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内聚碳酸酯/ABS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戈明亮 《广州化工》2005,33(3):13-15
概述了聚碳酸酯(PC)/ABS合金国内外的开发应用现状,并综述了国内近年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合金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原料、组分的配比、相容剂、成型条件等。并对合金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指出PC/ABS合金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塑料合金的工业开发、应用中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技术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时间、专利权人和专利分类三方面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2006,2010及2011为专利申请高峰期,专利申请量占总数的67%;产品专利占PC/ABS合金专利的50%,表明新产品开发改性仍是PC/ABS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另外,对目前PC/ABS合金的阻燃性和相容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PC/ABS合金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聚碳酸酯的种类和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综述了聚碳酸酯合金以及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并对我国的的聚碳酸酯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婧  仲豪 《塑料工业》2012,40(3):54-57,64
研究了多芳基磷酸酯PX220与纳米蒙脱土复配阻燃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的阻燃性能、热失重行为、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的影响;并采用锥形量热仪对合金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X220添加量为10份,纳米蒙脱土添加量2份时,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9%,燃烧性能达到UL 94V-0级。锥形量热仪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燃PC/ABS合金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平均有效燃烧热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都大幅下降,说明PX220与纳米蒙脱土具有非常好的协同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了聚碳酸酯(PC)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增容机理,即改善界面黏合性、增强两相间相互作用及降低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主要介绍了对合金体系增容所采取的几种措施,包括采用酯交换催化剂、共聚物以及纳米颗粒等。若添加剂及工艺合理,则有望制备出相容性良好且力学性能优异,能够进行实际生产应用的PC/PMMA合金。最后展望了PC/PMMA合金增容改性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峰  闫光红  王冲  魏刚 《聚酯工业》2009,22(4):19-22
用已扩链增黏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r)及改性聚碳酸酯(PC),并通过熔融反应挤出制备了PC/PETr合金,采用相容剂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对PC/PETr合金进行增容。研究了相容剂用量对该合金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形态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C)/m(PETr)为60:40,相容剂E-MA-GMA的质量分数为7.5%时,合金发生脆韧转变,缺口冲击强度达到58.76kJ/m2,同时拉伸强度达到49.96MPa。SEM观察发现,E-MA-GMA作为反应性增容剂,使得分散相PET颗粒变细。并且,随着E-MA-GMA用量的增加,PET在PC/PETr/E-MA-GMA共混体系中呈现出极不规则的近似条状或片状的形态结构,共混体系呈现出双连续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聚碳酸酯及其合金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并对“桑塔纳”轿车用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的技术要求、牌号选择和成型加工工艺作了全面的介绍。这将对我国汽车用塑料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蒙脱土改性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蒙脱土、相容剂为改性材料,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用量、有机蒙脱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和有机蒙脱土的加入不仅使PC/ABS合金材料的韧性显著增加,而且其刚性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聚碳酸酯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PC/ABS、PC/PE、PC/PS、PC/PET、PC/PA等合金的增容方法、增容后合金的结构与性能、不同PC合金性能的优缺点,讨论了PC合金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工艺,以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础树脂,研究了阻燃剂、相容剂及抗氧剂等对PC/ABS阻燃合金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BS阻燃合金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阻燃剂、相容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8%,2.0%~3.0%时,该材料使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分子筛对无卤阻燃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筛与磷酸酯类阻燃剂(P-2)复配制备了高耐热、无卤阻燃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研究了4A分子筛、13X分子筛与P-2复配对Pc/ABs合金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与P-2的复配能有效地缩短PC/ABS合金余焰燃烧时间;分子筛使PC/ABS合金体系...  相似文献   

12.
ACR对PC和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酯类树脂(ACR)FM50和D320作为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和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60/40,质量比)合金进行增韧。研究了ACR对PC和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CR质量分数的增加,PC/AC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加,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先增大后减小,PC/ABS/AC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减小,ACRFM50对PC和PC/ABS合金的增韧效果优于ACRD320,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ACR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14.
聚碳酸酯是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于其极高的透明性、高的热变形温度和好的韧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医药和包装等领域。介绍了国内外聚碳酸酯合金的开发情况,并对国内研究机构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阻燃PC/ABS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二者的配比有密切关系。十溴联苯醚与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分别为2.5/1和1/1时,PC/ABS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优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也比较好;在250~260℃时PC/ABS阻燃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合金,利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该合金的熔体挤出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该合金的微观形貌,分析了合金的挤出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当ABS/PC合金的质量比为90/10时,其力学性能达到船用磁罗经罩的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挤出性能;但随着PC用量的继续增加,合金的加工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介绍聚碳酸酯(PC)合金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PC/聚苯乙烯(PS)、PC/聚烯烃(PO)、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PC/尼龙(PA)等合金的优缺点、增容方法及其应用等,并指出了PC合金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PC部分相容和不相容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聚碳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PC/PBT)为代表的PC部分相容体系以及聚碳酸酯/聚乙烯(PC/PE)为代表的PC不相容体系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PC合金的相容性,PC合金的结构形态与性能的关系等。并提出了如何测定酯交换反应程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将永久型抗静电母粒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ASA)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挤出,制备了永久型抗静电PC/ASA材料,进一步考察了永久抗静电剂的用量对永久抗静电型PC/ASA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永久抗静电剂对PC/ASA合金耐久性和耐水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永久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的表面电阻率明显下降,添加11%~19%的抗静电剂可使PC/ASA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达到108~1010Ω,而且24个月之后仍保持在同一数量级,具有永久抗静电性能;随着永久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PC/ASA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稍有下降;添加了永久抗静电剂的PC/ASA合金在水洗100次后,其表面电阻率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0.
相容剂及其在PC/ABS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SAN-g-MAH、SAN-g-MMA、SAN-g-GMA3种相容剂,比较了3种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增容效果,着重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及相容剂用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最大接枝率可达5.76%,添加相容剂后,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可达61.91MPa和10.12k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