防劫持功能等.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0.
《传感器世界》2004,10(11):44-44
“移动目标监控调度系统”是郑州铁路局2002年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代码02Q24。“移动目标监控调度系统”集成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成功实现了对车辆和人员等移动目标的定位、跟踪、监控和调度指挥。系统由移动通信终端和监控中心设备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对系统预警信息进行分级,通过基于GSM网络的SMS服务和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及时预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指令远程查询监测系统信息,通过Web登录预警系统进行远程人工预警和系统管理。系统由布设在桥梁监测中心的GSM通讯模块和短信预警主机、智能预警引擎模块、预警系统数据库、远程Web预警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基于GSM短信的烟雾传感报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SM网络模块TC35i,实现了短信息报警系统。系统以AT89S52芯片为控制核心,以手机短信为载体,通过烟雾传感器MQ-2感应可燃气体及烟雾信号,将其传输给单片机芯片,再通过与单片机相连的GSM模块发送短信至家人,提示报警情况及报警等级,完成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交通监控系统中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发布平台是整个智能交通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出口,是一套基于GPRS/CDMA/GSM网络的广域远程无线信息发布系统,平台将信息显示终端如:VMS、移动终端、车载终端等,与先进的无线分组网络GPRS或者GSM短消息或者CDMA技术或基于3G标准的网络相结合,提供实时、无线、远程、多屏幕的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在自然界频发,给各个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一套森林火灾智能预警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设计基于ZigBee智能组网系统,由火警信息采集系统前端模块、系统数据转发模块以及远程终端模块组成。通过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实时将森林现场的火警信息传递给终端模块,这些信息经过终端处理后形成信息判断,即可以在数据监控中心实时显示报警,可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给巡逻人员,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灾在自然界频发,给各个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一套森林火灾智能预警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设计基于ZigBee智能组网系统,由火警信息采集系统前端模块、系统数据转发模块以及远程终端模块组成。通过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模块实时将森林现场的火警信息传递给终端模块,这些信息经过终端处理后形成信息判断,即可以在数据监控中心实时显示报警,可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给巡逻人员,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SM网络的人体生命体征远程监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已经有着越来越广阔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现代通讯方式的讨论,提出了利用现有GSM网络的短消息业务实现的远程通讯的种种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应用于人体特征信息的远程监控上。采用先进的M22通讯模块和单片机互连的终端系统,通过AT指令,实现了个人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信息的远程监护。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GPRS与无线网络通信ZigBee相结合,实现了智能家居安防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监控.系统选用GPRS数传模块DL6200和满足ZigBee协议的CC2430模块.可通过GSM手机发送短信命令让安防设备执行其命令.当发生警报时,与GPRS绑定的手机也可收到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郑争兵  赵峰 《计算机应用》2012,32(7):2082-2084
根据人体心电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心率监控系统。系统由采集终端和监控终端组成。采集终端采用光电脉搏传感器HKG-07B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采集,调理后输出的信号由单片机SPCE061A完成数据计算、存储、显示和语音播报功能。根据计算得到的心率值,通过TC35I模块以短消息的方式向监控终端完成远程报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的心率数据精度满足性能要求,并且能够实现实时的无线心率监控。  相似文献   

19.
为设计出一款便于用户使用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本系统以STM32F103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结合HC-05蓝牙模块、非特定人语音识别模块、GSM模块形成一套三体控制式的多功能控制系统。系统使用MQ-2烟雾传感器、HC-SR501人体感应模块、DHT11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继电器等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处理,然后通过TFT显示屏显示室内环境状态。本系统可通过带有蓝牙功能的手机、用户语音来控制室内灯光、窗帘、风扇等;紧急情况下,利用GSM网络在10秒内通过发送报警短信提醒用户。系统性能良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广大用户使用,以及推广至智能化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