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孙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6):80-81,84
在分析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进行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取水水源,分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是可靠和可行的,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无影响,建设项目退水不会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产生影响。研究成果为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婷  曹百会  谭炳卿 《人民长江》2014,45(21):78-82
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旨在评估建设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取水水量、水质、水源的保证率、退水水量及退水方式等的变化情况,核查建设项目实际的取、用水情况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落实情况,验证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中有关取、退水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审批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评估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指出延续取水申请书编制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区别和联系,可为建设项目延续取水申请书的编写与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华晋沙曲一矿改扩建项目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水资源论证研究。首先对建设项目概况及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对项目的取用水的合理性做了分析,包括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项目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项目的退水方案可行,并给出了取水和退水影响消减措施。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施,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及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是线性工程,一般涉及范围较广。对于不宜以地表水作为水源且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其水资源论证具有一定难度。本文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以及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的经验,较详细阐述了项目基本情况、论证范围及水平年、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取用水合理性及取水水源分析、取水和退水影响、影响补偿及水资源保护等要点,提出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高速公路论证的一般技术方案,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水资源论证报告的编制水平,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以包头市2×350 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水资源论证研究。首先对建设项目概况及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对项目的取用水的合理性做了分析,包括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项目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项目的退水方案可行,并给出了取水和退水影响消减措施。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实施,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及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进行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取水水源,分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是可靠和可行的,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无影响,建设项目退水不会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产生影响.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是新疆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的大型尿素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建设大型的合成氨、尿素装置及甲醇装置,水重复利用率和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为同类产品提供参考依据,为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超采是北京的基本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水资源现状.北京市启动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而水资源论证就是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前提下,提高用水效益和效率,减少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的不利影响,也为取水许可的科学审批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多年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实例,总结了取用不同水源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要点,提出了水资源论证中的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北京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深化取水许可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冀中能源惠宁化工有限公司300万吨/年.卤折盐采输卤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采输卤工程的合理用水要求,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区域水资源量、进行取水水源论证,分析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提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论证是建设项目立项和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等环节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区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石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促使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从水资源分析论证范围、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影响分析、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对团山水库工程水资源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水库来水量、水源水质、取水口布置等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取退水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第三者产生较大影响,工程取用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河南省煤矿开采疏干排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煤矿开采供排水的特点,对煤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别于一般地下水取水水资源论证的关键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水资源论证等级与程序、水资源论证范围与水平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矿坑涌水量评价、矿坑涌水规模与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矿坑涌水水源论证、矿坑涌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奇台县某电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对水资源论证报告所涉及的分析范围的确定、取水水源论证的深度、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的层次、节水等内容进行实例分析,对项目取水和退水方案的影响分析论证,认为电厂取用县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和喇嘛湖梁工业园区供水管网的原水,不会对其他用水户及区域水资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和目的,并以大唐略阳发电厂技改工程为例,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中的主要部分:地表及地下取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分析、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取退水对环境影响及补偿分析、取退水对周边用水户影响及补偿分析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对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以博罗县柏塘镇村村通供水工程为例,通过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水量论证、水质论证、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分析,总结村村通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的特点及难点,为同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黔西火电厂为高耗水工业项目,取水水源为野纪河干流上的沙坝河水库,项目取水、退水均位于沙坝河水库内,项目取、退水方案与常规项目取、退水方案相比具一定特殊性,依据《黔西火电厂(4×300 MW)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总结分析项目退水的特殊性,分析退水及退水口设置对所在河段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工业项目在同一水库取水、退水影响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深化取水许可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蜀河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为加强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蜀河水电站工程的合理用水要求,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区域水资源量及可利用水量、论证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进行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提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应玉  李晓龙 《治淮》2014,(3):51-52
本文以水权转换类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该类型建设项目特点,阐述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的技术要点,从论证范围、节水潜力、取水权限、取退水影响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该类型报告书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深化取水许可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察隅县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用于加强高原地区水资源管理,保障察隅县果达水电站工程的合理用水要求,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区域的水资源量以及可利用水量,论证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进行了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提出了建设项目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的要求,从取用水合理性、供水水源可靠性、取水影响分析、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对林州市城市引水及第四水厂建设工程取用南谷洞水库水资源进行了充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分析,主要从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合理性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取水布设的合理性分析、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取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计算和论证,为项目建设提供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为取水许可制度服务的一项新工作。本文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桐城二水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例,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要求,从取水、退水方案制定,取水影响分析、退水影响分析等方面对桐城市第二水厂建设工程取用牯牛背水库水资源进行了充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