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带气旋是造成东北地区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据统计,在东北的东南部地区发生的大洪水中,约有50%的洪水与热带气旋的影响有关。文章论述了热带气旋的基本特性及对东北地区降雨形式的影响。列举典型暴雨洪水实例分析了热带气旋对东北地区暴雨洪水的影响规律,这对于做好松辽澈域的防汛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58a间影响秦山核电厂的热带气旋资料,揭示了影响区域内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运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或公式计算等多种方法比较确定了可能最大热带气旋的3个主要参数:最低中心气压(P0)为892hPa、气旋边缘气压(Pw)为1010hPa、登陆前气旋气压回升值(/xp)为6hPa,并界定了另4个主要参数:最大风速半径(R)、气旋移动速度(T)、气旋运动方向(θ)、地面气流流入角(ψ)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热带气旋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形成的台风伴随着暴雨和暴潮给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研究热带气旋的发生及运动规律和防灾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10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人们是无法抢险的,因此要立足于防。本文提出对水利工程、民房、农田和保护农作物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位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该地区也是台风影响的主要地区之一,热带气旋登陆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探究影响太湖流域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化趋势对做好流域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基于1949—2020年热带气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频数呈现明显的年际波动,最多为每年7个,最少为每年1个,平均为每年3个。太湖流域4—11月均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但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总频次的82%。从登陆位置看,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在台湾、浙江登陆的比例高。从移动路径看,影响太湖流域的台风以正面穿越和登陆影响的路径为主。厄尔尼诺现象对影响太湖流域台风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在厄尔尼诺年,台风频次较平均减少,其整体影响时间偏短,而拉尼娜年规律一般相反。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台风影响暴雨落区与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和地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2013年汛期,辽宁省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近2成,全省先后发生8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受蒙古气旋和华北倒槽共同影响,发生了"2013.8.16"特大暴雨并引发局地突发性特大洪水,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针对本次暴雨洪水特性,从降雨时空分布和洪水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防御局地性暴雨洪水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49年至1986年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热带气旋共79个进行统计分析,并按其运动特性分为登陆及顺岸移行两类,分别计算各热带气旋的各要素值及其相应的频率、点绘两类热带气旋的各要素的频率曲线图,用随机组合概率的方法对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模拟,分别得到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登陆及顺岸移行两类热带气旋的组合,它们概括了将来可能出现的任意热带气旋,同时各模拟热带气旋所具有的不同重现期(频率)也随之确定,为各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设计及风险分析、为各防灾诚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热带气旋的影响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林旭钿 《中国水利》2013,(24):98-98
<正>2013年,对广东水利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台风洪涝灾害轮番袭击的情况下,全省水利系统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三大目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力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和三防减灾工作,水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广东省遭遇了1951年以来范围最大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了25场暴雨或特大暴雨过程,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辽河区实测和调查年最大点暴雨资料与气象资料,分析了极端暴雨的区域特征以及形成极端暴雨的天气成因,揭示了极端暴雨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辽河区大部分地区年最大24 h暴雨占3 d暴雨的70%以上;暴雨92.1%集中在7—8月,极端暴雨68.1%高度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暴雨集中分布在黑山山脉、千山山脉迎风山区、鸭绿江山地丘陵区、辽浑太地区;极端暴雨的年际变率大;极端暴雨以中高纬度"东高西低"、"两高一低"、"波状流"、"经向高压坝",中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稳定至最高纬度为高空环流形势背景,暴雨天气系统主要有北方气旋、高空槽、单一冷锋、切变线、锢囚锋、高空低涡、东北冷涡、半热带半温带气旋等,通过中纬度西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北上、低纬度热带气旋北进等天气系统以及山丘区的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早晨平远泗水镇的局地特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以及深厚的上升运动构成了此次大暴雨的动力条件。低层充足的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从云图分析来看,强度强、范围小、停滞少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了此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从雷达资料分析,此次暴雨具有明显热带暖云对流特征的降水系统,质心位置较低,中低对流层靠近地面降水效率很高。另外,喇叭口的地形加剧了局地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迪 《人民长江》2006,37(4):33-34
1991年夏,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异常梅雨天气和持续的洪涝灾害.为了研究这次梅雨期的暴雨,选取了1991年7月6日0:00至7月7日0:00的一次江淮气旋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中尺度模式MM4对一次江淮气旋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利用模式的输出结果对该暴雨过程中地面降水中心与气旋中心的动态分布、三维流场结构以及低空急流的演变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珠江流域片热带气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燕 《人民珠江》2001,(1):15-17
在统计分析90年代登陆珠江流域片的热带气旋的基础上,指出90年代热带气旋具有数量少,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初终台均偏晚,以及登陆时间、地点较集中的特点。着重分析了90年代造成灾害最严重的5场典型热带气旋,提出只有在新时期分析统计江流域台风,了解台风特性,才能有效预防台风,减少台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热带气旋是我国夏、秋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和巨大的风暴潮有很强的破坏力,对农业、工业、交通、航运、海港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都会造成损失。热带气旋是发源于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气压非常低,旋转得非常强烈的空气旋涡,它的直径通常为500~1000公里,最大时可达2000公里.小的只有100多公里.热带气旋运行时,象小孩玩耍的陀螺,一面作反时针方向自旋,一面向前移动.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中心有一个“眼区”,直径不大,一般为10-60公里,有时能扩张到80公里,称为气旋眼…  相似文献   

