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蓄,引,提水工程,为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0年流域工农业总引用水478亿m^3其中地下水114亿m^3,河川水364亿m^3,用水量最多的是农业灌溉,工业及生活用水比重较小,据分析,2000年水平全流域总需水量640亿m^3年供水量为620亿m^3,缺水20亿m^3,2010年水平全流域总需水量为723亿m^3,在满足下游输水入海用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海淀区水资源水质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淀区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地表水资源每年可利用量0.8亿m^3,实际利用量0.2亿m^3。平均降雨量659mm,河道基流量逐年减少,外流域引水每年可用0.6~0.8亿m^3,污水利用潜力很大。地下水资源总量2.4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总趋势为供大于求→供需平衡→供小于求。除南沙河上游有轻度污染,其它凡是发展于海淀区河道皆已断流,变为泄洪排污河道,污染日渐加剧。  相似文献   

3.
第二松花江是吉林省境内的第一大江河,纵贯吉林省的中部地区,流经26个市(县),河系发达。流域平均宽为180m左右,河长790km,集水面积72875km^2,耕地面积222.79hm^2,人口1126万人,河川径流量168.77亿m^3,沿江两岸为主要工农业区。二松资源是吉林省经济价值最大的河流,但从现有开发利用程度来看,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30.7%,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大城市的供  相似文献   

4.
泾河流域年最大洪水量及洪沙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大川 《人民黄河》1998,20(12):27-29
根据1952-1989年共38a的实测资料,对泾河流域年最大洪水量、洪沙量的变化及削洪减沙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70 年代流域水保治理年均增洪0.456亿m^3,年均增洪沙0.114亿t;降雨影响年均增洪0.017亿m^3,年均减洪沙0.087亿t。(2)80 年代流域水保治理年均减洪0.826亿m^3,年均减洪沙0.375亿t;降雨影响年均增洪0.368m^3,rh fqug fu  相似文献   

5.
王宏  柳荣先 《人民黄河》1999,21(9):14-16
根据流域实测水文泥沙及近期土地调查,淤地坝普查资料,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水文法分析结果表明,1970 ̄1996年减洪总量32.8亿m^3,减常水总量6.43亿m^3,减洪沙总量20.07亿;水保法分析结果表明,1970 ̄1996年减洪总量26.02亿m^3,减洪沙总量11.57亿t。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弯暖将对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将分别减少约30亿m^3和20亿m^3,水资源更趋匮乏;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约60亿m^3,保证率P=75%干旱年的供水量将减少约25亿m^3,缺水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85亿m^3,隐伏着更为严重的缺水潜势。水资源规划和未来水资源的方略安排,要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开展超前的适应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多平均降水量645.7mm,地表水资源量0.081亿m62,地下水资源量0.134m^3,扣除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为0.186亿m63。全市1994年供水5.066亿m^3,其中市区2.895亿m^3,郊区2.17亿m^3。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有:1.供水保证率不高;2.缺水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3.水质较差影响身体健康;4.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水供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是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要求进行编制的。根据该成果,我国现状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5600亿m^3以上,水开发利用率达19%。预计到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6600亿~6900亿m^3,总供水量6400亿~6700亿m^3,缺水170亿~300亿m^3。  相似文献   

9.
略论解决雷州半岛缺水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88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01亿m^3,人均水资源量1398m^3,1996年总用水量30.02亿m^3,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供水能力28.99亿m^3;预计2000年需求量38.52亿m^3,  相似文献   

10.
泾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泾河流域雨落坪、杨家坪和张家山三个主要水文站产流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两种降雨产流模型,并用之分片计算了流域1970年-1989年人类活动地地表径流量的影响量。计算结果表明:1970-1989年可张家山以上人类活动年均减水5.796亿m^3,占总减水量的90%;因降雨年均减水0.656亿m^3,占总减水量的10%;泾惠渠年均引水量4.395亿m^3,占人类活动总减水量的75.8%。  相似文献   

11.
忻州地区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到2000年P=50%和P=75%,分别缺水1.41亿m^3和2.49亿m^3,滹沱河南庄区域来水稳定水,水质发,济胜桥==南庄区间实测年径流值3.08亿元m^3,最枯年份年径流1.3亿m^3,通过来水,供水保护分析基本满足所引水1亿m^3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加速图们江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图们江是吉林省境内的一大江河,纵惯吉林省延边地区,辖6个市、县,是吉林省延边州经济价值最大的河流。但从现有的开发利用程度来看,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4.7%,远不能满足今天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加速图们江水资源开发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图们江自然条件及水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了加快图们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自然水资源概况1.1水资源分布1.1.1地表水和地下水 吉林省共有五大水系:即,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和绥芬河。其中松花江、辽河是主体,两个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78%;其中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是第二松花江,全长790km。干流经14个县市,加上支流共经26个县(市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8.8亿m3,占全省河川径流量的 47.3%。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 1166.8亿 m3,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 356.57亿 m3,年人均占有水量 1625m3,土地亩均占有量 587m3。地区分…  相似文献   

14.
“95.7”特大暴雨洪水,暴雨中心一直在我省南部偏北地区徘徊,暴雨重心则在柘溪库区局地徘徊,雨界明显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资水全流域共有5站出现了超历史最高水位的特大洪水。柘溪坝址最大流量11000m^3/s,为建库以来第一位,此次柘溪水库拦蓄洪量9.1亿m^3,占总入库洪量的25%,其防洪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我省部24县市地下水资源量约55亿m^3/a可开采是约38亿m^3/a,全区现有要是井2.34万眼,供水能力14.35亿m^3/a。  相似文献   

16.
东江水库自然调蓄常遇洪水的能力很强,但在初设中未予研究。通过采用条件组合频率图解方法,计算了东江水库多年调节自然蓄洪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满足下游农田的防洪要求,不需专用防洪库容,与初设成果比较,减少防洪库容1.5亿m^3;满足下游铁路的防洪要求,采取后期成果,只需专用防洪库容1.2亿m^3,较初设成果减少防洪库容3.8亿m^3;5 ̄10年一遇的下泄流量,较初设成果减少1000 ̄2500m^3/s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水量供需平衡状况分析,估算出全省典型年水稻总净灌溉需水量为103.9亿m^3,旱作物为28.94亿m^3,总计132.84亿m^3,占地表可供水量的80.6%,由此得出结论,我省水的供需矛盾突出,节水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湟水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人口和水资源量在地区上的分布极不平衡,作为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的湟水流域用,用水量占青海全省用水量的42%,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3.5%,人均水资源不足0.1万m^3,加之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直接制约着青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蒲健辰 《人民长江》1996,27(2):8-10
长江水系上游地区有现代冰川1332条,冰川面积1895km^2,冰储量147.2648km^3,折合水量1251.751亿m^3,为相当可观的淡水资源。长江水系的现代冰川有2/3以上分布于金沙江流域,其次为岷江流域。冰川形态组成以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所占比较较大,悬冰川和冰斗悬冰川所占比例较小,冰川朝向以北东和北西各的冰川条数和面积最多,分别占总条数的24.7%和21.0%,平均面积以朝向东和东  相似文献   

20.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引黄水量将由现状的年平均(近10年)52亿m^3,减少到40亿m^3。由于引黄水量的大幅度减少,人们一直担心是否会由此导致灌区内区域地下水的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缺乏观测试验资料的情况下,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前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引黄水量每年减少12亿m^3情况下,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约为0.4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