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现有视频监控中人物阴影检测大都采用背景减法,难以实现低空运动平台下的动态检测问题,提出一种针对低空运动平台的动态人物阴影检测方法.在改进现有的3种室外人物阴影像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亮度反差区域特征,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其优化组合模式;基于像素与区域特性的独立性构建双视图分类器,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半监督协同训练策略;最后针对实时处理需求,提出了通过随机采样改善学习效率、利用支持向量机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的加速方案.实际低空运动平台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人物阴影检测率与较好的算法鲁棒性,可有效地解决低空运动平台下的高质量动态人物阴影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
YUV颜色空间和图论切割的阴影去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阴影常由于其自身的属性而被错误地检测成前景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YUV颜色空间和图切割算法相结合检测阴影的新方法.首先,在获取的前景运动区域中综合考虑YUV颜色空间的亮度和色度信息来检测阴影区域并融合形态学滤波等操作得到确定的阴影和目标种子点,然后进一步通过图切割算法获得阴影与目标的优化分割,以提高阴影区域的检测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并去除视频监控场景中运动物体所携带的阴影.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无人机跟踪轨迹时的控制问题和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有界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多台无人机在进行轨迹跟踪的同时将自身运动限制在指定范围内.本文通过能量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具体形式的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了系统误差的有界和收敛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和搭建室内多无人飞行器实验平台,完成了多无人飞行器实时轨迹跟踪的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实际性能.实验结论表明,无人飞行器的有界跟踪方法不但拥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无人飞行器越过安全边界造成碰撞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提取效率不高的不足,运用图割理论,提出一种将目标提取问题转化为能量最小化的组合优化问题的BandCut算法。BandCut通过人机交互获取一个将目标边界包围在内的环状窄带区域,对该区域生成距离图,构造s-t网络,进行最小代价切割获取目标。实验表明,BandCut能获取最优解,提取效率是GrabCut的5倍。  相似文献   

5.
冯登超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12):137-140, 161
对低空空域的产业发展、低空飞行器的行业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低空空域出现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开展了低空飞行器实时侦测和定位、实名认证准入制度、低空飞行器监测网构建研究,采用主动和被动式低空飞行器探测系统作为监测平台的补充模块,提出了面向低空安全三维数字化空中走廊体系的低空飞行器交通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为低空三维数字化空中走廊体系构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保障低空安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诸如水体等暗色地物信息影响山区地形阴影提取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物第一主成分特征和光谱特征的地形阴影提取方法。首先,分析包括地形阴影在内的4类典型地物光谱特征和第一主成分特征,建立阴影分量PCA1和水体分量NDMBWI,构建归一化阴影指数NSI;然后,通过分析NSI和NDVI之间的二维空间分布构建动态阈值;最后,分割图像信息,获取地形阴影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相较于其他方法,基于NSI的动态阈值法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最高(约为0.893和0.759),阴影区域反射率的3个统计量(R、SD和CV系数)均较低,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水体和其他暗色地物影响,准确提取阴影;(2)基于NSI构建的动态阈值法在不同时相和不同研究区上的地形阴影提取结果良好,地形阴影同水体、暗色地物和建筑区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云阴影的影响,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SIMULIA SLM系统,通过二次开发构建飞行器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在给出平台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平台中各业务层的实现方法和途径,最后给出飞行器方案设计主要参数优化应用实例,验证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的基本功能和知识积累、复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企业协同设计仿真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监视视频实时分析应用中行人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行人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运动侦测方法提取运动区域,并结合行人检测要求对运动区域进行尺寸扩展、归一化和拼接操作;然后,在拼接图像上结合积分图快速提取各运动区域的Haar特征,并采用双支持向量机实现快速的特征分类;最后,结合包围盒相交策略进行帧间滤波,降低行人误检现象。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实时检测行人目标,而且检测错误率低于现有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于行人头部特征提取的目标区域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地定位与跟踪序列图像中的运动行人以获取精确的客流量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区域匹配的行人头部特征提取新方法。与常用的基于致密视差图的头部区域视差获取方法不同,该方法基于“先分割后匹配”的思想,即首先借助单目图像处理方法对基准图进行分割,获取候选头部区域;然后直接将这些候选头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在匹配图中搜索其匹配对应区域以获取候选头部区域的视差;再借助候选头部区域的视差提取出候选头部区域的深度与透视特征,用于去除虚假头部区域以获取最终的头部检测结果。性能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视差提取精度高、实时性好,并且借助该方法获取的头部特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可以有效去除候选头部区域中的虚假头部区域,使客流量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从视觉场景中可靠地检测小目标行人对象是构建未来人工智能视觉系统的重要基础。