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煤炭资源的开发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扰动了矿区的岩土体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为了研究鄂尔多斯高强度煤炭开采区的地裂缝发育特征,根据现场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按照地裂缝的平面形态和截面形态对鄂尔多斯市高强度煤炭开采区的地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采煤地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矿区生态环境的负效应,提出了针对鄂尔多斯地区修复治理开采沉陷地裂缝问题的防治建议,为北方高寒半干旱地区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开滦煤矿和遂昌金矿环境治理运作模式,分析发现开滦煤矿和遂昌金矿在矿山环境治理运作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理主导者、治理主体、投资主体与融资模式、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以及治理开发方式等方面。研究发现,矿区土地性质、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环境问题性质及规模、矿区区位、矿山资源禀赋以及可资利用的条件等要素是造成两个矿山环境治理运作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开滦煤矿环境治理运作模式,主要适应于毗邻城市、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以大面积采空区塌陷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煤矿矿山废弃地的治理恢复;而遂昌金矿环境治理运作模式,主要适应于具有丰富矿山文化遗产资源和发掘价值、矿区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山区的金属类老矿山的治理恢复。  相似文献   

3.
煤炭长期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地位,因煤矿建设、开采、洗选、加工、废旧煤窑和矿井关闭等引发矿区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国家大力支持"煤炭革命",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成为新时代的主题,环保部门越发重视煤矿区的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了我国煤矿矿区现阶段的水环境现状,针对不同矿区、不同矿井水类型,从矿井水污染模式和类型、含水岩组结构破坏、水资源流失、矿区土壤重金属富集和废弃矿井水位回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出发,总结我国煤矿区水环境研究现状、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以矿井水处理为重点,分析归纳了洁净矿井水(物理法)、含悬浮物矿井水(混凝和超磁分离法)、高矿化度矿井水(蒸馏、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酸性矿井水(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特殊组分矿井水(絮凝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和矿井水回灌(深层回灌)的水质特点、处理工艺和优缺点,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根据煤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提出矿井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特殊组分的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和局限,针对特殊组分的矿井水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体系和理论框架,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矿区水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针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阻断、减量和保护"三原则,并对未来我国煤矿区环境现状和矿井水处理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矿山地质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以郴州市玛瑙山矿山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依据相关规范和矿山环境特点,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治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有利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该区域进一步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炭开采的技术条件和矿区水环境特征,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模型;以指标的独立性、易获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等原则为基础;从众多的评价指标当中筛选出5个指标:矿井水、选煤废水、矿区生活污水、煤矸石淋滤水和其他废水等作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子集;构建了以上述因素为措施层的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因素的评判值,依据该指标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护矿区水资源,预防水环境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在对山西省大同矿区(以下简称大同矿区)煤炭开采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煤炭开采对大同矿区水环境及水资源的影响,分别从水量变化和水质污染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指出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现状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同矿区水环境问题分析及水资源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大同矿区煤炭开采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煤炭开采对大同矿区水环境及水资源的影响,分别从水量变化和水质污染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指出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现状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艾婷  李志伟 《中国煤炭》2023,(S1):29-35
介绍了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传统煤炭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恢复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多专业融合视角,阐述了神东矿区生态环境防治的创新技术模式与具体实践。认为,生态修复不仅仅是单纯的矿山植树造林种草行为,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专业也十分广泛,多专业交叉、多领域协同是矿山生态修复的显著特征。通过神东矿区生态煤矿建设的成功实践,认为经济是矿业与环境共同发展的纽带,矿业开发创造了财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矿区过去的贫穷落后面貌,同时也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推动了环境治理力度,从而让矿区绿色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西北某区域废弃硫铁矿区为研究对象,以矿区的污染源、迁移途径、污染受体等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其环境风险影响因素及特征,构建了废弃矿硐、废石堆、废弃矿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废弃矿硐、废石堆和废弃矿区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根据划分的环境风险等级,评估识别出研究区19个高风险矿硐、18个高风险废石堆和7处高风险矿区,并制定优先管控清单,按高中风险废弃矿硐、废石堆、废弃矿区优先治理时序,提出了“一矿一策”、“一堆一策”、“一硐一策”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我国矿山环境全面治理翻开新的一页,面对大量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将环保PPP模式移植到矿山环境治理领域,解决矿山环境治理资金不足困境,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环保PPP项目的应用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实用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矿山环境治理PPP模式的自身特点,提出废弃矿山环境治理PPP具体应用机制:即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采用FDBT/FDBOT模式;采用环保区域整体项目包,"二八模式"治理和环境效果付费的合作方式;设计了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利润回报机制;建立废弃矿山环境治理PPP项目动态管理机制;从法规、制度、专业人才多向度完善政府的矿山环境治理配套能力建设;协同公众力量,利用"互联网+"实现矿山的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区,采用综合判断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选择原则和特点,构建了环境治理率、水环境影响、三废排放、资源损毁、矿山开采状况、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条件7个指标与21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对指标权重值进行计算,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定量评价结果,分析分布位置、不同矿种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将全区矿山进行划分。较轻区包括4个亚区,较严重区包括20个亚区,严重区包括10个亚区。研究对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提了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泗顶矿区塌陷地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长年开采,泗顶铅锌矿目前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十分严重.地质环境治理一期工程的实施,将使原有地貌的塌陷坑、冲沟、高低变化地形、贫瘠的土地被掩埋而形成平整的建筑用地和农田,极大地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泗顶铅锌矿区一期治理示范工程的研究探索,为同类矿山及地质背景相似的矿山开展复垦和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及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我国煤炭开发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耕地损失和居民搬迁、景观和空间结构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对淮南潘谢矿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环境管理中存在对未稳定沉陷区的治理重视不足、居民搬迁安置工作缺乏长远考虑、污染控制要求欠严格、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不配套等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在总结潘谢矿区环境治理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样适用于其他煤炭资源富集区的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的建议,包括建立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机制、建立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坚持一个矿区一个业主的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资源大多处于中西部地区,随着煤炭矿区资源的不断开发,由废弃煤矿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诱发废弃煤矿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将废弃煤矿环境负效应归为五大类,包括岩土体环境负效应、水资源与水环境负效应、土地资源环境负效应、地貌景观负效应和大气环境负效应,并给出每种负效应的典型图形,提出了针对环境负效应的治理措施,分别为工程治理模式、生物修复模式和生态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露天采矿技术》2017,(9):94-96
通过对小龙潭矿区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归纳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特点,对治理工作进行探讨,以便为矿山后续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通过对矿区野外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小,采动影响较轻;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预测评估,矿区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严重。综合分析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将矿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确定地质灾害及影响或破坏的土地资源作为治理防治对象,并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研究可为指导矿山开拓开采、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自然资源和环保主管部门矿政管理和日常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济宁市煤炭开采现状和水资源调查基础上,探讨了煤炭开采对地表水、地下水水量及水质的影响原因,并且基于数据说明了济宁市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的严重性,提出了缓解影响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矿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有利资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体系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全国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法规,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以完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交纳标准和管理办法,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虹 《矿业快报》2009,(6):21-23
通过澳大利亚矿山环境治理中矿区复垦状况,详细介绍了酸性与含金属废水管理和矿区闭坑的具体治理规划设计,提出了我国在编制矿山环境治理规程与标准时,应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贯穿于整个矿业过程中、进一步拓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涵盖的范围和矿山恢复治理后的监测与效果评价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平顶山煤炭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是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分析了平顶山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在确认现已取得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归纳和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保护和治理的方法和对策,这对进一步解决平顶山煤炭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地区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