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泵源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分析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危害。依据气体消声器的原理,设计制造了一种基于流体-结构(Fluid-structure)耦合振动的结构振动式流体脉动衰减器。建立了结构振动体的运动学模型,求解得到耦合振动共振频率。在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测试试验平台上进行了两组试验。试验表明,当衰减器的结构振动体固有共振频率与系统频率接近时,系统的脉动能量得到有效衰减,系统压力波动幅度和脉动率大幅降低,但系统的压力损失也增大。试验结果验证了结构振动式流体脉动衰减器的使用效能和不足,为液压系统振动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泵送液压系统普遍采用串联液压缸同步回路结构。在液压系统高压及频繁换向的工况下,噪声与振动都比较大,因此建立适合的参数仿真模型对其设计工作有着广泛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振动压路机闭式液压系统的吸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闭式液压系统驱动压路机的振动器,当高速运转的偏心轴骤然停住时,会产生强烈的液压冲击。从而出现系统振动、噪声、漏油,甚至形成负压,发生吸空等现象。若缺少恰当的缓冲措施,将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本文拟以具体实例,浅谈有关分析意见。一、噪声及漏油的原因图1为某振动压路机的振动系统液压原理图。柴油机驱动的双向变量泵与驱动振动器的双向定量马达组成一个闭式系统。即从油泵出  相似文献   

4.
万汉驰 《建筑机械》1996,(10):42-44
工程机械液压行走闭式系统故障判断与故障排除方法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研究所万汉驰作者在《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1995年第4期)一文中,对振动压路机的液压驱动系统、液压振动系统、液压转向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从原理和...  相似文献   

5.
1 典型的液压系统(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这是全液压双驱动,液压振动全液压转向的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图,其主要特点是驱动和振动都是采用闭式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也是采用全液压转向器。下面就利用全液压转向器结构图和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来叙述压实机械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6.
乔宁宁 《山西建材》2011,(11):19-21
为了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及时准确地发现故障,并对故障及时加以排除。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的分析,从油液污染、振动和噪声、泄漏、爬行、发热、压力失调、液压冲击及动作失灵等方面,阐述了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及时准确地发现故障,并对故障及时加以排除.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的分析,从油液污染、振动和噪声、泄漏、爬行、发热、压力失调、液压冲击及动作失灵等方面,阐述了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工程机械的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振动、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的运转、轮胎与路面的摩擦、车体与空气的摩擦以及车体钢板与其他部件的共振等.这些噪声通过空气或固体件的振动传递到驾驶室,从而导致驾驶室内噪声过大. 解决驾驶室内噪声偏高问题,就要尽量隔绝驾驶室外噪声,使之尽量少地传入驾驶室内,充分吸收传入驾驶室内的噪声,使之尽量少地产生混响,并在此基础上,减少车体及车内各部件的共振.  相似文献   

9.
如何防止液压系统的气穴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俊华 《建筑机械》1999,(11):52-53
气穴及其引发的气蚀现象在液压系统的各类故障中是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一种。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液压系统中气泡发生溃灭时其内部压力是外界压力的四千多倍;直接的实验数据也表明,气泡溃灭区的局部压力可高达150~200MPa,瞬时升高的这个压力以压力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液压系统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同时,一部分压力能通过质点振荡方式转化为热能,使局部高压区域内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所以,液压系统存在气穴现象时,常会发生剧烈振动和噪声、吸油管通油不畅、液压泵容积效率低等现象。严重时,零件表面会逐渐…  相似文献   