由于运动小目标的视感尺寸小且纹理特征模糊,导致现有的传统行人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应对。针对该问题,基于蝗虫视觉系统的神经结构特性,借助人类大脑内侧颞叶(MTL)情景记忆认知机理,提出一种适用于运动小目标行人检测的人工视觉神经网络(STPDNN)模型。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包括两部分:突触前和突触后子网络。其中,突触前网络模拟蝗虫视觉系统加工处理视觉信号的神经机理,获得表征目标对象低阶特征的视觉运动线索;突触后网络从低阶视觉信号中提取出行人目标的情景记忆高阶信息,以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偏好性响应。系统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TPDNN可有效检测视觉场景中的运动小目标行人对象。该研究工作涉及生物视神经机理启发的行人目标动态视觉信息加工处理,可为智能视频监控中的行人检测识别与运动行为分析提供新思想、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无人机的低空滑翔抗攻击突防和控制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模型预测的无人机低空滑翔抗攻击突防控制技术。采用融合传感识别技术进行无人机的姿态和位置参数信息采集,分析无人机的低空滑翔控制的物理环境参数模型,构建无人机飞行轨迹地图模型,使用标准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无人机低空滑翔抗攻击突防控制信息的融合处理,根据信息融合结果进行控制指令设计。采用动态基元轨迹跟踪方法,得到无人机低空突防控制的滑模面,在有限Morrey空间内采用串联弹性驱动控制方法求得在控制约束参量分布模型的最优解。根据无人机低空突防段的初始位姿参数进行快速模型预测和飞行轨迹跟踪,实现低空滑翔抗攻击突防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无人机低空滑翔抗攻击突防控制的精度较高,无人机的姿态参数的自适应调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无人机导航控制方法存在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无人机自主轨迹视觉导航控制方法研究。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对无人机自主轨迹视觉导航控制方法的优化设计。采用栅格法构建无人机飞行环境地图,根据无人机的机械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构建运动状态模型。利用内置的摄像机设备采集视觉图像,执行图像灰度转换、几何校正、滤波等预处理步骤。通过对视觉图像的特征提取,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存在障碍物。利用粒子滤波算法确定无人机位姿,结合障碍物识别结果规划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轨迹。将位置、速度和姿态角的控制量计算结果,输入到安装的导航控制器中,完成无人机的自主轨迹视觉导航控制任务。通过实测分析得出结论:应用设计的导航控制方法,其位置误差、速度误差以及姿态角误差均维持在预设值以下,即设计的导航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To solve skeleton extraction problems in the tree point cloud model, branch geometric features and local properties of point cloud are utilized to optimize tree skeleton extraction.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and normal vector adjustment of point cloud neighbor domain, branch segmentation is made by estimated values and geometric features. Skeleton nodes are extracted in the branch subset in segmentations. Then, a graph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skeleton node set and tree skeleton is reconstructed in this weighted directed graph.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re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cubic Hermite curves are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skeleton curve. This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point cloud model of three-kind trees and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skeleton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voxel switch and point cloud contrac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display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nd high-precision characteristics at branch bifurcation and crossed ending parts of fine tree branches. Thus, features of tree branches can be described more perfectly, obtaining the skeleton curve closer to the main axis.  相似文献   

14.
韩光  葛亚鸣  张城玮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5):1587-1591,1596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再识别方法通常将分类网络作为基础网络进行训练,再用其提取行人图片的深度特征,最后在欧氏距离度量下计算特征间相似度并建立排序表。因此,分类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将影响到再识别的准确率,而特征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也会使相似度计算存在误差。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精度更高的分类网络作为行人再识别的特征提取网络,并使用奇异值分解来降低权向量之间的相关性,优化深度学习过程。此外,使用基于K互近邻的方法,对候选库中需要检索的图片进行重排序,也将进一步提升再识别的精度。在Market-15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张博文  甘淑 《软件》2020,(2):260-263
针对山谷地形的低空影像中地貌单一且特征不易提取的问题,本文对SIFT算法改进,融合Harris特征提取算法优势,得到一种可用于山谷地形下低空无人机影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的算法。算法首先利用Harris算法和SIFT算法分别提取特征点,对两种算法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合并,然后运用SIFT算法对合并后的特征点进行描述,再利用特征点特征向量的欧氏距离进行粗匹配,最后利用RANSAC算法进行精匹配来提高匹配精度。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选用一组山地影像数据进行实验并与SIFT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提升了山谷地形影像上特征点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6.