13.
钱燕 《人民珠江》2003,(3):24-24,75
分析0212、0214号强热带风暴的生命史、特点及其影响,提出做好热带气旋路径的监测及预报对有效防御热带气旋灾害,减少热带气旋带来的损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胡迪 《人民长江》2006,37(9):73-74
利用中尺度模式MM4对一次江淮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利用模式的输出结果对该暴雨过程中三维湿位涡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气低层的负湿位涡中心、地面气旋中心和地面降水中心三者之间在空间位置上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而本次特大暴雨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低层大气条件性对流不稳定和高空急流轴南侧惯性不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热带气旋信息系统是广州市三防数据库系统工程的一个独立子系统。该系统包括报表和过程线两种信息的综合查询。热带气旋过程线的实现中运用了XML和VML技术。在该系统中使用数据库技术建立热带气旋资料库。  相似文献   

16.
华南沿海热带气旋特性及其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 我国海域辽阔,是世界上风暴潮多发区之一。华南地区大陆海岸线长约5610km,约占全国海岸线的32%,是我国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之地,受台风侵袭最为严重。凡进入以下范围内的热带气旋称为华南热带气旋:①广东沿海北纬20°以北、东经118°以西;②广西沿海北纬20°以北的北部湾;③海南沿海北纬17°以北、东经113°以西。 根据1950~1990年共41年的资料统计,影响华南沿海各省区的热带气旋达475次,如不包括重复登陆的为370次(见表1),每年平均受影响的热带气旋有11.6次。其中影响广东沿海的热带气旋有207次,平均每年5次;影响广西沿海的88次,平均每年2.1次;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有180次,平均每年4.4次。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省降雨明显偏多,使1998年以来的连续6年干旱少雨的状况得到遏止.今年汛期的雨带呈东南西北向,局地和区域性高强度暴雨主要集中在四平、辽源、长春、吉林、通化和白山等地,形成了"中间大、两边小"的时空分布格局,即中部、南部和北部降雨多,东部、西部降雨少.今年的雨洪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连续降雨日数多,汛情来得早;二是局地和区域性暴雨多,大范围暴雨少;三是中小江河洪水频发,大江大河水势平稳.  相似文献   

18.
0604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0605台风"格美"在起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强度方面有一定的相似。对这两个在福建登陆的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这两个热带气旋造成清远地区暴雨降水以及降雨时间长短、南北雨量差异的原因,为今后预报此类热带气旋降水找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风暴潮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部湾风暴湖灾害主要是由热带气旋诱发,生成源地有西太平洋,南海及北部湾。在热带气旋的影响下,引起海面异常,具体表现是造成正常天文潮的增减水,风暴潮则是正常天文潮与增水值叠加而出现较高潮位而形成灾害。本文论述了北部湾广西岸段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机制,热带气旋中心位置,移行路径,强度,风向,增水值,潮期,防潮堤围的防御标准等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49~2005年台风年鉴资料,将影响黄河流域的热带气旋分为沿海北上类、登陆北上类和其他类,其中登陆北上类对黄河流域影响最多也最为严重。统计分析表明,影响黄河流域的热带气旋有三大特点:①时空分布极不均匀;②多为登陆台风且登陆地点集中;③强度偏强,但是间接影响流域的多。功率谱分析表明,影响黄河流域的各类热带气旋都存在着显著的周期变化(其他类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