10.
杨超  胡均平  李建强 《建筑机械》2003,(1):35-37,59
为液压静力沉桩机液压系统的压桩油路中产生一定频率压力变化,实现振动压桩而研发了一套液压振动系统。本文主要根据N-S方程,连续方程,状态方程和受力平衡方程等,对液压振动系统中各液压元件进行具体分析,建立了由液压系统内振动开关阀和溢流阀相互耦合而产生的液体压力P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工作时流体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压路机的振动液压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形式,提出了对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的故障基于模糊故障树理论的诊断方法,建立了该系统的模糊故障树,并对该故障树进行了事件模糊化分析和算法研究,指出广度优先算法可用于进行模糊故障树分析故障诊断问题,最后提出了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故障的预防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海兰  李欣 《工程机械》2002,33(7):56-57
1故障现象某厂自制升降台的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采用双泵双回路可实现双缸同时动作或单缸动作。两个回路使用的液压元件规格相同,管路通径相同。在使用中发现,若液压泵1和2同时启动,溢流阀3和4压力不稳定,并出现振动和噪声。试验表明,若其中一个泵启动实现单缸动作时,溢流阀的调整压力稳定,也没有明显的振动和噪声。分析液压系统可以看出,两个溢流阀除了有一个共同的回油管路外,并没有其它联系。显然,故障是由于共用同一个回油管路而引起的。1.液压泵2.液压泵3.溢流阀4.溢流阀图1升降台液压系统2故障原因分析假设…  相似文献   

13.
液压系统的故障与液压油清洁度的关系最大,必须严格控制液压油的初始清洁度及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比较困难,原因一经发现,故障的排除措施就确定了。液压系统的故障表现为执行机构运动方向不对或没有运动,运动速度不合适或不稳定,驱动能力不足或有爬行,动作顺序不正确及系统产生过热、噪声、振动、泄漏等不正常现象。这些问题一般可通过系统的流量、压力及液流方向三个参数反映出来。系统中各个液压元件紧密关联,某一个元件破损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元件随之损坏,此即所谓的“二次故障”。例如,一只滤油器破损…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研究为基础,阐述了连铸机大型液压系统的油液污染;动力元件、控制元件的振动及噪声;逻辑阀控单元的动态品质和计算机仿真等问题。并列举此研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液压式振动冲击锤液压马达输油管路液压油柱振动的机理,建立动力学模型与运动微分方程,揭示了振动响应的规律及其对液压马达运转性能的影响,为液压式振动冲击锤液压系统的合理布置设计,以及减小振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仁智 《建筑机械》1993,(5):20-22,29
本文分析了液压传动用于压路机振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两类典型型式的分类系统,说明了两类系统各自的特点及注意选用的要点。给出了液压振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工程机械的振动和噪声阻尼控制是近年发展较快的新技术。本文针对工程机械振动与噪声特点建立起阻尼控制系统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特性进行了分析;列出工程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相关标准及措施,并举应用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推土机后桥箱的清洁度问题一直是影响推土机整机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污染物混入后桥箱后容易进入液压系统,继而导致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磨损、研损、烧伤、破坏或者控制元件失灵,产生噪声,还可能引起滤芯堵塞,使液压泵吸油困难,回油不畅,并产生气蚀、振动等现象.详细介绍后桥箱清洁度问题的现状及后桥箱清洁度的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控制措施,使后桥箱清洁度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了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的故障率,提高了推土机的整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液压泵、液压马达等元件是液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型是从事液压设计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本文从压路机技术参数的角度出发,逆向反推液压系统元件应满足的要求,同时结合已经专用化的液压元件,计算了全液压振动压路机行走系统、振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中液压泵、液压马达、转向器等主要元件的匹配参数,分析了如何根据计算参数选择合理的液压元件,为压路机液压系统设计提供了元件选型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拖式混凝土泵摆动系统缓冲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昕晖  陈伟 《工程机械》2007,38(3):22-24
针对拖式混凝土泵摆动液压缸在工作时运动速度快,惯性力大,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及噪声,对整机的振动特性、工作寿命及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对拖式混凝土泵摆动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及研究,在摆动液压系统中增加节流阀以提高缓冲效果.对原摆动系统及改进后摆动系统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摆动液压缸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换向时间短,速度快等原因导致换向时的冲击较大,摆动液压缸的缓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够充分,说明摆动液压缸的缓冲结构不足以对S管阀进行充分有效缓冲;而对改进后系统进行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曲线则相对平缓,在缓冲的任何区域其压差都比原系统小得多,并且在其缓冲时,油液的缓冲压力变化不大.试验证明改进后系统的冲击和噪声明显减小,得出结论:在摆动液压系统中增加节流阀的改进方案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