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GH4033合金<Φ20mm棒材及扁材成品存在持久寿命和高拉塑性偏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GH4033合金标准热处理后,存在700℃拉伸低塑性区;GH4033合金应按C含量0.045%~0.06%、w(Al+Ti)含量3.1~3.4%控制成分;调整热处理制度需要根据成分情况对持久寿命和高拉塑性进行兼顾,才能更好的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Ti、Al和C为原料,研究了Ti∶C=2∶1(摩尔比)时,不同Al含量(27%、33%、38%)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结合热力学原理和Ti-Al-C相图讨论了Al含量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l含量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较大,产物中的主相都是Ti3AlC2,但杂相不同,即Al含量较低时杂相为TiC;Al含量较高时杂相为Al3Ti,当Al含量为33%时合成的Ti3AlC2的纯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热力学和热模拟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碳饱和铁浴内Ti(C,N)的生成机理.利用CONFOCAL激光高温显微镜的试验数据重新确定了Ti在碳饱和铁浴内的溶解度和Ti(C,N)形成所需的最低Ti含量.结果表明在碳饱和铁浴内生成碳化钛和氮化钛的最低Ti含量较采用现行热力学数据的计算值要低.采用长坩埚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Ti(C,N)的形成,发现Ti(C,N)在温度梯度较大的耐火材料和铁水界面有团聚行为.  相似文献   

4.
铝和铌含量的改变对GH706合金组织及持久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将Al的质量分数升高至1.25%,而Nb的质量分数降低至2.0%,抑制了合金晶内强化相γ″-Ni3Nb相的析出,促进了γ′-Ni3Al相的析出,同时阻止了晶界η-Ni3(Ti,Nb)相形成.在650℃长期时效后,降Nb提Al后晶内γ″-Ni3Nb相长大及η相的析出受到抑制,合金组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合金持久寿命的降低幅度远低于原型合金.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分析了新型Ni-25 Cr-20Co镍基高温合金(/%:0.03C、25Cr、20Co、0.50Mo、1.38Al、1.38Ti、1.50Nb、余Ni)中可能的平衡析出相,得出该合金的平衡状态图和Al、Ti、Nb、Mo含量(分别为0.5% ~2.5%)对γ’和η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Al、Ti和Nb的含量可以提高γ '相的析出量,但Ti和Nb会促进η相的析出并扩大其析出温度范围,Co和Mo对两种析出相的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Ti2O3、TiN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形成规律,提出了凝固前沿形成Ti2O3+TiN复合核心所需的Ti、Al、O和N含量.根据该成分要求,在真空感应炉中进行实验得到铸锭,制备金相试样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上观察析出物的特征.通过SEM发现,析出物细小弥散分布,尺寸约为2μm.从形貌上看,它由两层组成,氮化钛围绕氧化钛析出.通过析出物的TEM衍射花样进一步确认,析出物的中心层为Ti2O3,外层为TiN.合理控制钢液成分,即使在较低钛含量时也可以形成Ti2O3+TiN的复合核心.  相似文献   

7.
武守防  李宏  王恭亮  梁玫 《特殊钢》2006,27(5):15-17
研究了碳含量(8.39%~14.20%)和TiO2(0.35%)对主要成分(%)为21.98~27.93CaO,32.03~43.20SiO2,4.58~5.83Al2O3保护渣在1120~1200 ℃时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保护渣有剩余碳以及含钛钢中的Ti氧化生成TiO2进入保护渣后均会恶化保护渣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中等Nb含量的(α2+O+B2)三相Ti3Al基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京霞  许剑伟  黄旭 《稀有金属》2006,30(Z1):13-17
中等Nb含量的、含有O相的Ti3Al基合金以及高Nb含量的O相基合金具有比重小、强度高等特性,是适合于650~700℃使用的高温结构材料.本文介绍了一种中等Nb含量的(α2+O+B2)三相Ti3Al基合金(TD3合金)的热机械处理工艺和微观组织特征,以及典型组织的力学性能,并与一些典型的O相基合金,高温钛合金,高温合金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热机械处理进行微观组织控制,TD3合金可以获得与Ti2AlNb基合金相当的比强度和高温蠕变性能,其高温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低周疲劳性能达到了一些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在服役条件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将α+β两相区变形的Ti60合金锻件分别在950、995、1015℃进行固溶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和冷却方式对Ti60合金微观组织及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60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持久性能受固溶温度和冷却方式的双重影响。950℃固溶处理,冷却方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较小,空冷试样的持久性能略低于油冷试样。995℃和1015℃固溶处理,随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的初生α相含量降低,空冷组织中的初生α相尺寸略大于油冷组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Ti60合金的持久性能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在相同固溶温度下,空冷试样在600℃、340 MPa下的持久寿命明显高于油冷试样。次生α相的含量和α板条/α集束的尺寸是影响Ti60合金持久寿命的重要因素,合金的持久寿命与二者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凤琪  徐光  陈静  补丛华  邹航 《特殊钢》2012,33(2):68-70
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C-Mn-Si系低碳(/%:0.11C、1.15Si、1.85Mn、0.032Al、0.003 Ti、0.002 4N)和中碳(/%:0.35C、1.11Si、1.82Mn、0.041Al、0.002 Ti、0.004 2N)贝氏体钢在0.5~30℃/s的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确定相变点,并结合显微组织,借助Origin软件分别绘制出两种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0.11%C钢当冷却速度≤1℃/s时获得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冷却速度≥2℃/s时为贝氏体+马氏体组织,0.35%C钢冷却速度≥0.5℃/s即可获得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随碳含量增加,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温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