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的解读,梳理了其书中所论述的疯癫的发展历程,并从中管窥福柯的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小说中几位不同"卡拉马佐夫"内心对于现实与灵魂的冲撞以及最后陷入疯癫式的悲剧,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信仰与现实矛盾的不可调和.本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笔下卡拉马佐夫式的疯癫,借助福柯的疯癫学理论,从疯癫的这一视角再次认识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基于康德的先验哲学而言,自由源于理性存在的必然,其"实在性"的体现依托于理性存在者或人的"此在"事实;自由的"实在性"不是作为物的经验对象,而是作为经验对象之规定的纯粹形式存在;自由作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其"实在性"既指向理性原则的存在,又指向理性原则作用的存在,并必然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的统一.任何在自由问题上所取得的进展和突破都是新的路径的选择和对以往方法的解构,而非对自由和存在本身的改变,康德哲学的建立是如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体系也不例外.因此,在不断面对困惑、重释自由之际,我们也凭借自由的问题而进入自身存在之路,并获取人的"此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福柯的哲学思想,以"作者"的地位为起点评述他的"后"现代文学艺术观:没有人关心"作者",只有"作者的功能"在发挥影响.他把文艺作为权力表达的隐喻,把制作自身作为审美的原则,同时又不妄想超越现实,把瞬时、变化、偶然、断裂作为表达的主题.这正好印证了福柯的现代性理论:一种直面危机的自我批评的讽刺态度.  相似文献   

5.
"专升本"是成人教育的一个既特殊又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它既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日校教育,又区别于其他的成人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自学考试的"专升本"教育,也不能把它同"第二学历"教育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反训"的认识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许多有关"反训"的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一致的答案.而"反训"的研究对古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此试图通过对"反训"研究价值的详细阐述,来引起人们对"反训"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当前,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抢劫、抢夺、盗窃案件在人民法院所受理刑事案件中的比例居高不下."两抢一盗"案件既侵犯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又危害到人身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势在必行.中央政法委从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全局性决策.打击"两抢一盗"犯罪,要从重从快,突出一个"严"字,打出声威,打出成效.但在审判时,并非要一味适用重刑.只有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高专实行"双证书"制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双证书"制就是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培养,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又取得相应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学生逐渐由80后转变为"90后,群体,"90后"的学生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又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既具有挑战性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三大批判"从"我可以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三个方面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他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一书隐含了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在这本书中,康德揭示了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人性的尊严,又用德福一致的综合命题来实现道德从应然到必然的转化,从而完整地表达了他对"人之为人"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上海,出现了一种由业主主导的物业管理模式,在其实践过程中既解决了小区物业管理"矛盾多、事故多、信访多"和政府监管难、压力大的问题,又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高效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柔弱的奥菲利亚用疯癫和死亡对抗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她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封建礼教的结果,而且是社会环境冲突的必然:奥菲利亚的命运推动着剧情发展,在哈姆莱特复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使得小说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经典文本,叙述者"读者啊"的呼唤也成为文本的一个重要叙事特征.借助福柯关于"坦白"仪式的论述,将<简·爱>读作"坦白"方法论的范例,以此理解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文本成为叙述者的坦白过程,一方面是叙述者作为坦白者确立身份,另一方面是读者作为聆听者确立权威.文本意义在作为坦白者的叙述者和作为聆听者的读者二者相互作用中产生,同时也展示了夏洛蒂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故事意识和小说理念从创作初期就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他以后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出悖论关系.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定位正体现在沈从文的故事模式及其与小说理念的悖论式的内景中.20世纪30年代成熟期的沈从文往往在小说中自觉而且刻意地营造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对故事语境的自觉,同时体现的是自觉的小说意识.沈从文的创作因此既表现出由故事形态向现代小说模式演化的渐进历程,又表现出对叙事意义的艰难探寻,最终以其对"叙事,,的自觉超越了"故事"与"小说"的二分,呈现出某种本体性.审视30到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一个乡下人是怎样从乡土闻到都市,逐渐在大学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讲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政治问题和美学问题同时进入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核心,并构成隐秘的联系.从现代性范畴来分析福柯的身体美学,整个美学史的诞生及发展无不与肉体的话语相关,美学不仅具有解放的力量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政治领导权模式.从鲍姆加通到康德,美学都隐含着政治因素,关注身体就成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原则.福柯的"身体"是一种"政治结构",他将身体和身体以外的政治经济学连接起来,身体既是审美的,又是政治的,界限与超越构成了身体与权力亲密无间的张力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相联系.作为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以论带史",既不同于过去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寓论于史",也不同于今天有人主张"纲要"课程的"史论结合".要真正做到"以论带史",必须坚持和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是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有机融合与进一步的发展,既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又符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在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与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其运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增强"双主"意识、提升主体主导地位及创建"双主"互动平台等实践操作,提出了分级教学、分类侧重、灵活性教学等建议,旨在推进"双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剧情片<马背上的法庭>运用纪录式叙述风格与唯美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中国边远乡村一个司法实践故事.在"父子"形象的建构、冲突扣潜在的主题逻辑运作中,影片既完成了一段有头有尾的影像叙事,又放大了边远乡村"朝圣"司法的现代主流意识.整部影像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叙事时空和人物关系,在南国的山路绵延中,传统的西方俄狄浦斯情结也发生了一次悄然移位."父子"叙事模式力图通过父子问的默契或对抗来进行影片情节安排、表现人物性格和提升审美特质,这种以"父子"为核心的家庭谱系也可以作为一种镜像来安置多种文本秩序,创造一种隐喻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墓于以阿莱悖论的心理学实验来探讨中国"80"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心理特征,并以此分析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效用理论的假设:人们完全理性地根据主观期望效用最大化来进行行为选择.在证券市场上,"80后"的行为决策更加激进,迫求利益,"80后"的决策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他们宁愿冒着损失的风险,也会追求更大的风险收益,而不是作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