薄一航  HAOJiang 《自动化学报》2017,43(10):1799-1809
提出了一种旋转与尺度不变的人身体部位所在区域的视频分割方法.方法中不仅考虑到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还考虑到四肢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连续性约束对每帧中各个可能的身体部位进行优化组合,并巧妙地用动态规划对非线性图模型进行优化,且不受运动目标尺度变化与各种翻转运动的影响.该方法首先用动态规划的优化方法得到每一帧中最优的N个身体部位组合,将每一个组合作为图模型中的一个节点,并用动态规划对所有帧中的各个组合所构成的网格状图结构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每一帧中最优的身体部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视频分割方法不仅适用于行人视频,还适用于具有各种姿势的运动视频,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已有的几种结合场景信息的方法基于合并操作通过神经网络隐式学习场景与行人运动的关联,无法直观地解释场景对单个行人运动的调节作用。除此之外,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神经网络旨在学习全局模式下行人之间的社会交互,在人群拥挤场景下精度不佳。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场景限制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scene-constrained 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ene-STGCNN)。方法 Scene-STGCNN由运动模块、基于场景的微调模块、时空卷积和时空外推卷积组成。运动模块以时空图卷积提取局部行人时空特征,避免了时空图神经网络在全局模式下学习交互的局限性。基于场景的微调模块将场景信息嵌入为掩模矩阵,用来调节运动模块生成的中间运动特征,具备实际场景下的物理解释性。通过最小化核密度估计下真实轨迹的负对数似然,增强Scene-STGCNN输出的多模态性,减少预测误差。结果 实验在公开数据集ETH (包含ETH和HOTEL)和UCY (包含UNIV、ZARA1和ZARA2)上与其他7种主流方法进行比较,就平均值而言,相对于性能第2的模型,平均位移误差(average displacement error,ADE)值减少了12%,最终位移误差(final displacement error,FDE)值减少了9%。在同样的数据集上进行了消融实验以验证基于场景的微调模块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场景的微调模块能有效建模场景对行人轨迹的调节作用,从而减小算法的预测误差。结论 本文提出的场景限制时空图卷积网络能有效融合场景和行人运动,在学习局部模式下行人交互的同时基于场景特征对轨迹特征做实时性调节,相比于其他主流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的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存在行人属性数据不均衡、行人特征表达能力不足、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局部特征重叠与行人属性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网络使用全局和局部两个分支来提升网络整体特征表达能力,在局部分支中将得到的特征图切分为几块大小相同的几个部分并使用Focal loss计算每个属性的损失解决行人属性不均衡问题.最后将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浅层特征缺乏语义信息和小目标特征不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注意力的低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检测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将不同尺度的特征图进行有效融合,使浅层特征图的细节纹理信息和深层特征图的语义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改善浅层特征语义信息不足的问题。然后在网络特征图输出处引入一种不降维局部跨信道交互策略和核大小自适应选择的通道注意力机制,以极其轻量级的方式获取跨通道的交互信息。为使先验框和有效感受野匹配,优化默认框设置方法,更好地检测小目标。使用自制无人机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平均准确率为84.07%,比原始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算法提高了7.81个百分点,检测速度达到31.3?frame/s。  相似文献   

20.
生物特征识别是身份认证的重要手段,特征提取技术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直接影响识别的结果。随着特征提取技术日趋成熟,学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生物特征间的相关性问题。本文以单模态和多模态生物识别中的特征提取方法为研究对象,回顾了人脸与指纹的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了基于经验知识的特征分类提取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逻辑采样提取方法,并从图像处理的角度对单模态与多模态方法进行对比。以当前多模态生物特征提取方法和DNA表达过程为引,提出了不同模态的生物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猜想,以及对这一猜想进行建模的思路。在多模态生物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对今后可能有进展的各生物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建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