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水胶比为0.43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泵送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和干缩开裂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水胶比情况下,在早期开裂和干缩开裂试验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裂纹宽度均较普通泵送混凝土细,裂纹数量均较普通泵泵送混凝土多;从总体上评价,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和于缩开裂的性能均优于普通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自已的研究和实践,泵送高强混凝土早期裂缝成因及防止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作者还通过各种泵送混凝土性能试验对比及水化热或温计算,表明了采用掺合料配制泵送高强混凝土,是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泵送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强混凝土和泵送工艺日益成熟,高强泵送混凝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高强泵送混凝土在获得许多优良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所以成为混凝土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但是,高强泵送混凝土这种掺塑化剂的低水灰比高流态混凝土经常会在拌合后十几分钟就出现“板结”现象,即混凝土不被搅拌则很快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性能混凝土(HPC)优异的耐久性能使得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延长,意味着水泥总需求量的降低,十五期间,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内权威机构和大专院校对此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已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应用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泵送混凝土在我国应用广泛,施工企业已掌握了泵送施工工艺,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泵送C50以下(含C50)的混凝土,而对C6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特性研究得很少,因其泵送特性与普通混凝土完全不同,目前处在探索阶段,掌握其泵送特性有助于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泵送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泸州市沱江四桥及连接线工程跨江大桥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采用泸州地区当地生产的原材料配制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介绍了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过程,并对该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6.
1前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泵送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应用越来越普遍,已成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国家发展商品混凝土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但泵送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相比,外加剂用量和混凝土砂率相对较高,混凝土塌落度相对较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妥善选择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和配合比,以使混凝土除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国内常用的三类减水剂的性能、特点比较,阐述了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中选择减水剂的特点和要求。认为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中应选择能明显改善混凝土可泵性,提高抗压强度和价格适中的泵送减水剂。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人工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工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表明,使用人工砂代替河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及泵送性能,能配制C45及以下强度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吴菊珍 《化学建材》1994,10(1):20-25
通过对JRC-2A泵送剂性能和以其配制C60高强商品泵送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研究及其在高层工程中应用,证明该泵送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坍落度损失较小,凝结时间适宜,保水性、可泵性良好,能满足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泵送施工,并将大大改善硬化混凝土的抗折、抗渗等多项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程泵送混凝土处于高泵送压力下进行泵送输送,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优良,在无离析、泌水的同时混凝土应该具有足够的缓凝性能,这要求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高可泵性,同时具有高强度、高体积稳定性与长期耐久性,由于主塔实心段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又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本文对悬索桥机制砂C50高程泵送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应用角度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彭卫 《浙江建筑》2011,28(8):64-68
试验、研究了不同轻骨料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并通过控制轻骨料的最大粒径、掺加矿物掺合料、掺加有机纤维和调整砂率进行了泵送轻骨料混凝土分层离析的研究与分析,以便同行了解泵送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控制技术,进一步促进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强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明文  唐龙 《山西建筑》2001,27(4):74-75
钢纤维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比,抗折强度以及耐冲击、耐疲劳、抗爆等性能都有显著提高,改善了混凝土各项性能,特别是在不易于或不能配置钢筋的断面使用更为有效。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成为混凝土科学发展的方向。结合京沪高速公路运河大桥C50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施工,阐述了高强钢纤维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配制以及在施工应用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各项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掺量对高强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进一步改善配合比,将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粗骨料掺量提高到30%,高强泵送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高强泵送再生租骨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生产商品混凝土所用两大类别不同粒形粗骨料,其针片状含量对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认为片状骨料含量不同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有轻微降低作用,但对其坍落度损失影响较大,而片状骨料数量的增加会恶化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增大混凝土硬化后的不均匀性,增大其潜在危险性,而针状骨料对泵送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混凝土的泵送高程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拌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及其评价方法。混凝土流变性能是泵送性能的本质体现,要准确评价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应以混凝土流变学为基础,结合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与润滑层性能进行评估。总结了新拌混凝土泵送前后流变性能的已有研究成果,介绍了新拌混凝土泵送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涛 《门窗》2012,(5):95
泵送混凝土技术既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特性,又可防止裂缝产生,提高抗渗性能。本文将对泵送混凝土现场施工的原理、要求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优化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配制出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C100超高性能混凝土黏度与和易性之间的矛盾,坍落度与扩展度的损失得到有效控制,工作性能完全满足现场施工和泵送要求,最高将混凝土垂直泵送至411 m,创下了垂直泵送高度的世界新记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一些中、粗砂资源逐渐匮乏的地区,使用特细砂拌制水工混凝土成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鉴于国内目前对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力学性能缺乏研究,为了推广应用特细砂泵送混凝土,通过确定了以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力学特性为研究对象,从特细砂泵送混凝土各材料用量角度研究配制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从中找出各个材料用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为特细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工程中.  相似文献   

19.
刘天海  林东 《广东建材》2012,28(7):10-11
1引言 利用混凝土泵和输送管道浇注的混凝土称为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具有技术先进,工效高,节约劳动力等优点。可以一次连续完成施工现场的水平输送及垂直输送,并且能直接布料、浇灌。可以适应施工场地狭窄或道路不畅的不良环境。泵送混凝土正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及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随着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泵送混凝土的应用也日趋扩大。这种混凝土除具备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外,其独特性能即具有一定的可泵性。泵送混凝土对其可泵性有特殊的要求,即:要求混凝土具有建筑工程所要求的强度需求,同时要满足长距离泵送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混凝土在服从于阿布拉姆斯(D.A.Ablams)水灰比定则时应达到可泵性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泵送混凝土要有足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使其顺利泵送施工而不发生分离。故此,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应体现可泵性这个特点,所以,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邓福依 《混凝土》1991,(4):19-27
本文通过“双掺”泵送混凝土与基准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工程应用,表明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改善和提高泵送混凝土性能有着明显的作用,并可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