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隶属于国家建设部,是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的领导下协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前身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1964年,国家教育部和建设部为了加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的教材建设,决定成立一个专家机构,指导建筑学教材选题,编写和审定工作。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由已故知名建筑教育家、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杨廷宝先生担任,挂靠在当时的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文化大革命期间,…  相似文献   

2.
从建造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结合建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典型的建造教学实践,分析目前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学知识体系和教育的不足。并通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近年来基于真实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教学实践,探索一种有针对性的建筑学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为当代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新型建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2008,(4)
【个人简历】桂学文,198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师学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云南建筑教育自1983年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招生正式拉开序幕,在三十年的教学中,充分立足云南民族建筑类型丰富(特别是传统民居),民族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始终坚持“突出地域特色”“学术先行”“开放式办学”“注重建筑科学的实践性”的建筑学办学方针,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接“地气”的建筑专业人才,堪称云南建筑师摇篮。  相似文献   

5.
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国内外建筑学教育发展背景作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建筑教育学所面临的问题,重点对南京大学建筑教育实践做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程澜 《山西建筑》2010,36(18):181-182
结合中国建筑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针对目前国内建筑教育的滞后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学教育方式的不同,对我国建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建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多样开放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适应现代建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冯江 《新建筑》2013,(1):33-38
1953年,多位重要的建筑师为了武汉三校(即后来的华中工学院)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聚首于喻家山南麓,其中柳士英与夏昌世的设计理念相左,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上世纪20~30年代他们分别在日本和德国习得了建筑学,但在回到中国之后的几十年里,又逐渐发展出各自的建筑理念.在两位先生屋顶形式之争中,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建筑很快便建威了,并成为新中国建筑史中弥足珍贵的遗产.通过这一段钩沉,讲述了两位建筑师从习得的建筑学到人生的建筑学的转变过程,从而认为有必要重新理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及其作品,应辩证看待习得的建筑学与人生的建筑学共同构成的复杂建筑生涯.  相似文献   

8.
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关于建筑教育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在教案、教程和教学法方面;本文将讨论重点引向建筑教育思想、建筑学知识主体的问题,引发关于建筑学的讨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指出当前和过去建筑教育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强化建筑理论教育比促进形式创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朝霞  覃琳 《新建筑》2011,(4):27-30
对建造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学和建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比国内外相关院校建筑技术课程设置及开设方式,分析建造实验在教学目标、方式、实施、组织评价等方面的特点,针对国内建筑教育中建筑技术与设计教学长期分离的弊病,提出设计结合建造的教学设想,通过建造来推动和激发设计,培养专业素质,重构建筑学的技术精神。  相似文献   

10.
并列而行     
<正>并列而行,是我在南京工学院学习的一种重要获得,也是我于东南大学从教后的一种工作状态。并列而行,是我1979年秋走进南京工学院便开始的建筑学双重教育。除了在校园教室、中大院工作室、素描画室、图书馆和资料室学习各门知识、技能、素养、思想和文化外,值得一提的是课堂外的教学,包括:一年级的传达室测绘;二年级的苏州和上海之古典和现代建筑认识实习、水彩画实习;三年级的工程技术工地实习、古建筑和园林测绘;四年级毕业设计的地方建筑考察等。除此之外,做住宅设计,会参观当时住区开发较早的常州红梅和清凉新村,还会参观建筑系老师有情调的家庭,通常一拨一拨学生进去,将老师家的地板变成泥土地:做工业设计,会参观南  相似文献   

11.
丁沃沃 《建筑师》2009,(4):85-92
关于建筑教育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在教案、教程和教学法方面。然而,这篇文章将讨论重点引向建筑教育思想建筑学知识主体的问题.引发了对中国建筑学教育定位的思考。文章通过对历史事实和相关教育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文化观念对于建筑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筑学的教育并不能孤立于一个社会的传统文化而存在。作者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重新梳理适合于本土文化的建筑学主体知识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规范是建筑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浙江工学院土木系,成立于1979年。1996年以土木系为基础组建建筑工程学院。学院设立了土木工程、给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个教学系,有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2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土木工程专业和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3个专业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  相似文献   

13.
, 《新建筑》2013,(1):41-93
前言Foreword 30年前,一批国内优秀的建筑教育工作者来到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开创了我校的建筑学专业.专业创设之初的艰辛蓝缕,也是后来专业发展成熟的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三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的进程,我校的建筑学专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作为国内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我校的建筑教育水平在业内已经获得了高度的认可,众多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就是见证.今日在此回顾办学30年的历程,虽只能撷取部分校友的作品展出,但依然可以深切感受到30年来师生们共同的努力和辉煌.  相似文献   

14.
桂学文198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理事、建筑师湖北省分会理事长、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人居环境委员会委员、《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修编编委、《华中建筑》常务编委。  相似文献   

15.
张卫  蔡云峰 《华中建筑》2008,26(4):196-197
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学教育的调查与研究,分析设计类课程目前的交流现状,找出在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针对目前中国的情况,提出建筑教育中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交流可以引入国外品牌课程、与国外著名建筑院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联合设计教学机制、教师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人士进入日常教学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时代建筑:谈建筑教育.首先是如何认识建筑/建筑学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和方式来自西方.建筑学的概念也不产自本土.这种体系和方式也曾多少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调整以适台中国的情况。在当代西方建筑和建筑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影响着人们对建筑/建筑学的认识。建筑/建筑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建筑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浙江工学院土木系,成立于1979年。1996年以土木系为基础组建建筑工程学院。学院设立了土木工程、给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个教学系、有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2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土木  相似文献   

18.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市政工程系和实验中心;共有建筑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  相似文献   

19.
朱红静 《城市建筑》2013,(16):262-262
本文从建筑职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以及建筑学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培养适用性人才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几点做法,希望对年轻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由笔者与张永和教授的多次访谈内容整理而成。访谈内容以建筑教育为主题,从本体建筑学、超越专业的建筑学、建筑育人三个方面展开,呈现了张永和对建筑学的核心知识、作为设计学基础和通识教育的建筑学,以及教学体系的策划、教育建筑的设计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